首頁>Club>
這裡的節奏包括畫面中人物的動作和語速,包括內容敘事結構,也包括畫面和畫面之間的銜接。觀眾的接受能力包括人的理解能力等。
10
回覆列表
  • 1 # 暢讀讀後感

    我想觀眾的接受度要大於藝術的考量。我非常喜歡看文學改編的電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比如《返老還童》,比如最近剛看完的《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比如《哈利波特》,等等。我想把一段文字拍成影像其實是極難的,因為閱讀文字的感受特別抽象,而自己腦海裡的影像不一定就是別人腦海中的影像,所以看看《哈利波特》有多少觀眾不買賬,哈粉覺得失望,路粉覺得莫名其妙。所以,觀眾的接受度很重要。我不喜歡把電影小眾和藝術性去掛鉤,我認為那沒有直接聯絡。有個電影《返老還童》,原著《本傑明奇事》極其寡淡,和作者的其他小說放在一個合集裡。但電影被導演詮釋的非常好,不但能引發思考,整個故事還是溫柔平和極其流暢的呈現出來。於是乎,我因為喜歡這個電影而記住了這個寡淡的小說,而當初,我先看到小說時,只覺得那是一個創意,而非一篇小說。所以,我覺得優先考慮觀眾的接受度是重要的。

    其實小說或者說文學作品也在優先考慮讀者的接受度。世界上的人太多了,只要引起一小部分人的共鳴,就可以把作品推廣出去,而作品的推廣度足夠深遠的時候,深遠到承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那麼它的藝術性也就被肯定了。

    《肖申克的救贖》和《沉默的羔羊》這類電影,在看的時候和讀原著的時候,幾乎是一個感覺,觀影極其流暢,要知道文學作品改編電影就怕不流暢,一旦脫出原著,極容易被噴,所以以上兩部電影極其流暢我認為是電影非常成功的顯著標志。要知道我並不覺得《沉默的羔羊》是部優秀的小說。但我記得《沉默的羔羊》電影似乎是得過奧斯卡獎。我認為《肖申克的救贖》是部非常好的電影,原著也特別好,可能我很偏愛斯蒂芬金的小說,但《肖申克的救贖》因為和《阿甘正傳》相遇,而未能得到奧斯卡,所以我想《肖》和《沉》兩個作品一個沒得獎一個得了獎的區別已經不是藝術性的問題了,而是觀眾的認可度問題。試問,當《肖》遇到了《阿甘》,阿甘裡面幾乎涵蓋了很多人的人生,很多人和阿甘一起經歷了那些事,儘管阿甘只是讓我們看到了他的一生,而他的這一生,裡面有那麼多像座標一樣的時間節點,很多人也在當時正經歷著自己的人生。我想這是觀眾認可度的問題。《肖》被人認可了,只是在它遇到《阿甘》時,被觀眾以更高的認可度而比較下去了。但我不認為《肖》和《阿甘》什麼藝術上的顯著差異。

    因為我看的電影多是文學改編後的電影,所以,我特別注重於電影的觀影流暢度,這個流暢度,我認為是觀眾的接受度的表現。張愛玲說人生三大恨事其一便是《紅樓夢》未完,高鶚續書幾乎被所有人罵慘了,但有一點必須承認,高鶚把《紅樓夢》完成了,因為《紅樓夢》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了,所以它非常廣泛的流傳下來了,而因為曹公與高鶚的藝術差異,使得《紅樓夢》產生了種種紅學說。我講紅樓夢的例子,就是想表明作品的觀眾接受度應優先於藝術考慮。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非常好看,但我覺得小說走的更深一些。而李安把電影拍的流暢至極。這就夠了。在深度與電影的流暢度上,我認為流暢度更重要,而流暢度,我認會大大增加觀眾的接受度。

  • 2 # 電影玩咖

    導演應該更加考慮觀眾的接受能力。

    一部電影藝術作品要有所成就,首先就應該能讓大部分的觀眾理解。藝術首先是讓人欣賞的。即使是為了追求電影藝術的突破,也不能使劇情過於晦澀,否則便是棄本逐末。更不用說是為了找噱頭而故意把電影劇情弄的複雜了,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其實一部電影拍下來,製作成本還是擺在那的,電影的觀眾越多,他才能有足夠的利潤。不要說為了藝術,導演首先得生存下來,並且還要能拍下一部!綜合各種因素,導演的拍攝的過程中首先的照顧觀眾,然後才是藝術。

    但是並不是說這樣就會影響了電影的質量。有許多的電影,可以用簡單平實鏡頭構建出一個複雜,越深入挖掘越覺得深不可測的電影世界,有比如:《駭客帝國》《盜夢空間》等,可能你看完電影之後的幾天,有時候還會陷入電影的劇情裡,不自覺的就會去思考裡面的劇情。這才是真正高超的電影製作技術,也是電影魅力之所在。

    真正優秀的電影,或者是有一個引人深思的電影主題;或者是透過精湛的電影製作技術,呈現出了的令人目眩的大場面,還原了恢弘的大世界;或者是講好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傳遞出一種感情思緒,引發別人的共鳴;或者是以自己的風格獨具一幟。並不需要一門心思的去想怎麼樣來做成絕世無雙的藝術品,迴歸簡單,做好電影就行,功到自然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幼兒園都在教超出幼兒接受能力範圍的知識來顯示教學成果,家長做什麼能保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