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孩子一哭就抱,家裡的老人不建議,說以後會總要抱的
3
回覆列表
  • 1 # 珍視映畫

    中國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一哭就抱是一種溺愛的行為,會導致孩子失去獨立性。也有些媽媽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哭,於是孩子只要一哭就抱起來,也並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就這兩種不同的觀點而言,誰對誰錯,今天帶著大家來看看著名留美教育學家薛湧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我對小女一個最愉快的記憶,就是她一歲多的時候。那時她一想要媽媽抱就開始哭。等媽媽一出現,她馬上焦急地叫:“媽媽抱你!媽媽抱你!”當然,她的意思是“媽媽抱我”。只是她每一哭,她媽媽就立即趕到她身邊,嘴裡不停地說:“噢,寶寶,媽媽抱你,媽媽抱你!”女兒就這麼照本宣科,連賓語也不換地學著說。  這一細節,反映了我們對嬰兒的態度:只要她一哭,我們就設法抱起她來,把她哄好。對此,許多有經驗的“過來人”都警告:孩子小小年紀很機靈,懂得如何操縱大人。如果她一哭你就抱,那麼她動不動就會哭,就要抱,弄得你身心交瘁,過不上一天安生日子。要從小訓練孩子獨立性,有時候哭了就讓她自己待著。一次,我們去一位日本教師家做客。他們正好剛生了孩子。主賓在客廳裡聊天,嬰兒在臥室裡哭。我們馬上問主人是不是要照顧一下孩子了。但是,那對夫婦一擺手,說沒關係,一會兒就好。果然,孩子哭了幾聲就沒動靜了。  我們夫妻有孩子時都還在讀博士,學業壓力很大,身邊又無老人幫忙,時時都需要一個喘息的機會,對這套經驗應該說是最需要的。可是,我們卻自覺地拒絕了這套經驗。拒絕這套經驗,當然大部分是出於天性。比如,我妻子是個極有獻身精神的母親,可以為孩子付出一切,犧牲一切。孩子一哭,她就於心不忍,馬上就要抱。她根本不可能不動聲色地在一旁和客人聊天。我則最愛聽孩子哭。孩子一哭,我就覺得她可愛得不行,常要抱起來逗逗她。另外,我是38歲時才得小女。自己對歲月的滄桑也許比年輕父母感受得深些。每一抱起啼哭的女兒,首先感到的不是累,更不是煩,而是意識到現在抱一天就少一天。過不了多久,孩子就長得比我要高,而且要遠走高飛,我這裡就“空巢”了。如今孩子對自己這麼依賴,自當好好珍惜。所以有些朋友說:我們把孩子慣壞了。  其實正好相反,孩子沒有被慣壞。一兩歲的孩子當然要哭。不過,她屬於笑得多哭得少的孩子,脾氣很好,心情很愉快,也很聽話。我們“一哭就抱”的原則,違法了普遍接受的經驗,卻並非毫無道理。甚至我可以說,“一哭就抱”是常青藤教育的起點。  “一哭就抱”的原則,有父母的感情在,但更是從嬰兒的角度建立的。試想:嬰兒在掌握基本的語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就是啼哭。她哭你置之不理,讓她自己閉嘴,“培養其獨立性”,這其實是阻礙了她和父母的交流。“一哭就抱”則讓她感到自己唯一擁有的交流工具非常有效,鼓勵她頻頻使用這一工具,增加了她和大人的互動。嬰兒和外界互動得越多,獲得的迴應和刺激就越多,感情和智力的成長就越快。我後來開玩笑說:孩子哭,大人抱,這就是嬰兒級別的討論班。你從小就鼓勵孩子“發言”,她以後上大學時才喜歡在班上說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竿為什麼要高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