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澹奕
-
2 # 縱橫觀智庫
英格蘭對蘇格蘭—對吵鬧要分家弟弟的無奈
2014年,蘇格蘭進行了獨立公投,差點脫離了英國。蘇格蘭鬧著跟英格蘭分家已經不是一次了,幾乎每隔幾年都要刷一下獨立的存在感。歷史上,英格蘭多次侵略蘇格蘭,二者之前矛盾重重。蘇格蘭甚至與法國達成盟約,一起對付英格蘭。著名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蘇格蘭一直幫助法國,拉英格蘭後腿。1707年《聯合法案》通過後,蘇格蘭王國與英格蘭王國(英國)正式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在名義上,英格蘭與蘇格蘭是平等的,雙方只是共同尊奉一個國家元首也就是女王。但是,實際上,英格蘭人在政治、經濟方面都擁有優勢。蘇格蘭人至今還在紀念抗擊英格蘭的民族英雄華萊士,對英格蘭人缺乏好感。蘇格蘭就像一個不服氣的弟弟,對哥哥英格蘭的權威並不放在眼裡。哥哥英格蘭沒有辦法,弟弟鬧一次分家,就要哄哄。2014年,蘇格蘭鬧完分家以後,英國政府趕緊許諾一大堆好處安撫蘇格蘭。
蘇格蘭抗擊英格蘭的民族英雄華萊士影視形象
英格蘭對威爾士—對親兒子般無微不至早在1282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就征服了威爾士王國。此後,威爾士的國家元首就是英王室的長子,歷代被封為威爾士勤王,是英國王儲。1536年,威爾士和英格蘭簽署《聯合法案》,威爾士正式和英格蘭合併。雖然合併後的威爾士文化認同感比較強,但是從來也沒有與英格蘭鬧過大矛盾。英國政府對威爾士也比較寬容,1997年,威爾士成立了自己的議會。
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是現任威爾士親王
英格蘭對北愛爾蘭—對養子一般,既有父親的責任又不敢過分嚴厲1921年,愛爾蘭與英國簽訂《英愛條約》,愛爾蘭南部獨立。但以英國後裔為主和新教為主的北部6郡拒絕獨立,選擇繼續留在英國,以地區的地位加入英國。對於北愛爾蘭選擇留在英國,英華人很高興。但是北愛爾蘭的民族主義者(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徒)社群和聯合主義者(主要是新教徒)社群的成員之間不斷重複發生的激烈暴力衝突。北愛爾蘭民族主義者成立了著名的愛爾蘭共和軍,曾經不斷地在英格蘭搞破壞。甚至,倫敦街頭沒有垃圾桶,就是因為曾經共和軍經常在垃圾桶裡面放置炸彈。所以,英國對北愛爾蘭的管理,就像一個養父對養子的關係,既有父親的責任又擔心養子對自己有芥蒂,不敢太過嚴厲。
電影《英倫對決》客觀的表現出了英國與北愛爾蘭的關係
回覆列表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與(北)愛爾蘭組成。然而作為主體的英格蘭,對於其他部分的態度有很大不同,對威爾士幾乎已經當成英格蘭的一部分;對於北愛爾蘭比較強硬;而對於蘇格蘭,屬於對付“熊孩子”那樣,軟硬兼施。
威爾士是英格蘭第一塊征服的地域,然而其歷史比英格蘭更悠久。公元11世紀初,威爾士已經成為英格蘭的附庸,到了13世紀後期,愛德華一世征服威爾士,當時的威爾士人提出了一個要求——將威爾士交給一個在威爾士出生,但又不是威爾士人,但是人生第一句話就是威爾士語的人管理。
愛德華一世將自己即將分娩的王后接到了威爾士,生下的愛德華二世成為了威爾士第一任統治者。所以直到今天,“威爾士親王”都是英國儲君的封號。英國內部,威爾士算得上最聽話的一個,所以英格蘭對於威爾士的管理也最寬鬆。
而“北愛爾蘭”則是英格蘭的心腹之患。1921年,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元氣大傷的英國,被迫同意愛爾蘭脫離自己的統治,然而卻不肯輕易放手,所以簽訂了《英愛條約》愛爾蘭被分成兩個部分。南方後來形成了愛爾蘭共和國,而北方6郡仍舊留在了英國內,就是後來的北愛爾蘭。
愛爾蘭在20世紀60年代後,發生各種問題,強烈要求脫離英國,或者獨立,或者回歸愛爾蘭。但英國也遲遲不肯撒手,如今的愛爾蘭處於自治狀態。
而北方的蘇格蘭,是英格蘭最頭疼的所在,前幾年發生的“蘇格蘭公投”仍舊曆歷在目。早在1603年雙方就結成了共主邦聯,《1707聯合法案》透過以後,蘇格蘭王國從此消失。
然而,蘇格蘭加入英國時間很晚,而且是和平加入,受英格蘭的約束非常小,擁有獨立的民族語言、文化、法律系統與政治特點。英格蘭對於蘇格蘭的管理相當有限,蘇格蘭的自治程度也要高於其他地區。
其實,英國的蘇格蘭、北愛爾蘭與威爾士都處於自治的狀態,只是英國賦予的自治許可權大小有所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