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咖哩咖哩醬

    閻錫山的太原武庫是民國時期重要的武庫之一。在中原戰爭之前,山西隨州軍有17個炮兵團。中原戰爭後,閻錫山的17個炮兵團減為10個炮兵團。即使炮兵團規模縮小,死去的駱駝也比馬還大,即使蔣介石的中央軍也無法到達。金穗軍的炮兵主要是晉制的41型野戰炮??兵。儘管它不如最初的日語好,但總比沒有好。山西和隋軍的軍隊,師,旅和團沒有專門的炮兵部隊。在實際戰鬥中,炮兵部隊經常與營中的部隊合作。在最高峰時,金穗陸軍步兵團通常有三個營,每個營都有一個加農炮連,四門重型機關槍和兩門82毫米迫擊炮。抗日戰爭初期,日軍進攻山西,山西是嚴老溪的故鄉。閻錫山自然更積極地抗日,並組織了太原運動。太原戰役後,由於山西和隋軍的更大損失,閻錫山開始消極抵抗日本,並開始與日本關係模糊。在此期間,山西隋軍的一個師只有4至5,000人,一個團的數量與李雲龍的獨立團(大約1,500個)差不多。在“光劍”中,358團是增強的團,擁有5,000多人。實際上,山西隋軍的加強團只有2000餘人,僅相當於錢伯鈞的第一個營。太原兵工廠被日軍佔領時,嚴錫山的炮兵是從哪裡來裝備步兵團的。因此,358團楚雲飛到抗戰結束時擁有幾枚迫擊炮。

  • 2 # 浮沉的歷史

    在電視劇《亮劍》中,晉綏軍楚雲飛的358團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主力團,除了有4個步兵營外,還配屬了1個炮兵營,全團的總兵力高達5000多人。

    而所謂的炮兵營,那就更加扯淡了,抗戰期間國軍嚴重缺乏大口徑火炮。別說是一個團了,就算是一個師,大部分情況下也最多就配屬一些迫擊炮。

    不過晉綏軍的炮兵部隊,卻是可以說道說道的。在抗戰之前,晉綏軍擁有僅次於中央軍的炮兵實力,號稱十個炮兵團(實際上只有九個炮兵團),每個團裝備有75毫米山炮36門,其中炮兵22團裝備有105毫米重山炮12門。

    而楚雲飛出場的時間,距離37年的忻口會戰已經多年過去了。此時晉綏軍的炮兵實力已經嚴重不足,就更加不可能把炮兵營給楚雲飛的358團了,楚雲飛的炮兵營應該是作者給裝備的。

  • 3 # 歷史軍魂

    《亮劍》中,358團是加強團,約5000餘人。實際上,晉綏軍的加強團也不過2000餘人,只相當於錢伯鈞的一營人數。在太原兵工廠被日軍佔領的情況下,閻錫山哪裡來的火炮來裝備步兵團。因此,358團楚雲飛到抗戰後期能有幾門迫擊炮就已經很不錯了。

  • 4 # 南雷霆峰

    《亮劍》楚雲飛的炮營怎麼來的?

    閻錫山晉綏軍給配的。

    山西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不亞於東北。閻錫山治晉有方,山西的經濟比較發達,而且閻錫山對教育,兵工廠投資不小。中共徐向前元帥是山西某師範畢業,後考上黃埔。所以楚雲飛考上黃埔,《亮劍》沒有誇張。據說太原兵工廠步槍,機槍,迫擊炮,山炮都能造,產量不小。自從1930年量產,槍就不說了,迫擊炮一個月產100門,山炮只有12門(正好一個炮營),炮彈9000發。蔣介石的中央軍地盤大,兵力多,但是武漢兵工廠也沒有比太原兵工廠強。只是“漢陽造”“中正式”的槍和子彈多造了一些。

    楚雲飛不過一個加強團,怎麼有炮營?

    閻錫山正面戰場輸給日軍第五師團,兵力多數已經撤往少數縣城和山區。遭遇並不比八路軍好到什麼地方。所以招兵十分困難。名義上有幾十個師,晉綏軍的另一個大佬35軍軍長,綏遠軍政長官傅作義又分兵不少,計算下來,閻錫山一個師平均才六千人,標準的武器多,兵少啊!所以晉綏軍一個師正好有一炮營,而且撤下來的兵工廠仍然有部分產能和維修,保養能力。

    楚雲飛是《亮劍》重要角色,黃埔軍校高材生,閻錫山愛才如命,怕蔣介石挖牆腳,才上校就給一個加強團,五千多人,錢伯鈞的一營加強營更是達到了二千之眾。簡直就是一個師,一個炮營又有什麼奇怪?

    只是老版電視劇《亮劍》是山炮營,新版的《亮劍》是迫擊炮營,山本的特種兵偷襲趙家峪後,被楚雲飛炮擊西集據點,運兵車被全炸了,只能轉道平安縣城,於將家嶺又被楚雲飛358團伏擊,山本一木快哭了,到平安縣城,一百特種兵只有40人了!

    大家搜《亮劍》視訊可以證明,我認為,無論是山炮,迫擊炮,都很合理。對於楚雲飛來說,大口徑的155美式榴彈炮,都不在話下,炮營算毛啊!

    退到臺灣後,別人都是閒置冷落,楚雲飛卻是爬到中將位置,李雲龍聽說以後,竟然沒有半點不服!(詳情見小說《亮劍》)

  • 5 # 度度狼gg

    八路軍總部炮兵團的組建,其實便來源於“揀閻落”,也就是晉綏軍的部隊被日軍打得倉皇撤退時,把攜帶不便的12門晉造山炮推入河中。而裝備簡陋原來只有幾門迫擊炮的八路軍發現後,那可是如獲至寶,撈出來擦一擦修一修,照樣是打鬼子的利器,儘管炮彈並不多。

    所以在地方雜牌軍中,閻錫山部隊的武器裝備平均數量是數一數二的,因為晉綏軍兵力並不很多,但是太原兵工廠的產量可是不小。就這一層說,晉綏軍的火炮保有量要遠超東北軍(沒家了)、西北軍(窮得叮噹)、桂軍(基本靠買)和川軍(質量太差),楚雲飛能夠配備了炮營一點都不稀奇。

    先說太原兵工廠,閻老西絕對是民國最富的軍閥之一,所以有條件從1927年就開辦了自己的兵工廠,工廠擁有裝置3800部和職工15000人,其規模直追全國最大的漢陽兵工廠以及奉軍的瀋陽兵工廠。到1930年左右,太原兵工廠的武器彈藥月產量數字為:輕重火炮35門,迫擊炮100門,步槍3000支,機槍15挺,衝鋒槍900支,炮彈1.5萬發,迫擊炮彈9000發,子彈420萬發。

    閻錫山正是依靠這些武器裝備,把晉綏軍一度發展到將近30萬人的兵力,並且還有富餘的,乾脆高價賣給李宗仁、馬家軍等外省軍閥。把輕武器的產量拋開回到本題,從1930年算起到抗日戰爭爆發,太原兵工廠至少生產了2000多門大小口徑的火炮,除去步兵部隊伴隨火炮外,晉綏軍僅獨立的炮兵團就有9個(還有一個重炮大隊),可見其火炮的充沛程度。

    日軍侵入山西后,晉綏軍在忻口會戰、娘子關戰役和太原戰役中損失巨大,部隊只剩下58個團10萬餘人,繞是如此,仍然保留了6個炮兵團的建制,步炮比例達到了1比9。這個比例已經大大超過了中央軍,老蔣幾百個團的部隊,抗戰爆發前也只建立了13個獨立的炮兵團(兩團制的炮兵旅4個,獨立炮兵團5個),所以晉綏軍的炮兵數量,確實不可低估。

    由於山西大部淪於敵手,以及八路軍的存在,晉綏軍的可徵兵地區已經嚴重縮小,其部隊規模在1940年左右只有8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師的建制,騎兵就別算了,步兵部隊幾乎每個師都能攤上一個炮團的火力加強。那麼作為晉綏軍的精銳,楚雲飛的358團在編組成為加強團時,配屬一個炮兵營簡直小菜一碟。

    而當時的中央軍各調整師,也只能下轄一個師屬炮兵營,團級建制則只能是下轄戰防炮連,至於非嫡系部隊和雜牌軍,則連這個標準都難以維持,抗戰時期日軍猖獗一時,與其炮兵的優勢大有關係。關於“炮力”這一術語的兩軍對比,之前有過專答,此間就不作重複了,總而言之,晉綏軍的炮兵配置,在抗戰時期堪稱名列全國前矛,就是戰鬥力差極,真真浪費東西了。

    炮兵營的配置雖然在表面上貌似合理,但問題是,楚雲飛這個5000多人加強團的存在卻不合理,因為晉綏軍就那麼點兵(補充完還有134000餘人),還要維持20多個師的建制(1941年得來14個暫編師的番號),平均每師兵員不過6000人,那麼每個步兵團則不過2000人,哪來的什麼5000人的加強團?

    所以在這一層意思上,《亮劍》的劇情安排,一方面是為了讓楚雲飛和李雲龍的級別對等,好演對手戲,另外一方面其實是在暗諷,即蔣軍和晉綏軍雖然人多勢眾武器精良卻不幹正事,要不怎麼楚雲飛損失一營裝備都不那麼心疼?財大氣粗唄。

    既然如此,在晉綏軍358團的編制上就不能太較真,它的錢伯鈞一營都有小2000人,還有迫擊炮連,而老李全團才只有1門迫擊炮,你去哪說理去?況且,《亮劍》雖是一部可看的抗日劇,但是關於軍事常識、歷史知識和戰鬥細節方面,瑕疵還是不少的。

    就比如下圖的楚雲飛團部,閻錫山“晉綏軍”的稱謂只是一個在政治舞臺上的通俗叫法,而不是正式的軍隊名稱,他和他的部隊早在1927年就集體加入了國民革命軍作戰序列,那個牌子要寫,也得是“國民革命軍某師某團”,否則就搞笑了。

  • 6 # 娛樂8卦新鮮事

    謝邀,先說明一點,亮劍是一部小說,為了情節某些方面不可能完全參考歷史,畢竟這不是史書(就如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還有水滸傳中的武大郎,我參觀武大郎墓的時候看到武大郎身高180CM也是驚訝不已,當然啥西門慶,潘金蓮都沒有的事情),而且國軍歷史上編制,裝備不同軍隊差別是很大的,一個師最高有三萬多的,也有兩千多人的,再加上吃空餉之類的,估計解放軍每次作戰後清單屍體戰俘算戰果都被國軍逼瘋的感覺(來了國軍兩個軍號稱十萬人,地下黨傳來的編制表上也是接近十萬人,結果全殲一個沒跑只有兩萬人的事情也經常發生)。

    晉綏軍的裝備尤其是中口徑炮兵當時是全國最好的(全面抗戰開始的時候東北都丟了六年了是,所以東北軍炮兵就不用考慮了),主要原因是閻老西建設了一座當時國內前三的太原兵工廠。

    山西被閻老西經營的那是相當好,閻老西大眼界不行,戰略眼光比較差,但是搞經濟還是很強的,當時山西的經濟,尤其是工業方面發展,比中央軍控制地帶要好的多(這也跟閻老西是地方軍閥地頭蛇,閻老西的命令山西那個官員,那個老闆,那個老百姓敢不聽。老蔣雖然名義上全國領袖,其實他的命令也就在幾個省有效果,除了這些省沒人管的),因為閻老西是軍閥,而且是被其他軍閥夾在中間的軍閥, 他沒法從其他國家採購大量工業產品,因為要通過其他軍閥控制區,容易被卡脖子(比如閻老西從法國購買了一批義大利炮,沒錯,亮劍裡那個義大利炮是法國的75小姐,這批火炮當時只能通過陸運過來,當時空運可不發達,路過其他軍閥地盤,關係好的扣一半,關係一般的全扣,閻老西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務必需要工業的自立,這也是山西工業發展比中央軍控制地區好的原因,中央軍控制區江浙財團那都是大買辦,對民族工業是不感興趣,不光不感興趣,如果民族工業太強甚至會威脅到他們的進口生意,所以打壓民族工業是必須的。而且,閻老西居安思危的本事很強,抗戰前幾年進口炮管用鋼,基本上山西佔了絕大部分,當然後來都便宜了日本人。

    而且山西的太原兵工廠在國內除了東北的瀋陽兵工廠外最好最大的了(民國三大兵工廠就是瀋陽兵工廠,太原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尤其是仿造的駁殼槍,是國內最好的,僅次於德國原裝的,鏡面匣子就是說的晉造駁殼槍。閻老西的兵工廠不光能生產手槍,步槍,機槍,手榴彈等,還能生產大炮,炮彈。產量甚至超過了中央軍的兵工廠,有很多武器質量更是要好很多。對了太原兵工廠的手榴彈是當時國內最好的,瀋陽兵工廠和漢陽兵工廠後來都進行過仿造。鼎盛時期的太原兵工廠有十七個分廠,一點五萬工人。

    看看抗戰前其實也是大部分民國時期生產的火炮就知道了。

    榴彈炮就只有東北生產過,100和105毫米榴彈炮300多門,其他各地軍工廠有的試造過一兩門,但是沒有投產。

    野炮造的造的最多的是瀋陽兵工廠和太原兵工廠,其中瀋陽兵工廠生產的遼14式77毫米野炮300門,遼14式75毫米野炮108門。太原兵工廠生產的晉18式88毫米野炮(當時國內口徑最大野炮)105門。其他各地兵工廠也少量生產過一些75毫米野炮,但是不多。

    山炮當時是國內火炮的主力,全國好多工廠都生產過,但是主要是太原兵工廠。太原兵工廠生產的晉12年式山炮大概400門,晉13年式山炮800門,晉17年式山炮700門,晉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門。瀋陽兵工廠的遼14年75毫米山炮72門。漢陽兵工廠漢造10年式75毫米山炮228門。江南製造局生產滬造克虜伯75毫米山炮600門左右(不過大批生產時1907年,到抗戰已經是三十年的老炮了,其實當時國內武器的質量,基本上都廢了)。

    也即是說,民國期間(含抗戰後到新中國成立)全國生產山炮3000門不到,太原兵工廠生產了1900門,大概佔三分之二。生產野炮500多門,太原兵工廠生產了105門,其他400門是瀋陽兵工廠生產,其他廠生產很少。榴彈炮只有瀋陽鋼鐵廠生產。

    看看上面資料,知道為啥晉綏軍比中央軍火炮還猛了吧。

    當然,當時晉綏軍裝備的都是太原兵工廠生產的武器,並不是美中國人的武器,但是358團作為閻老西的精銳(就當是精銳吧,小說裡說楚雲飛是黃埔軍校畢業的,閻老西對黃埔生這種所謂天子門生可是提防的緊啊,少數幾個在晉綏軍裡混得都是不大的閒職),火炮又能自產(中央軍也有兵工廠可以生產火炮,但是炮管鋼不夠啊,後期只能生產膛壓小的小口徑迫擊炮),那裝備當然是不錯的了,咋不說當年東北軍火炮裝備是按日本標準走的,而且東北鋼鐵產量高,甚至裝備超過日軍(日本陸軍的恥辱啊,二戰期間裝備的重炮數量都不夠歐洲蘇德戰場一次炮戰損失的多。當然,日本鋼鐵產量主要去造軍艦了)。

    全面抗戰爆發後,晉綏軍有九個炮團,兩百多門中型和和重型大炮,比老蔣在淞滬會戰哪出的全部中央軍精銳的火炮都多,當時老蔣也就一百多們的家底。當然,跟老蔣比是強一些,比東北軍最鼎盛時期還是要差些,和日本人比就更差了。不光是數量上,質量上差距更大。

  • 7 # 曹操說三國

    楚雲飛是黃埔軍校畢業的高材生,軍事指揮才能極高,蔣委員長的高足,閻錫山的愛將,這樣一個人物能裝備一個“炮營”我覺得一點也不自意外。

    楚雲飛能在國軍中擁有這麼好的裝備和受到蔣介石和閻錫山的青睞可以說跟自己出身有很大的關係。

    楚雲飛作為黃埔五期的畢業生,可以說一直都是蔣介石身邊的紅人,能夠受到蔣介石重視的人可以說在裝備補給上自然不會差,而且楚雲飛本身又在閻錫山手下做事,深受閻錫山的厚愛。

    中央軍和晉綏軍兩邊都給發裝備補給這樣的一個團難道還湊不成一個炮營嗎?

    可以說就算楚雲飛裝備再好,照樣被咱們的老李玩的團團轉,在解放戰爭中就算擁有飛機坦克照樣被老李給收拾了。

  • 8 # 雙彩濤哥

    《亮劍》中楚雲飛是國民黨晉綏軍三五八團團長,他的炮營是上級標準配置,在劇中一直都沒有提及它的由來,但我們可以從劇中部分情節和當時國民黨軍隊的編制可以看岀來。當時每個團標準配置一個戰防炮連和迫擊炮連。但358團又是一個炮營,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超編配呢?這就得說說國民黨軍隊中的各派系和中央軍了。

    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分中央軍和各派系軍隊,比如川軍,黔軍,桂系等等,這些各派系軍隊名義上都屬國民政府,歸蔣介石指揮,但真正指揮打仗時,蔣總統就不一定指揮得了,各自心懷鬼胎,儲存實力,擁兵自重。

    在劇中的358團是第二戰區閻錫山的晉綏軍,它名義上是國軍,但實際上它真正的主子是閻錫山,從劇中很多情節可以看岀來。

    再說下它的炮營的由來。雖然358團標準配置是迫擊炮連和戰防炮連,但在當時的環境下,蔣介石的中央軍抗日初期投入了很大的兵力,損失慘重,處處吃敗仗,實力明顯下降,這時他怕其它派系軍隊發展壯大,就讓中央軍後撤,讓各派系軍隊頂在前面,並且不給它們物資補充;各派系軍隊也明白這事,各自私下發展軍隊,擴充軍備,一來抵抗日軍,二來儲存和隱藏實力,發展壯大,好和蔣介石爭權。因此,358團將2個炮連擴充成一個炮營就不足為奇了。再說一個炮營營長怎麼安置,那就太輕鬆了,當時的閻錫山恨不得讓楚雲飛自己發展出一個炮兵師或炮兵集團軍,他晚上睡覺都笑醒了,命令的話拿張紙寫個炮兵營長、團長、師長的,只要是他不岀錢,多輕鬆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想買輛拉水果的車,價格7萬左右,請問什麼車好,哪裡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