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沈葆蓮自強人

    我家的母親河我叫不出名字,那是一條小河,從我們的村邊蜿蜒而過。

    我出生在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芙蓉農場九連,記事起就搬到了八連,八連的邊上有一條小河,最深的可以有兩三個人那麼深。在它的下游是許多的小河溝,很小的時候會在這些小河溝裡玩,大了就會到這個小河裡玩。

    在這條河的上游,大約距離十幾公里的距離內,有許多略大的河,交錯縱橫。十幾公里內最大的則是長江,彭澤縣是江西的最北面,毗鄰長江。當我們彭澤人去往上海等地,就會從彭澤的長江邊乘坐小船到安慶或者九江,再從這兩個地方經過兩天三夜左右到上海的十六鋪碼頭。

    我最喜歡在這些小河裡抓魚摸蝦,我們一些同學會聯合起來把一些小河堵起來,把水排幹,然後會抓到不少的小魚小蝦,有時候還會發現大貨,會開心許久。

    但因為彭澤縣也是血吸蟲肆虐的地方,所以大人一般會告誡不要去一些死水塘游泳,容易得血吸蟲病。要去一些水流動比較快的地方,會相對安全。

    家鄉的小河最熱鬧的時候就是夏天,在傍晚的時候,許多的大人小孩就在一些閘口游泳,還能摸到抓許許多多的漁獲。旁邊也會有許多看的人,一旦抓到大的,許多人就會驚歎高呼,那個人就會很得意的用力把魚扔上來,然後再一個猛子扎到水裡,別提多瀟灑了。

  • 2 # 白水清茶197014

    我的家鄉地處河北石家莊東南部,是千年古縣趙州。我的家鄉有著聞名於世的趙州橋(俗稱大石橋,隋朝工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了),許多民間傳說因趙州橋而聞名,如張果老倒騎小毛驢、小放牛、馬王爺三隻眼等都因此而來,在橋的下面有一條河叫做“洨河”,它發源於鹿泉區五峰山的溪流,匯聚而成。流經鹿泉區、趙縣、寧晉縣,入寧晉後與沙河匯合入滏陽河。為季節性河流,70年代斷流,石家莊市周邊工業及生活汙水曾排入河裡,造成嚴重汙染,目前經過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記得我小時候夏季來臨經常到河裡游泳,當時河裡有鯽魚、鯉魚和泥鰍,後來因為水質汙染,幾乎河裡沒有任何生物,周圍農民用河水澆灌岸邊的蔬菜後,自己不吃,都銷售出去,都說河水有毒。後來,財政投資對主河道進行清淤清汙整治,人工溼地水質淨化、河道綠化,環境越來越好。河道上趙縣地段建有聞名遐邇的趙州橋,作為世界現存年代最久遠、跨度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來參觀。目前,縣裡正著手利用旅遊資源,打好“橋文化”“寺文化”,謀劃“魯班小鎮”“趙州慶陽書院”等一批重點文旅專案。

  • 3 # 北天天極北

    謝邀請我:我的家鄉的母親河應當是淝水之戰的淝水,現在大多數人叫肥河。它發源於我們安徽省肥西縣和壽縣的將軍嶺,分兩個之流。一個之流向西北流入淮河,一個之流向東南流入巢湖。向東南流入巢湖的之流,穿越安徽省會城市合肥市。一般以老合肥市的壩上街劃分,西北段叫肥河,東南段叫南肥河,一般的老合肥人都知道。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戰就發生在壽縣東南的淝水,東晉以八萬兵力,打敗了前秦八十萬大軍,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爭,因發生在淝水地域,歷史上稱為淝水之戰。這個淝水之戰的故事,幾乎人人皆知。現在的肥河,舊稱淝水,發生了鉅變。從前沿岸民舍亂搭,參差不齊,現在全部拆除安遷。沿河兩岸,綠蔭蔥蘢。河床拓寬疏浚,修建了標準的休閒慢道。標準的護坡,雜草及時清除,整潔壯觀。現在加大汙水整治,雨汙分流,早些年河水一到夏天就發臭的現象現在沒有了。另外,對河面的漂浮物,有專人清理,劃段負責到人。近來,合肥市搞了東部中心規劃,重心以南肥河沿岸,向東南方向發展,打造新的合肥市人文景觀宜居環境。未來的肥河將更加吸引人們的視線,知名度越來越高。

  • 4 # 使用者我心也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粱,

    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

    你看哪汾河水呀,

    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旁,

    ……

    這是一首流傳很廣,膾炙人口的經典老歌,是一部老電影《咱們村的年青人》中的插曲,由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

    說的就是我的故鄉農村的事,汾河,也就是我的母親河,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大也,全長713公里,也是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山西人的母親河,汾河在山西的政治,歷史,文化,經濟舉足輕重,對山西的歷史文化有深遠影響,汾河兩岸哪是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多的數也數不過來,全國,甚至全世界都知道的中國最傳統的美酒:汾酒,清香型的代表,就產自汾河,古代有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詩詞讚美汾酒,比如唐李白的佳句“瓊杯綺食青玉岸,使我醉飽無歸心”,最有名的是唐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更是耳聞能詳,家喻戶曉,千古流傳。

    汾河的經歷飽經磨難,蒼桑,汾河也是美麗的,她真的像一位偉大的母親,養育了山西千千萬萬的兒女,山西曆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各地的美麗傳說,哪真是不計其數,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別的不說,就誇誇我的家鄉,臨汾,這也勾起了我的思念之情,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臨汾,臨汾是盆地,四面是山,古時叫平陽府,臥牛城,易守難功,解放全國的時候,解放軍費了好大的勁,因為城牆太厚,靠挖地道,埋炸藥,才功克臨汾城,犧牲了無數的革命烈士,九十年代被拍成了電視劇《臨汾戰役》,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百度查一下。

    臨汾現在又叫花果城,現在城市綠化好了,我是七零後,打我小時候起,每到秋天進城,街道兩旁哪是碩果累累,什麼蘋果,梨,石榴,桃,柿子,棵棵掛滿枝頭,每條街都有,讓人看了哪是垂涏三尺,饞死個人,但卻從來沒有去偷摘,這也說明,我的哪裡民風淳樸,人民厚道,善良。可以說花果城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臨汾還有多個全國第一,世界之名,臨汾的公廁真比五星級賓館都豪華,世界聞名,城中有一座鼓樓,始建於北魏“平陽府裡大鼓樓,半截竄進雲裡頭”,可惜毀於戰火,動亂,昔風風貌猶存四個城門,上面是後來重建,離鼓樓不遠,在臨汾師範學院旁,有一座鐵佛寺,只供奉一顆碩大的唐代鐵佛頭,高六米,周長十六米,由數萬斤生鐵一次澆鑄,其工藝精湛,到現在也令人歎為觀止,也是國內最大的鑄鐵佛頭。

    臨汾還是堯王的發源地,堯廟,國家4A景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堯廟有全國最大的門,華門。臨汾有個仙洞溝,相傳七仙女之一和一位叫焦變的年青人在山洞裡幽會,留下了“洞房花燭夜”的美麗傳說。

    臨汾地區有個洪洞縣,現存全國最完美的五彩琉璃塔,座落在廣勝寺,山上還有獨一無二的左扭柏,樹紋都朝左扭,千古之迷,洪洞有個大槐樹,是世界華人尋根問祖的地方,還有蘇三監獄……等等名勝古蹟,風景遊區都座落在汾河流域的兩岸。

    汾河剛好把我的家鄉一分為二,我們哪裡叫河東,河西,河東河西天壤之別,河西地勢低,挖一米就見水,土地肥沃,各種農作物,哪是長勢喜旺,還可以種水稻,蓮藕,養魚,養蝦,好比小江南,我曾見過一種奇觀,我們哪裡死了人是土葬,河西打墓見水了,棺材放不下去,就好多人踩在棺材上來回搖,好讓棺材沉下去,並不是對死者不敬,而是遵循漢人的風俗習慣,讓逝者入土為安。

    河東地勢高,缺水,過去是靠天吃飯的,土地貧瘠,打的糧食連吃都不夠,打個井,幾百米才見水,吃水基本上是靠挑,哪真是苦,不過現在好了,可以抽汾河的水灌溉,吃水從河西的龍祠有豐富的山泉水,架接管道,水管直接接到家裡,也和河西一樣富饒。

    我是河東的,離我村二里地,有個飛機場,飛機場周圍是草地,哪可是我小時侯的遊樂場,草地裡生活一種小動物,像松鼠,灰色的,我們叫禾鼠,生性好奇,總是站在窩口東張西望,十分可愛,相傳孔子,周遊列國傳學時,到了山西地界,看到禾鼠站起來,兩個前爪一縮,彷彿在向他做揖,孔子不由稱讚,連老鼠都這麼知書達禮,可想此地人傑地靈,文化博深,從而繞道而行。其實就是禾鼠在觀察有沒有危險,我們小時候,提一桶水,一看到禾鼠鑽洞裡,就去灌,禾鼠頂不住了,跑出來,就抓回家,養在一個小罈子裡,喂草,菜葉子,很好養,而且很溫順,不咬人,可以拿在手裡玩,非常有趣,我小時侯,真沒少灌,少養,養的熟了,到了天冷的時侯,禾鼠要冬眠,找一隻破棉鞋,塞團棉花,禾鼠就臥在裡面睡覺,隨便放在家裡哪個牆角炕洞,一冬就過去了。據說,第二年會出來,我是沒有見過,因為自己年齡小,玩的有時候就忘了,草地裡總是有各種各樣的鳥兒飛來飛去,除了麻雀,喜鵲我認識,剩下的我真的叫不上名來,有幾十種,總是在歡樂的歌唱,讓人心曠神怡。

    每到春未夏初,第一聲驚雷,下第一場小雨,就有一種黑色的大甲蟲從地裡跑出來,小拇指大小,大的有一寸長,我們哪裡叫龍虼蚤,就又拿個桶,或提個茶壺,去揀,不一會就揀半桶,一壺,拿回家,泡在清水裡,剪去翅膀,六肢,然後放在油鍋裡炸到微黃,就熟了,裝盤,撒上鹽未,哪可真是美味,比知了猴好吃的多,一咬,滿口生香,公的酥脆,母的有一肚子籽,吃起來又軟又酥,更是香味濃郁,如果,再喝二兩小酒,哪真是比神仙都滋潤。

    國內除了我的家鄉產這種東西,目前我還沒有聽說,或是看到別的地方有。

    可惜,因為後來,農藥的普及,傷害了動物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食物,現在禾鼠,龍虼蚤,也是很少見了,只留下童年,無憂無慮,哪滿滿的美好回憶,總是讓我魂牽夢繞,無限的憧憬,留戀……

    生在北方,也可能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誰不誇俺家鄉好?如果你有興趣,不妨到我的家鄉看一看,走一走,嚐嚐各種美食,感受一下北方人的豪爽與熱情,我的家鄉也永遠歡迎遠方的客人到來。(原創:2020年1月16日)

  • 5 # 北方風情1

    我的家鄉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雙鴨山的母親河是安邦河。安邦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安邦河下游,距黑龍江省集賢縣城福利鎮東北45公里,距雙鴨山市區不足60公里,築有平坦的柏油路直達溼地核心區。保護區面積10295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3980公頃,佔保護區面積的38.7%;緩衝區面積2436公頃,佔保護區面積的23.7%;實驗區面積的3879公頃,佔保護區面積的37.6%。

    安邦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三江平原保留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原始溼地之一。保護區內有大片的蘆葦沼澤和苔草小葉樟溼地,多樣的溼地環境為脊椎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安邦河溼地珍稀動物較多,生物多樣性豐富,

    是生物資源基因庫,2004年評為AAA級景區。保護區內有維管束植物403種,脊椎動物21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6種,兩棲類動物6種,鳥類165種,獸類7種。每年都有大量的水禽在此棲息。

    安邦河溼地公園,堪稱世外桃源和絕妙佳境,人文景觀極為獨特。這裡因人文景觀獨特,被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命名為"國家級旅遊景區"稱號。進入園區,就是溼地保護宣教基地。安邦河溼地宣教館建築面積30

    62平方米,由多個功能廳組成。主展廳處於館內中心位置,面積1186平方米,假山、涼亭、小橋、流水、蘆葦蕩,草木蔥蘢,水波盪漾,魚兒嬉戲,百鳥爭鳴,可謂溼地全部景觀的濃縮版。6個大型生態景箱裡擺放著100多種溼地野生鳥類標本,遊客沿著環形甬路可觀察到廳內所有標本。廳內設有4個電子觸控式螢幕,遊客只要隨意觸控其中的任何一個內容,就有電腦語言播出遊客想要了解有關溼地的相關知識。主展廳四周是7個小展廳,分別是安邦河溼地廳、七星河溼地廳、興凱湖溼地廳、撓力河溼地廳、三江溼地廳、紅河溼地廳、八叉島溼地廳。還有植物標本展廳、動物標本展廳、環保宣教放映廳。館內宣教片,通過大螢幕和先進聲光控制系統,營造出良好的視聽效果。在這裡,在人們親身領略到塔頭、苔草、沼澤、蘆葦床、草地、溼地鳥獸等大自然景觀的同時,會欣賞到以"融入自然"為理念的溼地公園設計者打造的

    安邦河溼地公園

    安邦河溼地公園 別具風格的人文景觀。模擬精品景觀(碾子、海螺、奶牛、軲轆井、軲轆車、蘑菇涼亭、水車)、文化長廊、觀鳥臺、鴿樓、百鳥園、動物園、垂釣場、蓮花湖、水上碼頭、大瀑布、茶樓、歌廳、賓館、超市、人工湖、海盜船、農家院飯莊、體育休閒健身廣場,諸多景觀美不勝收。溼地碼頭下是一片寬闊的水域,在此蕩起一葉扁舟泛水在蘆葦蕩中,別有一番情趣

  • 6 # 遠方YF

     確山,確實有山。山水是一對孿生姊妹,有山的地方就有水。確山的山水集中在縣域西部和南部,它像一個臂彎把確山人民攬在懷裡。向東向北是一望無垠的黃淮大平原,確山像一位中原漢子站在平原與山區的接合部,地形地貌多姿多彩,有“鄂豫咽喉”之謂,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在確山、泌陽、桐柏三縣交界處,有著廣袤的山脈,山連山、峰望峰。伏牛山與桐柏山在此交會,孕育出一片好山水,溱頭河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溱頭河養育了大半個確山縣人民,讓他們乘著新中國的航船和改革開放的列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生活走向美好的春天。  竹溝,昔日的革命老區,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河南省委所在地,一個星火燎原、烽煙燃遍的地方,如今藉助紅色文化的歷史優勢和自然山水的地理優勢,用勤勞和智慧點燃了幸福生活的火炬,照亮了山區百姓和老區人民的小康之路。  依託這片山水,在政府引導下,竹溝人做起了大文章。“五色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呈現前所未有的理想狀態。關溝村、肖莊村、鮑棚村和竹溝湖、千年嶺、彩雲谷,一處處美麗山水架構起竹溝綠色的生態環境,“中國美麗鄉村”鮑棚、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特色小鎮竹溝鎮、中國傳統村落竹溝村等名號叫響中原大地,大批遊客擁進竹溝,幾十家飯莊分散在青山綠水間,色香味倶佳的農家飯菜滿足著城裡人不斷變化的口腹之慾。  富了的竹溝人不會忘記過去,紅色是竹溝的底色。以竹溝革命紀念館和竹溝烈士陵園為主的紅色文化是竹溝主打的旅遊品牌,帶動了確山旅遊業的整體發展。小延安、紅竹溝、紅確山的美譽人盡皆知。每一次回竹溝,我都要參觀革命紀念館,瞻仰烈士陵園,在紀念館裡久久徘徊,駐足五人像、注目石榴樹、仰望烈士紀念碑,懷古思今心潮澎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是字字千鈞,讓人深感責任大、擔子重,理想與信念牢牢鐫刻在心中。  有了紅色文化作底蘊,有了綠色資源作顏料,竹溝人高擎畫筆,畫出了雪白的羊、烏黑的豬、金色的菸葉和提琴。竹溝人睿智、竹溝人自信、竹溝人朝氣蓬勃、竹溝人滿臉幸福。  溱頭河是確山的“母親河”,發源於竹溝鎮的北部山區,流經竹溝、石滾河、瓦崗、任店、普會寺、留莊等鄉鎮。  石滾河恰如竹溝的同胞兄弟,有山也有水,還有革命紀念館。山不是那片山,曾經硝煙瀰漫;水卻是同一條水,依舊蜿蜒清澈。石滾河人鍾情於板栗和中藥材,千年古慄園和大面積的夏枯草是最好的見證,是石滾河美麗山水孕育出的自然精華。每年春末,夏枯草開出雲一樣的紫花,蜂來了、蝶來了、遊客來了,商家也來了。每年深秋,漫山遍野的板栗樹掛滿碩大的慄包,迎接著八方客商。石滾河每年都要舉行“板栗節”,粒大味好的紫油慄享譽海內,成為俏銷四方的特色農產品。這是石滾河的名片,也是確山的名片。  沿著溱頭河繼續前行,“夢裡水鄉”常莊映入視野。常莊在瓦崗鎮的地盤上,瓦崗同樣山水倶佳。且不說有著養生福地之稱、道教文化曾經盛極一時的4A級景區老樂山,單就近年打造的生態水鄉常莊,就有道不盡的美輪美奐。進入5月,常莊便熱鬧起來,紫若雲霞的馬鞭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荷塘,粉牆黛瓦的鄉屋村舍,綠色四合的山嶺,晝夜不捨、曲折蛇行的溱頭河,吸引了周邊縣、市的遊客來此觀景,車馬絡繹、遊人不絕。常莊成了人們的“夢裡水鄉”。  過了常莊,溱頭河暫時歇了匆匆腳步,在任店境內化為一汪碧玉般的水面,這便是有著“豫南灕江”美稱的薄山湖。從空中俯瞰薄山湖,它簡直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植被豐茂的島嶼星羅棋佈,誘人的傳說故事縹緲其間,盪舟湖中、朝陽流金,夕暉如染、漁舟唱晚,水似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確山人識大體顧大局,面對三大攻堅戰不遺餘力,環境保衛戰一直被作為重中之重。礦山封了、磚廠停產以及薄山湖旅遊開發被叫停,人去樓空、客散船撤,一切恢復到原始狀態,還山於青山,歸水於綠水。舍小利、成大謀,薄山湖作為確山人的大水缸和幾個鎮的百萬畝良田灌溉水源,不能有絲毫汙染和閃失。  留莊鎮的十萬畝高標準優質示範稻田和富硒大米是薄山湖的清涼山水灌溉出來的,是確山縣的知名農業品牌。留莊人知道,確山是農業大縣,留莊是農業大鎮,農民要想富,必須在土地上想辦法、做文章。智慧農業培育出的“富硒水稻”實現了留莊人的致富夢。留莊人種水稻很講究,竟然種出了畫、種出了詩、種出了浪漫,這一切都叫藝術。那些稻田畫寓教於樂、啟德于田、化風成俗,真是大智慧。於是,遊人來了、攝影師來了、畫家來了,詩人和作家也來了,留莊火了,人們都在談論留莊。  以母親河溱頭河為帶,以家鄉大美確山為旨,我僅僅掀開了確山的美麗一角,確山的美還有很多很多……

  • 7 # 雲河

    說到“母親河”,很多的上海人都會說自己是“喝著黃浦江水長大的”。畢竟,黃浦江,名聲在外。當年的一曲“浪奔,浪流,,,”更是如雷貫耳。多少的江湖恩怨,人間悲喜,賦予濤濤洪流中。

    我的家鄉在上海的浦東農村,這裡江南水鄉,河道縱橫。我們這裡最大的,知名度最高的河,就是張家浜了。我們這個村莊,就在張家浜河邊。

    張家浜,是我們這裡的一個地標,真正的“母親河”,它的名字的由來,我沒有去考證。只知道它延綿很長,沿岸的也並非都是張姓人家。在早些年,這裡的運輸業發達,很多的物資大多靠水上運輸,按資料上說的,張家浜是很重要的一條水上運輸線,對於地區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在浦東開發的歷史冊上,它的功勳是抹不去的。

    我家雖然不是就在岸邊,但是小時候,我們經常去河邊玩,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河裡確實是船隻忙綠,來往頻繁。

    而後,浦東開發,浦東建設,張家浜兩岸還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張家浜的運輸作用似乎不大了,倒是更多的作為觀光景觀來建設,更多的是生態環境的作用。有幾個樣板河段,漂亮得就像公園一樣,賞心悅目。也經常作為成績成就,出現在新聞媒體之上,成了門面,據說是官方打出的一張得到了各方認可的“生態牌”。

    我們這個村莊是個不可思議、異常頑固的“城中村”,也總算,在去年,真正地動真格地啟動了拆遷,我們這些“本地人”真的要搬遷離開世代居住的故鄉,要離開這條母親河了。

    去年夏天的時候,我帶著留戀的心情,特意去了好幾次河岸邊,是想多拍點照片錄影作為紀念的。我有幾十年沒有去過那個河段了,真是變得這樣漂亮的了,佈景設計真是很巧妙,綠化工作做得很出色。樹木蔥鬱,鮮花盛開,悠閒垂釣,林間散步,跑步健身。。。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還真的一點也不知道,如今的張家浜是建設得這樣漂亮了。

    我們村民是去年11月拆遷離開村莊的,現在都居住在了小區的安置房。

    我們那個村莊整體拆除後,在那個地塊上,規劃建造一個綠地公園,叫做“張家浜楔形綠地公園六期”。張家浜,依舊是那裡的主體。沒準,以後這個綠地公園會成為上海旅遊觀光的新地標,這,沒啥不可能的。

  • 8 # 小六六成長日常

    我家鄉的母親河是黃河!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養育著我們數千萬的中華兒女,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深深的愛著我們偉大而雄偉母親河!

  • 9 # 初心大叔

    人工天河~紅旗渠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產生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紅旗渠精神!!!

    至今都對林州人影響深遠

  • 10 # 峨眉山的仁切卓瑪

    我來自四川樂山,家長的母親河就是樂山大佛腳下的那條河。樂山大佛腳下是三江匯流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小時候,經常爬到大佛的腳上去玩。

  • 11 # 農村滴樑哥790

    要說母親河當然是我們沽源的灤河了,說灤河首先先說說我的故鄉——沽源。它位於河北北部壩上地區,緊鄰承德和內蒙古,民風淳樸,四季分明,是絕佳的旅遊勝地。

    沽源水資源豐富,境內擁有三條大河的源頭,其中一條便是灤河。灤河從草原出發,在一望無際的溼地中蜿蜒而行,到處留情,河水隨地形起伏流淌。與我們通常的認知不同,沽源的河水大都是由南向北流,境內自流井和泉眼隨處可見,是真正的活水福源。灤河之源在溼地深處被一條東西走向的大壩攔截,形成一個馬蹄形水庫,猶如天馬騰飛前,在草原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這裡便是被稱為“閃電湖”的閃電河水庫。閃電河由南向北,形成的河流,便被稱為“閃電河”。它是灤河上游最早的支流,它清明安靜,像一位純潔的少女,在草原上潺潺走過,映襯著天上的白雲。遠遠望去,形成白色的水體,像游龍、似玉帶,盤旋在轉佛山下。形成了一個冠絕天下、獨一無二的景觀,被稱為灤河神韻。

    從沽源縣城出發,向著東北方向前行了二十公里,便到達了景區門口。景區大門設計的樸實簡潔、莊重大氣,體現著壩上人民的氣質。順著褐色實木製成的寬闊棧道,就可以毫不費力地登上轉佛山。一路上風景時時改變,清風徐徐而來,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站在山頂觀瞧:南面是茫茫的金蓮川大草原;東面是古樸典雅的轉佛廟;西邊是藍色瑪瑙般的草原湖;遙遙相對的則是古色古香的元代“小巨集城遺址”(金蓮川幕府)。

    在山上極目遠望,天地相連,綠色蒼茫,灤河河道千曲百回,逶迤綿延。漫步棧道,遠眺四野,可將這塞外草原風光盡收眼底。山頂上,有大片的平地,前坡豎著刻有“灤河神韻”的石碑,無數的亭臺水榭,迴廊樓閣。兩側草木蔥蘢,鮮花綻放,綠樹掩映,清香四溢;前後景觀交錯,奇石林立,洞嶼良多,Phantom幻形。藍天下,河水九曲羊腸,草原則像是一張綠色的紙。不知是哪位仙人在此揮彩潑色,創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

  • 12 # 生活要滋潤

    我家鄉的母親河非大運河莫屬了

    文章有點長,不過卻記述邳州的歷史貫通古今,讀者們有興趣的可以耐心的看看!

    邳州,古稱“下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早在夏商時代,這裡稱“邳國”(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九:“下邳縣,本夏時邳國”)。秦置下邳縣(公元前221年),至南北朝,北周靜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稱邳州。辛亥革命後,民國元年(1912年),改邳州為邳縣。1992年撤縣建市,定名為邳州市。

    邳州市政府駐地,叫“運河鎮”。因為京杭運河繞城而過,故得其名。在綿延數千裡的京杭運河兩岸,以“運河”命名的縣城,只有邳州獨一家。邳州城區的重點小學,叫“運河小學”(運小),重點中學叫“運河中學”(運中),境內唯一的一所高校,又叫“運河高等師範學校”(運師)。除此之外,在邳州還有“運東”、“運西”、“運南”等方位名稱。京杭大運河縱穿南北,兩岸只有東、西之分,怎麼還有南、北之別呢?這是因為京杭運河流經邳州縣城西側,至三汊河,又拐頭從城南向東流去,再偏向東南,流入駱馬湖。所以,在邳州便有“運河南岸”、“運河北岸”之說。

    這還不算什麼,更令人驚奇的是,在邳州竟然有縱、橫兩條大運河:一條是從境北臺兒莊方向流入的京杭運河中運河段,另一條是從境西徐州方向流入的京杭運河不牢河段。這兩條大運河,交匯於灘上大王廟,猶如“二龍戲珠”,流淌在邳州大地,滋潤著兩岸萬頃良田。

    京杭運河北起京門通州,南達浙江杭州。自北而南,先後流經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滄州,山東德州、聊城、濟寧、棗莊,江蘇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浙江嘉興、湖州、杭州,共計6個省(直轄市)、19個大中城市(區);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與長江、錢塘江這“三河兩江”流域,全長1794公里。如果以這6個省(直轄市)為地標的話,京杭運河可分為6個河段:北運河(通州—天津)、南運河(天津—聊城)、魯運河(聊城—臺兒莊)、中運河(臺兒莊—淮安)、裡運河(淮安—揚州)、江南運河(鎮江—杭州)。邳州地處魯南蘇北,屬於京杭運河中運河段流域。

    從山東臺兒莊向東南至江蘇淮安的中運河,全長186公里。穿過駱馬湖,以此為界,中運河又可分為上段與下段。自臺兒莊至駱馬湖為上段,出駱馬湖至淮安為下段。邳州在中運河上段。從車輻山鎮黃樓村入邳的中運河,一路東南,至張樓馬莊東流入駱馬湖,在邳州境內長達56.1公里。

    邳州境內的另一條運河,全稱“京杭運河不牢河段”,為京杭運河委員會所命名。它西起微山湖藺家壩,流經徐州、銅山,於宿羊山鎮新安莊入邳,至大王廟匯入中運河,全長72公里,其中流經邳州13.5公里。這條運河不僅是江蘇北煤南運的水路幹線,也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東輸水線路,它承擔著邳州大運河水上運輸大半以上的任務,對邳州水運事業的發展舉足輕重。

    京杭運河歷史悠久,從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時算起,已有2500年了。而它流經邳州的時間並不長,自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開泇濟運”,至今只有400多年的歷史。當年,由於“黃河奪泗”,導致泗水等河床淤塞,漫流肆溢,給邳州帶來嚴重的水患。河督李化龍徵集民工從沛縣夏鎮(今屬山東微山縣)李家口引水入東南接通彭河等小河流,至泇口匯入古老的泇河,再導水至宿遷皁河西直河口入黃河,時稱“東運河”(也叫泇河)。這就是如今流經邳州境內的京杭運河中運河段。而京杭運河不牢河段,則是由原來的不牢河改建而成,始竣於1958年,至今只有50多年時間,是京杭運河最年輕的一條河道。

    400多年來,京杭運河給邳州帶來諸多好外,特別是在水利和水運方面,促進了邳州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先說水利方面。邳州地勢低窪,是歷史上有名的“洪水走廊”,十年九淹。這裡北近微山湖,南接駱馬湖,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高程在海拔32.6米—20.4米之間,落差達12米之多。境內的泗水、沂水等,皆為天然河道,彎曲狹窄,且河床變遷無定。夏秋季節,每逢連降暴雨,魯南客水湧進,邳州輒成澤國。明代開挖東運河,上能承洩微山湖水,下可排至駱馬湖,為患邳州的洪澇災害初步得到了控制。明清以後,特別是新中國建立以來,邳州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在中運河兩岸相繼開挖疏浚了陶溝河、不牢河、邳蒼分洪道、西泇河、官湖河、六保河與房亭河等10多條中運河支流,形成了中運河水系。再加上修築黃樓、小吳、艾山和楊廟等水庫,設計總庫容量為722萬立方米,使邳州的防洪能力達到了50年一遇的水平。往昔魯南的“洪水走廊”,如今變成了蘇北的商品糧基地。

    再說說水運方面。邳州的水上運輸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了。早在春秋時代之前,境內的泗水即已通航。《尚書·禹貢》在記述九州貢路時說:“浮於淮泗,達於河。”這裡的“河”,即黃河;“泗”,就是貫經邳州的泗水。由此可以推斷,那時的邳州已經有了水上運輸,只是在經濟地位上不怎麼突出,史書上少有記載罷了。明代開挖東運河之後,水上運輸由東運河經微山湖北上,避開了從直河口溯黃河西上至徐州的舊道,為邳州的水上運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一時期,運水滔滔,白帆點點,往來舟楫,穿梭如織,邳州的水上運輸一片繁榮景象。

    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北徙改由今道入海,運河堤堰被沖毀,河道多有淤塞,大型船隻無法通航。邳州的水上運輸,特別是大運河北上運輸,趨於沒落近百年。

    新中國成立之後,隨著京杭運河中運河段的疏浚拓展,邳州的水上運輸得以復甦,迅速發展起來。據有關資料統計,1949年邳州只有駁船43艘/1210噸位,木帆船342艘/2838噸位。到了1987年,邳州已擁有輪船頭160只/19505匹馬力,駁船2186艘/146159噸位,掛槳機船1921艘/47984噸位,內裝機船79艘/9200噸位,木質船悉被鋼質船所替代。邳州港成為全國最大的內河煤港,其機械化作業程度多年來在京杭運河沿岸各大港口中穩居首位。2005年,邳州港年吞吐量達401.62萬噸。邳州劉山閘是京杭運河不牢河段上的大型船閘,可供2000噸級船隊雙線行駛,其設計能力為年貨物通過量2100萬噸,而現在貨物通過量則達5000萬噸。邳州的水上運輸業興旺發達,形勢喜人。

    京杭運河不僅對邳州的水利和水運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培育了邳州大運河兩岸眾多的小城鎮(集鎮)。旅店、飯店、藥店、珠寶店,糧市、柴市、布市、魚肉市,學校、醫院、劇場和教堂,各行各業,隨著這些小城鎮的不斷髮展而日益興旺起來。可以說,如果沒有京杭大運河,就不會有邳州如此繁榮的今天。邳州人有一句常掛在嘴邊的話:“俺是喝運河水長大的。”從這個角度來講,京杭大運河又無愧於邳州的“母親河”。

  • 13 # 有辱斯文

    我們家鄉的母親河是錦江河,她是我們成都的府南河一一而錦江河系府河。她經過這幾年環境的治理與打造,如今也變得漂亮宜人。不管是早晨晨練,還是晚飯後休閒散步,都是人們必去的好地方。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無不感到無比幸福安逸一一這就是我們這裡的母親河!

  • 14 # 天邊最美的的星

    我的家鄉是比較大的城市鐵嶺,在城市的東部有一條河環抱著鐵嶺。這條河叫柴河,是大遼河的上游支流,和遼河一起養育了勤勞的鐵嶺人。我家就住在城東從小柴河就是我們的玩伴。小時候老人們會和你講柴河的傳說,很久以前這條河的名字叫麒麟河,河裡住著個小金龍,這個惡龍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他搶走了河邊打魚的一戶老漢的閨女,這件事被路過姓柴的義士知道了,跳進河裡與惡龍大戰三天三夜。惡龍屍體浮出水面,義士把少女救了出來,他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人們為了紀念柴義士殺死惡龍,改麒麟河為柴河。美麗的傳說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千百年來靜靜流淌的柴河注視著遼北大地的變遷,不變的是勤勞的鐵嶺人對家鄉的熱愛,把祖祖輩輩生活的熱土守護好的初衷。你的家鄉有哪條河呢?大家一起聊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學會,男的500女的免費男生轉身就走,說500夠他爸媽一個月的生活費了,這樣做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