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董小姐1974

    我和老公和孩子情感交流都挺不錯的,孩子放學回家樂於把學校大大小小的事情說出來與我們分享。遇到困惑的時候,我們也會給出建設性的建議。有的時候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比我這個大人要理智,這是我比較滿意的。有些家長很煩孩子說學校裡的事情,孩子傾訴的時候往往一句:弄去學習吧,別煩了。久而久之孩子什麼話也不願意說了。家就應該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地方,學會傾聽,不把孩子當作學習的工具,我覺得是每個家長要做到的。

  • 2 # 易明學社

    如果你想要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的話,感情連線一定要,且發生在十二歲之前。但在十二歲之後,又一定不能只有感情連線。

    錯過十二歲之前的感情連線階段,最好的結果就是隻能和孩子成為倫理上的親子關係,而不是情感上的親子關係。

    我有個學生就是這樣。他小時候只跟爺爺奶奶生活。上初中時才回到父母身邊。結果他的媽媽總是覺得這個孩子跟父母有隔閡。此時無論她對兒子多麼好,如何彌補,這個孩子就是不買帳。他甚至經常和他父母吵架。

    這就是很多父母的錯誤認知導致的。他們以為在孩子出生後交給爺爺奶奶。等孩子大了再接回身邊,恢復正常的親子關係。這是一種妄想。過了這村就沒這廟。

    其實,人跟動物一樣,在剛出。最脆弱無助時,誰最先出現在他面前,誰就是他情感上的“媽”。這種情感上的早期依賴是無法被替帶的。

    很多媽媽錯過了這種早期情感的連線,心理內疚,會拼命用物質,無條件寵愛,企圖重新贏得孩子的心。殊不知,這是最愚痴的做法。

    因為,長大的孩子對於親情互動的需求已經逐漸降低。而成長為獨立人的需求卻越加強烈。因此,你越是對孩子搞感情互動,他越是反感,越是內心鄙視你。為什麼?他現在已經長大了,你還事事像對待嬰兒一樣待他,無條件寵他,內心深處他會覺得你這是在暗示他無能。同時,他還會覺得在他正需要學大本事的時候,你卻提供不了任何幫助,因為你只能提供對待嬰幼兒一般的幫助。你說她會不會在內心鄙視你?

    到這裡,你就知道,過了十二歲的孩子,你不必再跟他搞什麼感情互動了。如果要彌補,成為他心中高大,值得敬仰,敬重,追隨學習的精神榜樣就是最好的彌補。

    此時,你要是還執著於要把以前丟失的情感連線找回來,最終結果,只會將最後和孩子發生精神連線的時期也再次錯過。之後,你將再也無法和孩子發生任何真正意義上的親子連線了。

    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越大,就越疏遠,越沒有共同話題,所能交流的只有倫理上的幾句寒暄問候。就是他們很可能,在孩子需要感情時沒有給到感情連線,在孩子需要精神連線時,又忙著補感情,結果一樣沒撈著。

    所以,問“要不要與孩子感情連線”,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時期,答案會不一樣。關鍵是為人父母的要搞清楚重點在哪裡。

  • 3 # 雲霧薈蔚

    過年後,我建議弟媳婦將三歲的小侄子從我老媽身邊接走,帶回身邊上學了。小侄子從一歲斷奶開始就被送到我老媽身邊帶了,一歲孩子剛來第一天晚上不停哭鬧,嘴裡模糊不清的喊著媽媽,媽媽。第二天也哭鬧,直到第三天,孩子可能知道再哭鬧媽媽也不回來,從此以後,孩子再也不哭鬧找媽媽。但是每次弟媳婦和弟弟影片與小侄子,小侄子總不愛搭理。孩子其實是非常渴望父母的,可是現實又經常得不到,所以他是生氣的。

    老媽很溺愛小侄子,什麼都慣著他,總覺的父母不在身邊別委屈了他。過年回老家,看小侄子生活習慣,我強烈建議弟弟弟媳婦要將孩子帶在身邊,不能光顧掙錢以為會給孩子一個好未來,其實不然,從小不建立好感情連結,以後孩子會不喜歡與父母交流,甚至專門與父母做對。

    父母與孩子的感情連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天生,這種連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終身的,只可能孩提時是親密的,長大成人後,父母要學會放鬆感情聯結,讓他獨立,有自己家庭,生活。從而再開始新一輪感情連結。

  • 4 # 美丫頭314

    首先謝謝邀請!再來看這個問題,情感上與孩子連結嗎?這個答案肯定是肯定的。為什麼?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一生的導師,那麼我們這一生那什麼去和孩子交流,當然是情感,只有父母能第一時間告訴孩子我們對孩子的愛,告訴他們什麼是親情;爸爸愛媽媽,這樣孩子會明白什麼是愛情,在愛情裡每個人扮演者什麼樣的角色;帶孩子和朋友聚會,開心愉快,孩子會透過這些瞭解什麼才是友情。等孩子長大了,成家立業了,家庭聚會的時候因為有情感的連結孩子會和我們討論他們生活中的瑣事和工作中的樂趣,父母也同樣有情感的連結才會全心的聆聽分享孩子們的種種。以上是我的個人瞭解,歡迎關注交流,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EXO2016專輯總銷量21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