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會不會是發育遲緩?還是我們和孩子溝通方式可以最佳化?
8
回覆列表
  • 1 # zjp1860

    小孩子都這樣,育兒必須講技巧,能做的事就不攔著,不能做的事堅決不能前面說不能做,後面又因為他的哭鬧而妥協。我們家現在都2歲了,仍然天不怕地不怕,你吼他,他也吼你,現在只有一個法子,就是不理他,說生氣了,他還有點知道自己錯了。心理發展特點的理論,認為嬰兒在2~4歲的階段,會認為自己身邊的所有事物,都和自己一樣是有生命的,會和自己一樣要吃飯、要睡覺,會感覺到疼、會哭、會高興等。

    這是因為3歲前的寶寶只能接受和自己的經驗類似的直觀的、形象的感性經驗。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這一特點就會逐漸消失,開始對事物的本質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一般情況下,這個特點在寶寶1歲半左右的時候會產生,並能延續到3歲左右。

  • 2 # TT土豆媽媽育兒筆記

    依照兒童社會情感發展來看,1歲半至3歲學步期的幼兒,在這個時候已經感受到他們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了,用“我就是我”來描述這個階段是最適合不過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父母允許他們自行決定,自主進食,儘管會搞到很狼籍,但我們需要給予孩子鼓勵,讓他們參與自主進食。

    孩子在這個階段開始會說不,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打滾撒賴、一意孤行、佔有慾強、自私霸道,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幼兒在這個階段的正常行為表現,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只不過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或意圖,只能用一些行為來嘗試溝通,尤其是在對於這階段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大人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對待這個階段的幼兒,家長在與他們交流的時候,主要以疏導,和孩子玩遊戲的方式進行溝通,儘量少用“不”語言同孩子溝通。因為當你跟孩子說你不要做什麼的時候,他們往往只會聽到不後面的那些詞語,要去做什麼。所以在這個時候,大人往往覺得孩子不聽話,你明明都已經告訴他了,不要做什麼,他卻偏偏要去做,就跟完全聽不見一樣,權噹噹耳邊風。那麼,大人在這個時候與他的溝通只能是不強迫,不利誘,鼓勵孩子在安穩的迴圈圈裡進行探索。

    當你看到孩子的某個行為很危險,你不希望他去做的時候,你可以問他應該怎麼做才不會出現你所知道的那個後果,或者直接告訴他你希望他怎麼去做就好了。比如說,安全問題,你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不許弄這個弄那個,你應該是要把看越來比較危險,會傷害到孩子的東西先收拾起來,最好是鎖起來,然後鼓勵孩子在安全的範圍裡進行探索,這樣,孩子才能夠很好地發展出他們這個階段的自主能力。

  • 3 # 梵高的二維星空

    提問者很謹慎!是的,當我們發現問題時的確應該首先排除生理問題,如果沒有生理問題才考慮心理問題。

    生理上是否發育遲緩可以去兒童保健中心查體,醫生會做出判斷。

    僅從心理層面講,2歲半寶寶不聽“指揮”不但不是問題,反而是值得慶祝的“成長”。

    嬰兒剛剛出生至1歲半時,他與母親是處在“共生”狀態的,他以為母親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只要表達需求就能夠被滿足,母親是他肢體的延伸。

    1歲半之後,“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幼兒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2個不同的個體。幼兒開始發現自我,展示自己的存在,表達自己的力量。

    通常的表現是“你讓我往東,我非要往西”,為什麼呢?如果你讓我往東,我就往東,那“我”是否存在?我的意志如何體現?

    西方有個“terrible two”,也是講這個現象。這是幼兒心理發展進步的一個標識。隨著幼兒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控制” 變得越來越難。

    為什麼提到“控制”呢?是因為絕大多數家長,看不到幼兒的心理變化,一味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行事,再加上經典的一句“光為你好”。

    但如果看到幼兒有“表達自我”需求的家長,就會順應幼兒的發展,鼓勵幼兒探索和表達。如果不是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問題,儘可以讓幼兒嘗試。這也是幼兒形成“自我認知”和“環境認知”的重要途徑。

    如果涉及到“行為養成”和“規矩”,那最好的溝通辦法就是“身教”。比如要孩子玩完玩具之後收拾整齊,那爸爸或媽媽就先開始整理,讓每個玩具“回家”,把玩具分門別類地放進不同的收納箱,寶寶自然就會模仿。

    其次是透過繪本故事中的人物來示範。比如《大衛,不可以》系列,大衛喜歡做的事情,媽媽都大聲說,NO!特別有意思。小朋友看圖畫也知道了這些事是媽媽不允許的,但媽媽還是愛大衛。

    純粹的講道理很難達到效果,因為兒童對行為模仿更敏感。“身教”簡單直接最有效,繪本故事讓兒童代入感很強,效果也很好,現在情商培養的繪本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聯盟都會像勇士隊一樣打球了!騎士為什麼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