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陶德中士
-
2 # 薩沙
原因如下:
第一,太重
槍身就有30公斤左右,也就是60斤。
一桶純淨水大概30斤,你幻想一下你平端2桶純淨水是什麼樣子?
就算健美教練,也支援不了幾分鐘。
第二,沒地方端
重機槍設計之初就沒想過讓人端,所以你根本就無處下手。
你最多一手端前面的冷卻套筒,一手去握住最後方的發射機。
但這兩端相距太遠,根本就不好掌控,幾乎就不可能有效射擊。
第三,無法有效供彈
重機槍射擊期間,必須有彈藥手供彈。
重機槍放在架子上面射擊,彈藥手自然可以從容操作。但你現在端著射擊,就表示要移動,彈藥手怎麼操作呢?
這一扭,彈帶就變形甚至斷掉了。
第四,後坐力頂不住
重機槍的射速是非常高的。
這麼高的射速,別說端著,就算據腰射擊,射手也絕對頂不住。
射不了幾槍,射手恐怕就被後坐力搞翻了。
-
3 # 戰馬一號
馬克沁端著打?可以啊,只要你有終結者那麼強壯
先讓我們看看馬克沁長什麼樣
就是這個,馬克沁是世界上第一種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其口徑11.43毫米,槍重27.2公斤(不含腳架),水冷槍管,採用彈容量為333發的6.4米長帆布彈鏈供彈,可單發,連發射擊。
把它端起來射擊,我認為有三個不可能:
第一,重量上不可能。照來看個圖片
這是現代的重機槍,這款來說這個姿勢是可以的,雖然精度會差點,而且它採用彈鏈盒供彈,不需要兩人協作。而馬克沁,首先它的槍身就五十多斤,你要完成端起來射擊,那麼就要供彈,你可以腦補一下場景:右手端著機槍,一邊要承受它50 多斤的重量,一邊要承受較大的武器後座。而左手還要忙活著送彈鏈。就算是終結者估計也得忙活夠嗆吧。
第二,結構上不可能,為啥,因為他是水冷槍管,那個時候的槍管還沒有氣冷,比如這種
槍管上有許多孔洞,有的槍是溝槽,使用了加大表面積的辦法實現空氣中自然冷卻。那個時候只能使用水冷,就是在機槍槍管中加水,所以它的槍管才那麼粗
在連續射擊的情況下,這些水一會就燒開了,然後迅速蒸發,上面冒著滾滾熱氣,把他端起來,難道你還要舉槍瞄準嗎?別毀容了老鐵。
所以綜合以上,實現一個人端起來馬克沁重機槍射擊是根本不可能的。
回覆列表
馬克沁早期型號採用需要雙手射擊操作的設計,在端持射擊時不利於快速射擊。
馬克沁機槍是在1884年研發成功的,這款面世了100多年的速射武器的重量上也是相當的可觀。槍身與冷卻套一起的重達可達27公斤,基本上單人想要抱起來不是不行,但也是比較吃力的事兒。一般只在緊急狀態下,才會讓強壯計程車兵端著進行掃射。自己覺得能端動的同學們可以回家舉一舉飲水機的標準供水桶,那個桶一個就是50斤的重量,看看大家能端多久~~
M1917型馬克沁機槍。槍身重量過重是單兵端著馬克沁射擊的一大難題
即使是能端起來,還要考慮到馬克沁機槍連續開火時產生的後座力。個人感覺也就是施瓦辛格這樣的壯漢還能比較勝任這種工作。
另外一點讓馬克沁機槍端著打比較困難的原因就是這槍的發射機構的位置,並不適合這種射擊方式。現代的機槍我們都知道是有槍托的,可以很方便的讓士兵端槍時利用手臂來支撐住槍身,另一隻則託著前護木就可以輕鬆完成射擊,有勁計程車兵還能保持一定的射擊精確度。
M1917型馬克沁機槍,加上腳架馬克沁機槍的重量超過100斤。
而馬克沁機槍則沒有這樣的有利條件,尤其是早期的馬克沁機槍採用的是兩個小握把結構,射擊時必須雙手都要握住小握把,在小握把上有壓板,左手的拇指要推開保險,用右手拇指壓住板機擊發。但是這樣的動作在端槍射擊時,只能用右手握住右邊的小握把,則左邊的小握把就夠不到了。後期馬克沁機槍進行了改進,改成了魚尾式小握把才解決了端著打不方便的缺陷。但是仍然需要另一個人也就是副射手來協助輸送彈藥。而且這個重量過大讓射手單兵端著打時間也有限。
一戰時德制的MG-08/15輕量化馬克沁機槍真正實現了單兵端著打的功能
但是既然有這樣的端著打得的需求,肯定就有改進。1898年時德國根據許可證可以生產馬克沁機槍,其自行仿製的型號為MG-08。該槍沒有改進槍架之前全重為45公斤,想端著打也難。到了1915年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對MG-08進行了改進,加裝了兩腳架,槍托,彈鼓,重量也減輕;這種輕量化的馬克沁終於具備了單人操作的功能,為了方便單兵操作,還專門配了一根掛在腰間的槍帶,真正實現了“端著打”的要求,這款機槍名為MG-08/15,也是馬克沁系列機槍中唯一能端著打的機槍。
MG-08/15輕量化馬克沁機槍配備魚尾式槍托和小握把,加上彈鼓與揹帶,讓士兵有了端著射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