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兒童是指智慧和能力超過同齡人的兒童。它的稱呼在各個地區也不盡相同,新加坡稱“高才兒童”,中國臺灣稱“資優兒童”,而日本則稱為“超常兒童”。
20世紀初,推孟把智商達到或超過140的兒童成為天才兒童。此後在一段時間內,天才兒童的概念主要是由智商分數來決定的。
20世紀50年代後,吉爾福德提出智力的三維結構模型,指出智商的預見性會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許多的能力不能透過智商表現出來。如創造力、行為表現等。
20世紀70年代末,倫朱利提出“三圓圈天才兒童”的概念,認為天才兒童是由中等以上智力、對任務的承諾和較高的創造力這三種成分相互作用而發展的結果。
2011年,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七維教育專業顧問蘇雪雲將天才兒童的界定進行重新整理和歸納後提出:
1.天才兒童是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兒童,普通教育無法滿足其發展的需求。
2.天才兒童的超常表現在認知能力、創造力、學業能力、領導力、特殊才能等不同領域中。
3.天才兒童的超常能力有生理和遺傳因素,後天環境和教育是天才能否發展為真正專才的關鍵。
在國際上,天才兒童的教育和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由於種種原因天才兒童的教育和研究一度被視為禁區。1978年以後,國家開始關注這一領域。中國科學院心裡研究所成立了研究課題組,天才兒童的教育實踐和學術研究開始啟動。此後,在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12所高等院校成立了少年班,70多所中小學開辦了實驗班。
天才兒童成年會怎樣?要是按照字面上回答很簡單,就是和一般人一樣成年後找工作、結婚生子,繼續生活唄。可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問,這些天才兒童成年後是不是功成名就了?還是一事無成了?有多少成功或失敗了?好!我就按照這個思路來回答。
根據英國學著弗里曼一項長達30年的調查研究,從1974年起他追蹤了210名在數學、藝術或音樂方面的天才兒童,這些孩子在6、7歲時展現出驚人潛力。但到了成年,達到成功標準的只有6人,成功率只有3%。什麼是成功或不成功呢?弗里曼舉了一個例子,兩名11歲小孩在同一天進入一家精英音樂學校就讀。成功者變成了國際知名的鋼琴家,而不成功者在一家國家醫療保健服務兼差。還有國外一心裡學家對1500名天才兒童的30年追蹤研究發現,有20%的兒童在幼兒期智商很高,可成年後沒什麼成就,和一般人無什麼區別。
在中國,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為例。自開辦以來,約80%以上的學生在畢業後考取了國內外研究生,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在此後獲得了博士學位,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教授,有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生物“斯勞恩”獎得主、新加坡李光耀頂尖科研獎得主、青年科學家總統獎得主、世界上最小的奈米碳管發現者......但總的算下來真正成功的也不到20%。
雖然並不是每個天才兒童都能取得最後的成功,但也有不少的天才兒童取得了成功,成為了著名的名人。例如:馬友友、諾伯特.威納、讓.皮亞傑以及巴勃羅.畢加索......等等。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天才主要是先天遺傳的作用,想要進一步的發展和成功,是需要後天的環境、自我的努力、自強不息的勇氣和毅力和對某一領域的關注度。否則,再好的天才也要淪落為凡塵。
天才兒童是指智慧和能力超過同齡人的兒童。它的稱呼在各個地區也不盡相同,新加坡稱“高才兒童”,中國臺灣稱“資優兒童”,而日本則稱為“超常兒童”。
20世紀初,推孟把智商達到或超過140的兒童成為天才兒童。此後在一段時間內,天才兒童的概念主要是由智商分數來決定的。
20世紀50年代後,吉爾福德提出智力的三維結構模型,指出智商的預見性會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許多的能力不能透過智商表現出來。如創造力、行為表現等。
20世紀70年代末,倫朱利提出“三圓圈天才兒童”的概念,認為天才兒童是由中等以上智力、對任務的承諾和較高的創造力這三種成分相互作用而發展的結果。
2011年,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七維教育專業顧問蘇雪雲將天才兒童的界定進行重新整理和歸納後提出:
1.天才兒童是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兒童,普通教育無法滿足其發展的需求。
2.天才兒童的超常表現在認知能力、創造力、學業能力、領導力、特殊才能等不同領域中。
3.天才兒童的超常能力有生理和遺傳因素,後天環境和教育是天才能否發展為真正專才的關鍵。
在國際上,天才兒童的教育和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由於種種原因天才兒童的教育和研究一度被視為禁區。1978年以後,國家開始關注這一領域。中國科學院心裡研究所成立了研究課題組,天才兒童的教育實踐和學術研究開始啟動。此後,在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12所高等院校成立了少年班,70多所中小學開辦了實驗班。
天才兒童成年會怎樣?要是按照字面上回答很簡單,就是和一般人一樣成年後找工作、結婚生子,繼續生活唄。可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問,這些天才兒童成年後是不是功成名就了?還是一事無成了?有多少成功或失敗了?好!我就按照這個思路來回答。
根據英國學著弗里曼一項長達30年的調查研究,從1974年起他追蹤了210名在數學、藝術或音樂方面的天才兒童,這些孩子在6、7歲時展現出驚人潛力。但到了成年,達到成功標準的只有6人,成功率只有3%。什麼是成功或不成功呢?弗里曼舉了一個例子,兩名11歲小孩在同一天進入一家精英音樂學校就讀。成功者變成了國際知名的鋼琴家,而不成功者在一家國家醫療保健服務兼差。還有國外一心裡學家對1500名天才兒童的30年追蹤研究發現,有20%的兒童在幼兒期智商很高,可成年後沒什麼成就,和一般人無什麼區別。
在中國,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為例。自開辦以來,約80%以上的學生在畢業後考取了國內外研究生,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在此後獲得了博士學位,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教授,有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生物“斯勞恩”獎得主、新加坡李光耀頂尖科研獎得主、青年科學家總統獎得主、世界上最小的奈米碳管發現者......但總的算下來真正成功的也不到20%。
雖然並不是每個天才兒童都能取得最後的成功,但也有不少的天才兒童取得了成功,成為了著名的名人。例如:馬友友、諾伯特.威納、讓.皮亞傑以及巴勃羅.畢加索......等等。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天才主要是先天遺傳的作用,想要進一步的發展和成功,是需要後天的環境、自我的努力、自強不息的勇氣和毅力和對某一領域的關注度。否則,再好的天才也要淪落為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