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惜緣143827302
-
2 # i貝兒
這是幼兒園孩子攀比的心理。攀比甚至鬥富,在一些幼兒園是普遍存在的一些現象。
我的朋友在山東開了個國學教育幼兒園,據她介紹,該園每月學費、伙食費共計在7000元左右。
“在這上幼兒園的孩子,家裡條件都是十分優越的。”
在幼兒園裡,她經常聽到孩子之間攀比的話題:家住哪個城區;多大房;假期去哪裡玩;玩具在哪裡買的;父母做什麼生意的,賺多少錢;父母開什麼車來接;媽媽用什麼化妝品,都是他們比較的事情。
此種攀比不僅僅在高檔幼兒園裡出現,在一般中檔幼兒園裡也經常碰到。
談到現在的孩子之間經常互相攀比的情況時,很多家長的臉上也一臉的無奈。
孩子們有時候會比誰穿的衣服好看,有時候會比誰的玩具好玩,有時候會比誰的爸爸更有錢。
潛在的“階層意識”,讓他們多少失去了這個年齡應有的童真。
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不知苦了多少窮家長。
這種攀比現象在一些幼兒園時常發生,作為一名老師,當她不經意聽到孩子們在互相攀比的時候,心裡真不是滋味,感覺現在的小孩子已經失去了這個年齡原有的童真。
反思:誰教會了孩子們“攀比”?
朋友表示孩子鬥富的內容大至家中住所環境、汽車品牌,小至衣服、玩具,無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比”。那麼是誰教會了他們比呢?
1、家長的責任首當其衝
家長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在孩子面前肆無忌憚地說貧比富時,不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很快就學會了,如“媽媽說這樣最漂亮”,“爸爸說有錢人開賓士”等。
孩子們就學會簡單地重複成人的話,模仿成人的語氣去評價自我和他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可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是孩子最親密無間的夥伴。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可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品質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作為教育孩子的父母,必須小心檢視自己的行為。
“如果父母在家中經常有類似和同事、朋友攀比的傾向,那麼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會在無形中養成這種攀比心理。”
2、目前有些幼兒園老師的師德存在問題。
有些老師自己趨炎附勢,作風不端正。
對一些家境比較好的孩子特別關注,對他們百般照顧。
而對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比較冷淡,不理不睬。
作為老師,同樣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當的比較,促進孩子的攀比心理。
3、傳統“拼爹”的官位意識影響頗深,家長日常教育缺位
爹是當官的、有錢的,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
但把自己一生都交給爹,都靠錢,實在讓人有些擔心。
拿爹說事,靠錢買未來,折射出現在家長在平常教育中的缺位。
本來當官、有錢也沒錯。學生羨慕當官,比爹官位,說明家長內心深處已經播下了畸形的種子。無疑,這將導致孩子形而上學。
天真的孩子在校園裡應該接受文化知識的澆灌,接受真理正義的薰陶,接受心靈的洗禮,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為自己走上社會幹事創業打好基礎。
所以我們家長、老師、社會各界應該淨化自己的靈魂。
讓我們孩子從幼兒園開始比學習、比成績、比體魄、比德行。
這樣比的結果是大家都爭先恐後勤奮努力學習,學到真本事,拿到好成績,才是安生立命之根本。
回覆列表
我認為幼兒園小朋友的行為、思維和談論的話題百分之八十來至家庭,那麼既然來自家庭,首先是父母的言行影響了孩子有攀比心理觀念。有的家長本身就存在擺闊攀比的心理,明知自已的家底有多少,可還是硬是貸款呀,啃老呀買好車搞的自已累,父母累。一個四到五歲的孩子他對所有的事物認知能力是需要家長和老師們正確引導教育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永遠都不會改變。想讓你的孩子品行思想健康,為父為母首先要檢測一下自已所作所為,為否給你的孩子帶來不良影響。當今我們生活在盛世年代,無論是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在飛速提高,生活條件好不是壞事,關鍵是如何教育幼小的孩子,什麼是勤儉節約,我們的優越條件是怎麼換來的。要讓孩子知道沒有好車的人家不一定就沒錢。無論國外還是國內為了我們家園的環保有多少有錢人購買環保車、出門步行、乘地鐵、公交車、腳踏車。這些都是很好的教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