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飛Jacky

    我不是提倡無懲罰教育的人,但是對於1歲的孩子,本身神經系統發育就沒有達到較為健全的情況下,尿褲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這時候責罵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一、肛門期

    孩子在1-4歲左右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發展時期,叫做“肛門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排洩方面的感受特別的敏感和明顯。如果處理不當,會對孩子之後很多的心理方面造成影響。比如如果排便不及時或者清理不得當,會容易造成兩個極端的人格:極度的強迫強項,非常愛乾淨和潔癖;或者極度的邋遢沒有條理。這兩種人格都會對孩子本人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自己不想這樣,但是就是不舒服)。

    所以當孩子尿褲子被責罵,會被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在孩子肛門期這樣的心理敏感期中無法給與足夠的安全感,就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深遠的影響。

    二、對如廁訓練造成障礙

    之前有個家長過來找我,告訴我孩子不願意生廁所,甚至是寧願尿褲子也不願意去廁所。尿了褲子就會跑到窗戶旁邊用窗簾遮住自己,還是不願意去洗手間。在我問及之前孩子願意去廁所的時候大人的反饋和行為時,找到了原因:孩子每次上廁所的時候,大人都會對著孩子的排洩物開玩笑似的捂著鼻子說:“好醜醜啊!”就這麼一句大人的調侃,讓孩子產生了羞恥心,覺得去廁所時間不好的事情,會被爸爸媽媽嘲笑。於是自己就再也不願意去廁所了。

    一般孩子如廁訓練會在1歲半到2歲半左右開始為佳(女生早一點,男生可能要晚一點)。如果這時候孩子尿褲子被大人大加責罵,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之後再想訓練孩子去廁所就會難上加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開服裝店,零經驗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