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馨品味
-
2 # 暖梅
我不知道你這裡指的想法是什麼,是做事有主見,還是任性,但是我覺得孩子做事有主見,是可以放手讓孩子做的,但前提不傷害他人,遠離危險。不要總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來干預孩子的想法,也不要用大人的思維來強迫孩子,有些事就是家長也未必是對的,所以在沒什麼大問題的情況下,我還是建議鼓勵孩子的想法,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也能讓孩子從事情的本身,來了解自己的不足,從挫折中找到問題所在,我覺得這在孩子的成長經歷中,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不要把孩子養成你的影子,什麼都不敢讓孩子做,總也是讓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做,這樣會把孩子教的畏首畏尾的,也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你,從而變成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
3 # 艾上花開
我覺得有自己的想法很好呀,說明他會自己思考,有自己的主見了。就算有時候想法很離譜,不實際,只要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又不傷害他人,我們應該尊重他,放手讓孩子去嘗試。
如幾個月的寶寶,在喂他吃東西時,孩子喜歡用手去抓,不給他動他會生氣哭鬧。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會用他的方式感知事物的存在。用手抓感知食物的軟硬,大小,溫度,鍛鍊手的靈活度,從抓起來到喂進自己的嘴巴。這是一系列的成長過程,尊重他,讓他去嘗試,不管是對他身體方面還是大腦發展方面都是一個從認知到內化的飛躍進步。
不光是孩子做什麼事有自己的想法好,對我們成人凡事有自己的想法也是非常好的,也容易有新的突破。試想,如果自己的想法得到支援,是不是感覺自己受到尊重,價值感是不是也提升了,做事更有主動性,更有幹勁了,也更容易把事情做好。
對於孩子的想法我們應該尊重他。
-
4 # 月月媽媽親密育兒
如果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壞事。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進入“第一反抗期”,過去老實乖巧的孩子,逐漸變得任性、愛反抗。其實,孩子不是沒有道理地反抗,他們是在堅持自己的主張。如果孩子的主張能夠實現,對孩子的自我意識的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認為對兩三歲的孩子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地與之爭執,想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意願行事。家長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內心和思維方式,去傾聽孩子,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會培養出一個有主見、獨立性強的孩子。
-
5 # 醒929
我覺得很好
有自己的想法就代表有主見,如果從小做事就有自己的主見,我覺得是再好不過了
所有的性格和習慣都是從小培養的,如果小時候就很依賴父母,長大了也會依賴其他人。有自己的想法就會讓他很快獨立也能夠更快的適應不一樣的環境。我覺得有主見是個很重要的東西,能讓自己變得更有思想更有想法
拿我自己的孩子來說吧,每次收拾玩具的時候他總是把自己愛玩的放在隔層的最下面,不愛玩的放在最上面,他說這樣就方便拿啦,雖然這是個微不足道的事,但體現出了他有自己的思想和遇到事能夠動腦筋
童年很重要,需要父母的陪伴也需要父母最耐心的教導
回覆列表
這樣的孩子有主見,要尊重他的想法。耐心傾聽他的想法,當他有偏離的時候,適時引導。千萬不要武斷的干涉,這樣孩子日後會非常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