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寧愛動漫
-
2 # 大羽小卒
曾幾何時,在華語樂壇上有著許多天才級的歌手,優秀的歌曲特別多。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仿似現如今的歌曲,幾乎都是旱花一現。
一、華語樂壇“最壞的年代”沒有之前的經典,其深度也遠遠不及從前。
短視訊平臺的崛起,讓很多經典淹沒,出現了一首首神曲。
一首首經典的音樂作品,慢慢的消逝。
而去KTV釋放壓力時,那一首首熱門的歌曲,大多數都是停留在10幾年前。
在香港有位知名大佬蕭勁說:
“唱片行業已經沒有未來。”
二、流行歌曲是什麼?早前的流行音樂是:
“為你付出那種傷心 你永遠不瞭解 我又何苦勉強 自己愛上你的一切 你又狠狠逼退 我的防備 靜靜關上門來默數我的淚......”
“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忘記我姓名 就算多一秒 停留在你懷裡 失去世界也不可惜.....”
而當下的流行歌曲是:
“我們一起學貓叫 一起喵喵喵喵喵 在你面前撒個嬌 哎呦喵喵喵喵喵 我的心臟砰砰跳 迷戀上你的壞笑 你不說愛我我就喵喵喵.....”
“啷個哩個啷啷 當你偷偷地想我 mmm 愛上你的寂寞 也曾偷偷地戀著一個我......”
慢慢地,洗腦的土味神曲逐漸代替了傳統的流行音樂。
之前,在歌壇是有很多獎項的。
但隨著現在,一個個獲獎的歌手,卻變得鮮為人知。
老牌歌手鄭鈞曾公開表示:
“現在所有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
緊接著還說:
“原來的一首歌火,是因為它本身好聽,聽眾記住的是這首歌,但現在不同了,現在是因為唱歌的人,因為人火,大家就覺得這首歌應該火。”
正如他所言,好與壞都沒有了標準和界限。
他的話,如同是重磅炸彈一般。
一時間掀起了軒然大波,勾起了許多人的回憶。
現如今,音樂也許不再是藝術,而是譁眾取寵的道具。
到底是我們老了,還是華語樂壇一去不復返了?
-
3 # 有時滄海
聽的太多了,已經沒有什麼歌曲能唱出你心中的一些想法來宣洩你的情緒!
所以就會感覺經典越來越少。
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你認為不是經典,但是在很多你不知道的人心中,那就是經典!
-
4 # 菠蘿聊娛樂
為什麼現在的華語樂壇難有經典?
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問題!
作為一個95後,我對現在新出的一些歌曲是棄之如敝履的。
在這裡我不敢過多地評價那些流量明星的不是,因為我也害怕他們動則律師函警告。
在我的青蔥歲月裡,沒有TFboys的左手右手慢動作,沒有籃球大使蔡徐坤的Ctrl,也沒有肖戰、王一博之流。
我回不去的童年是,許嵩一抹素顏,在落著殘雪斷橋上說:“別咬我。”
是周杰倫拿著雙截棍,穿著黃金甲,深情地說好不哭,要聽媽媽的話。
是林俊杰在江南醉赤壁,追憶曹操,以及那些你很冒險的夢。
……
為什麼現在的歌曲難出經典?
現在很多音樂人做音樂純粹就是為了做流量,對於作品質量早已經沒有了匠人的精神。
為了迎合現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他們直接將國外的歌曲搬運過來。
還有人看到什麼曲子好聽,就買什麼曲子,請人填上歌詞,就這樣彙集八方資源,一首全新的曲子就出現了。
這種“拿來主義”下催生出的作品,又有幾個會成為經典呢?
第2個原因是劣幣驅逐良幣。在資本主導的市場下,哪個歌手火,自帶流量,那就捧哪個。
對於演唱實力和創作實力等,他們是不會在意的。
而真正用心在做音樂的人,卻得不到資本的投入。
還有一個原因是,權威機構在向市場低頭。搖滾歌手鄭鈞說:“現在所有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
不管是什麼排名,都可以用錢購買。
他緊接著還說:“原來的一首歌火,是因為它本身好聽,聽眾記住的是這首歌,但現在不同了,現在是因為唱歌的人,因為人火,大家就覺得這首歌應該火。”
現在的音樂,不再是音樂人抒發情感,傳遞能量的媒介,只不過是“一切向錢看時代”下的賺錢工具。
也許我們是真的老了,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點開以前聽了無數次的歌曲。
除了這樣做,叫我聽現在類似於“喵喵喵”的歌曲,我實在是做不到。
-
5 # 音樂人川貝子
這個話題,或者困惑,多年以來我百思不得其解。前不久,向一位八十年代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作曲專業現在北京從事青少年音樂教育的女士當面抱怨此事,她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她說:“像你這種如此熱愛甚至酷愛音樂的人,你的創作原始動機完全源自於你內心深處的情感自然流露,作品創作過程的無拘無束的全身心投入和情感知識經驗強烈傾瀉,屬於由內而外的內驅型。但,許多人不是這樣,他們不少是為創作而創作,甚至為論文為職稱為流量為粉絲為參賽為打榜為出名為完成類似家庭作業似的,屬於由外向內的外力驅動型。……”對此,我心裡只能表示部分贊同,因為當年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音樂巨匠不是也常常從皇帝、貴族和政府那裡接活嗎!總之,此話題或者困惑,對我來說肯定還將繼續下去。
回覆列表
上世紀末的樂壇,不只是中國出現了不少的音樂大師,世界上也有不少的大師出現。那個時候後的音樂是無國界的。很多人都說現在的音樂,很難再有經典了,其實並不然,只是審美的不一樣。
時代在變,流行也在變,少時流行的港臺音樂,無論是從旋律、歌詞還是唱腔,都比較符合一般大眾的審美。
曾經的經典是大家都喜歡的港臺流行樂,每個人都能哼上幾句,周杰倫、林俊杰等人的歌曲一度是所有人的主流審美,所以在絕大部分人心裡,是經典。
換到今天,他們的歌曲不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世界在變,人們的喜好也在變,趨勢也跟著大家的變化在變。
音樂的多元化也讓世界變得豐富起來,不只是有著流行的“口水歌”,還有著說唱、搖滾、民謠等等各種的風格。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的審美既相似又有不同,不是所有人都只喜歡一種音樂風格,很多時候,他所認為的經典,或許在你看來並不好聽,稱不上經典;自己心裡的經典也不一定是大家心裡的經典。
社會的包容性就這這個時候體現,包容所有的不一樣,接受並宣傳這些“不一樣”,才有了文化的多樣性。
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音樂的多元化,能夠複合主流審美、讓所有人都喜歡的音樂出現,成為經典。
經典和流行,差距還是很大的,很多時候流行都不代表經典,經典也不代表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