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中漫步6477
-
2 # 喵喵植物控
什麼樣的植物才能選作為蔬菜?
可以這樣理解,蔬菜是伴隨著人類文明史一點點發展起來的。比如新石器時期人類的文明已開始萌發,人類透過採集可食用的植物討生活。在那時,這些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就成為了野菜。比如在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裡,如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就出土過大量的瓠瓜和菱角,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出土有菱角,說明當時就採集這些植物食用,各類果實和野蔬是古人可靠的食物來源,同時當時的人類已經開始種植水稻等農作物了。
再後來,人類開始主動地種植一些野菜。於是,漸漸的一些野菜就成為了蔬菜。根據考古的證據和研究,早在七八千年前,雖然那時還沒有金屬農具,使用的都是骨制或石制的原始的農具,但在中國有些地區已開始了蔬菜栽培。到了周朝時期,青銅農具得到較普遍的使用,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墾殖和耕耘,周朝政府實施“井田制”,還設有專門的官員如農父來進行農業管理,還有專職人員專管園圃,從事蔬菜、瓜果的生產。春秋戰國時《詩經》中,就有了許多有關蔬菜的描寫。這裡的蔬菜,有栽培的,也有許多是野菜。
中國古代對可食用的野菜和蔬菜都稱為“疏”,到了漢代後才加上了“艹”頭,成為了解今天的“蔬”。整個人類培育蔬菜的歷史,也就是野菜這類野生植物的一部奮鬥史。沒有野菜就不會有今天的食用蔬菜,人類經過許多年的自然選擇和培育,一些野菜慢慢的變為常見蔬菜,逐漸的和完全的取代了野菜在人類餐桌上的地位。原有的野生蔬菜資源陸續被馴化、栽培利用成為了常見的蔬菜。
而野菜過去只是人類在食物短缺時食用,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還有一些野菜,一直奮鬥到現在,還是沒有改變野菜的地位。如同詩經中的“采采芣苢,薄言採之”裡的芣苢,車前草雖然在早春也算鮮美可食,可是始終沒有登堂入室的待遇。
野生植物為了應付自然環境的需要,往往有異味、毒素、纖維質過多等特點,還受到時間和地域環境的限制。它們的口味、口感、營養價值的確沒法同常見食用蔬菜相比。人類因為自身的需求,對成為蔬菜的物種透過各種技術手段進行改良和品種培育,就像最常見的蓮花白,還有花菜、西蘭花、白灼菜心的芥藍以及苤藍,其實它們都是一個東西,都是從最古老的來自西歐海岸邊一種叫甘藍的植物經過人類栽培選育出來的。
再後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許多植物物種在人類的幫助下跨過了地理隔絕的障礙,出現在了各大洲人類的餐桌上。還有如西紅柿,最早時,西紅柿被稱為“狼桃”,因為來自盛產毒物的茄科,被人們認為是有毒的食品,種植在歐洲的植物園中供人們觀賞,後來才發現它鮮美可食,於是百年時間就成為了全球性的蔬菜。
-
3 # 農業知識科普
首先我們從字面意思和生活常識出發,蔬菜那肯定是能透過我們烹飪手段能作為食物吃的一類植物或者菌類等。
所謂的野菜從廣義的蔬菜來講就是蔬菜的一類,我認為野菜跟普通蔬菜的根源上的區別,不是其食用性,而是從起生產手段來區分的。“野”,加這個字更多的是在說明,這類菜不是人工種植的,而是在自然界自然傳播、生長的。如薺菜、馬齒莧、苦菜等。
對於草與野菜一個是人們透過千百年的經驗積累,一些適口性好的,基本都經過長期馴化成為了我們常見的蔬菜品種;一些季節性強、有一定功能、受眾不是很多、地域性強的多作為野菜成為了一種獵奇的食材;而所謂的草,最起碼其口感一類的是很差的,即使其有一定的功能性,也只能劃歸做藥材、飼料等等。
歸根結底,作為菜,我認為最起碼的標準就是無毒、適口性好、有一點受眾。
回覆列表
在我們農村,這樣的植物實在太多了。且不說咱們平常吃的白菜羅卜豆角西紅柿,我最喜歡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野菜。春節過後,麥地裡有紅根菜,砂鍋底,麵條菜,拌麵蒸著吃,烙成菜饃吃,都是不錯的選擇。二月了可以去地裡找白蒿,這個可以當菜吃,還可以曬乾泡水喝。薺菜可以包餃子,刺角芽可以涼血清血,放在小米粥裡。夏天有我最喜歡的山韭菜,包成餃子別提有多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