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繁北育2017

    印度是一個農耕文明歷史悠久豐富的農業大國。即使是在獨立了40餘年的今天,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得到了較快發展,其仍然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的增長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它的農業人口長期佔70%。印度具有發展農業的先天優勢:

    1、印度印度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印度的耕地面積數量居亞洲之首,擁有世界1/10的可耕地,面積約 1.6億公頃,人均0.17公頃,約為中國的兩倍,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印度中部恆河平原區,約佔國土面積的43%;在國土面積中,耕地面積約佔47%。除北部少數山區外,印度在地形上基本可分為兩大部分,即北方大平原和半島高原。其國土的43%為平原,其他為山地和高原,但山地的高原大部分海拔也均不超過1000m。由此,印度絕大部分土地均可供農業利用,印度的土壤條件也比較好,墾殖指數之高屬世界少見。

    2、雨熱資源充沛。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為涼季,3-5月為夏季,6-9月為西南季風雨季,10-12月為東北季風期。北方氣溫最低為150C,南方氣溫高達27℃,幾乎全年都是無霜期,全年均可生長農作物,熱量資源相當豐富。印度的水資源比較豐富,降水很豐沛,且集中在夏季。全年降雨總量為39300億立方米。全國36%的地區年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33.5%的地區750-1150毫米,33.5%的地區為750毫米。多雨區和溼潤區各佔總面積1/3,半溼潤半乾燥區佔1/4,乾燥區僅佔8%。在這種雨熱的良好搭配下,使得印度絕大部分土地具有較高的生產潛力。

    3、水資源豐富。印度境內河流眾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恆河,全長2700公里,支流10餘條,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馬普特拉河,戈達瓦里河,訥爾默達河,克里希納河等。充沛的雨水和眾多的河流為農業生產和農業灌溉提供了有利條件,全國灌溉面積佔耕地面積的2.8%。豐富的水資源為農業生產和農業灌溉提供了有利條件。

    4、勞動力資源充足。印度總人口居世界第2位。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長進度,印度每年新增人口1800多萬,印度龐大的人口規模且又以農村人口占絕大部分,這就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眾多勞動力,特別是需要精耕的水稻種植業。同時,印度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印度人口受教育者的比重和水平在加大。

  • 2 # 謝里夫謝里夫

    印度農業發展的前途就是要儘快實現機械化,單靠人力開展農業生產建設不僅產量不好而且費時費力。不過鑑於印度錯綜複雜的國內形勢,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難度很大。而中國大部分農業生產都在向機械化資訊化靠攏,這一點值得肯定。農業發展的幾個要素就是交通建設、興修水利、文化教育……單就地理條件來講印度的優勢很明顯,位於熱帶高產緯度和喜馬拉雅山南部。

  • 3 # 三隻腳的大烏鴉

    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比中國多了50%還多,全國三分之二以上面積都可耕種,而且氣候適宜一年四熟,就這種地理條件如果放在中國估計華人做夢都得笑醒,糧食產量至少能翻一倍多。

    可惜這是印度,這麼好的條件,糧食產量還不如中國。

  • 4 # MrHxd

    不利條件: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年旱雨兩季,降水不穩定,多水旱災颶風。

    有利條件:耕地面積廣,光照、熱量、降水豐富,農作生態型別及品種豐富。

    綜合:水旱災有適當基礎設施即可預防,颶風侵擾地域小,透過適當氣象預報也可減災,但,1995~2015印度氣象部門總共只有6次準確預報了季風降水,是不是很神奇的土地呢?

  • 5 # 亦新觀察

    印度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恆河平原,土地肥沃。印度的地理條件對農業太有利了,氣候溫暖雨水充沛,農作物一年三熟。而且印度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人家的耕地面積卻超過我們百分之五十。沒有這樣的地理條件,印度這樣的農業水平,怎麼能養活這麼多人口,13億左右的人口數量了。印度的農業生產水平相對還落後,農業的單位平均產量也不算高,靠的就是極好的得天獨厚的農業地理環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功守道為什麼是文章來做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