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三尺青

    郭德綱的路和大多數的七零後一樣,只不過他遇到的貴人更多一些。

    少年時就有天津多位名家教授,常寶丰,楊志剛等,每天都混跡在曲藝人中間,學會了一身本事,他沒有考上大學,是天津一批老藝人教了他本事,那是他第一撥貴人,雖然他不承認,但是他的一身本事不是從孃胎裡帶來的,而是跟那些人學來的。

    七零後的孩子,能考上大學大專,或者中專的,國家都安排工作,成為體制內的人,一生有保證,考不上的,能接班就接班,不能接班就得想辦法,那時候體制內的鐵飯碗是最正經體面的工作

    郭德綱是學渣,也得想辦法,就到北京全總文工團找機會,三次進京,四處鑽營,想拜個名師,拉拉關係進體制內,可是他過於熱衷鑽營,就引起人們的討厭,北京沒有人收他,本來有個調進文工團的機會,被人頂替了。我想廣大體制外的七零後,這樣的遭遇是很平常的,中國就是人情社會,你沒關係,沒門路,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這時他遇到了第二撥貴人,王玥波,張伯鑫孫越等人在茶館說相聲,把他帶入了北京的相聲圈,讓他熟悉了北京的小劇場演出模式,張文順,範振鈺等人保駕護航,和于謙的合作,組建相聲班子,讓在在北京有了立足之地。

    拜師侯躍文,讓他在相聲圈有了名分,並且一飛沖天,成為相聲的領頭羊,功成名就。

    我們看他走過的道路,就是七零後體制外的個體戶,創業成功路,他這一路走來,幾乎每一步都有貴人扶持。不過他的營銷人設做得好,把自己定位為草根,受壓迫的受氣包,和權威人士對抗,爭得廣大草根的戰隊,造就了他今天的地位。

    這世界上有些事真是莫名其妙,郭德綱明明一路都很順利,進不去體制內就當個體戶,自己幹,這是幾乎所有七零後的共同道路,成功的人不是太多,他就大獲成功,應該是感謝的人多,怎麼就變成一路坎坷,受人壓迫了呢?

    第一件;反三俗是正確的,哪個領域都得反,那是全行業的事情,郭德綱非要說針對他。如果你是三俗,肯定要反,那是對你的愛護,不然會出事的,規範行業行為,是每個管理者應該做的事情,算不上是壓迫。

    第二件:大家白手起家,一起打拼,事業騰飛,就要說好股權激勵,薪酬待遇,不能錢都一個人得了,當付出和回報不對等,就會出現眾叛親離,這也是太多民營團體出現的問題。

    第三件;北京電視臺捧紅了德雲社,卻出爾反爾,過河拆橋,臺長去世他在微博發喜字慶賀,這樣的行為有失人倫,封殺也不冤。

    這三件事,郭德綱都有理虧的地方,雖然他的嘴能說,可是會說的不如會聽的,他可不是都佔理。

    郭德綱嘴裡的各種委屈,其實都是創業必須遇到的問題,同行競爭,行業自律,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他對貴人扶持不多說,經常突出受壓迫,其實就是博得同情,拉攏觀眾的一種手段罷了,他這一路走來,有他堅持的功績,也說不上多艱辛。

  • 2 # 麥兜情感

    現在說到相聲,可能相當一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郭德綱。可是,在郭德綱還沒火的時候基本沒人知道。

    1988年郭德綱第一次從天津來到北京,報考全總文工團的說唱團,結果待了不到一年,就被辭退。後來不甘心失敗的郭德綱第二次來到北京,但是因為找不到收留他的單位,被迫再次返回天津。1995年,懷著破釜沉舟信念的郭德綱,第三次來到北京,這一次他從最底層做起,給劇團跑龍套、做劇務、當編劇、打雜、幹零工,只要給錢,什麼都幹。但是再苦再累再難,郭德綱一直堅持寫相聲。

    《我要上春晚》就是描述他那個時候的真實生活,那個時候的郭德綱每天入不敷出,在北京也沒人幫他,想掙錢,改善生活是那個時候郭德綱每天都在想的事,就是在北京要生存。

    郭德綱在拜師學藝期間,吃太多的苦,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別人都早早回到溫暖的家,而他仍舊站在空蕩蕩的舞臺上反覆練習新學的段子,直到練得嗓子有些嘶啞,舌頭不住地打顫才停下來。那時的郭德綱整整一年,沒看過一場電影,沒逛過一次街,甚至沒好好睡過一覺。

    後來侯耀文說過,郭德綱受過的苦,如果有一天他火了,他必定會嫉惡如仇!

    總結一下,就是挺不容易的,也沒有人隨隨便便的成功。

  • 3 # 跟著汪汪隊學英語

    郭德綱一路走來那是相當不容易。

    他三次進京奮鬥,三次失敗。無奈之下只能去投身相聲界,他本來是不想去說相聲的。郭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曾經想穿上西裝給他們當狗,但是他們怕狗咬人不願意收我,於是我硬生生的被他們逼成了一條龍”

  • 4 # 帝師的小跟班小赫

    郭德綱是一個一身江湖氣的人,縱徒打人不知悔改,這他的人品缺陷。可是北京臺扭曲事實、做虛假陳述,剪輯視訊推動輿論,我們也可以說它臺品太差。在理和親之間,他選擇了“幫親不幫理”。

    那麼就先別談所謂的人品問題,因為誰也不敢說自己的人品一點沒問題,或是沒有黑暗面。

    郭德綱對於社會上那些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傢伙是非常看不上眼的,這不難看出他性格中有尖刻和睚眥必報的部分。在面對封殺危機的態度從來都是頂回去,沒有“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一說。郭德綱認為自己的崛起沒有依賴體制,所以他沒什麼可怕的。

    但是公正地說,儘管郭德綱性格尖刻,其作品也常有低俗的語言,他自己也說不追求高雅和教育意義。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相比於娛樂圈中動輒離婚、吸毒、勾引別人老婆、嫖娼、偷稅漏稅、挪公款等等現象,郭德綱的錯誤實在是微不足道。

    他嘴裡說著不文雅的段子,但德雲社的節目一直以勸人向善、宣傳真善美為主。

    他總是批判主流相聲界,但是他對於相聲界的前輩們其實非常尊重。

    他說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相聲,但是他確實將相聲的發展向前推動了一大步,推進了那些本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聽相聲的人的耳朵裡。

    時間長了,觀眾都能慢慢品出來,觀眾覺得好了,風評自然就好了。

    縱觀德雲社這幾年,捧得人都是些草根,沒有人做什麼出格的事:兒子郭麒麟,沒有驚天的成就也沒有仗著家裡有錢去違法亂紀。

    當年拼命說相聲的郭德綱讓人懷念,但我也更喜歡現在帶著德雲社掙錢的老郭,起碼相聲活了,不再是隻有一個郭德綱了。

    雖然我也姓郭,我也是德雲女孩,但我不是水軍,你可以罵老郭,但是不能罵我

  • 5 # 北漂趙師傅

    郭德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相聲演員,到現在炙手可熱的德雲社的扛把子,容易嗎?當然不容易….

    在他早起的相聲作品裡,對於這一路的波折其實都有反應,從天津到北京,從北京到安徽衛視,從北京衛視到徒弟們分崩離析,一直到東方臺喜劇節目的爆發——以及,岳雲鵬、郭麒麟以及張雲雷的相繼火爆,郭德綱這一路可謂是驚心動魄,也可以說是坎坷。

    那或許就是早年的波折,也塑造了郭德綱有一些“睚眥必報”的個性,也好像有網友說的那樣,如果不是這樣的江湖氣,郭德綱也不可能帶領德雲社殺出重溫。

    很多人對於郭德綱和德雲社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我覺得,郭德綱在做大做強的道路上,真正的挑戰大概有兩個:

    1、“主流相聲界”的不容——無論是說郭德綱三俗,還是傳聞中姜昆的批評,郭德綱一直以來,尤其是早期對主流相聲界的恨也是“赤裸裸”的,應該說,主流相聲界的不容,也倒逼郭德綱在小劇場的創造力吧;

    2、和北京衛視決裂——是非恩怨現在很難說明白,但從藏密排油,到徒弟打記者,郭德綱在那一年是水逆纏身,據說一怒之下對趨勢的北京衛視領匯出言不遜,直接導致當時德雲社被整改,也使得何雲偉曹雲金等出走…這一劫,應該說是郭德綱在火爆之後,遭受的最大打擊。

    3、師傅侯耀文的去世,使得郭德綱陷入侯門的恩怨之中…

    但有得就有失,雖然一路波折,但也一路有貴人相助。

    從早年的大鵬,到安徽衛視,其實都是給了郭德綱很大的幫助,而東東槍等網路意見領袖的追隨,也使得非著名相聲演員火爆大江南北;之後,北京衛視、湖北衛視、江蘇衛視乃至東方衛視,不管後來有多少和郭德綱鬧翻,但都曾是他發達道路上的“貴人”。

    當然,作為一個曾經在劇風行動看著郭德綱落魄模樣的觀眾,後來到北京也曾經在天橋看過徐德亮、何雲偉、曹雲金、李菁等德雲社早年盛況的老鋼絲,對於這些年郭德綱在綜藝、電影上的分心也是有一些惋惜。

    最後,也希望老郭能夠多創作一些新作品,懷念“我是系列”和“你係列”的犀利和幽默。

  • 6 # TAB小瑞

    肯定是不容易。可能很多人覺得郭德綱既然已經收了那麼多弟子,在相聲界也是可以稱得上是大師級別的人物,其門下弟子非常知名的就有岳雲鵬和曹雲金等人,到現在,想要拜郭德綱為師的藝人還有很多。可能很多人覺得郭德綱既然已經收了那麼多弟子,在相聲界也是可以稱得上是大師級別的人物,其門下弟子非常知名的就有岳雲鵬和曹雲金等人,到現在,想要拜郭德綱為師的藝人還有很多。郭德綱不得不說是一個了不起的相聲演員,在6歲的時候就開始拜師學藝,學成之後在1996年也就是他23歲的時候就創辦了現在的德雲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家公司,他本人也是當了22年的班主。郭德綱對中國的相聲影響非常的大,可以說是他把相聲這門藝術再次拉了起來,而且還把相聲這門藝術帶到了國外表演,在世界各國郭德綱進行過很多場的專場演出,而且還在人民大會堂開過個人專場演出!這一路走來可想而知,如果沒有他的出現去成就這些,估計現在的相聲可能就真的沒有聲音了,想當初好多相聲演員都已經轉型了,可知當時的相聲環境真的不是太好。可想當時真的很不容易,通過這個在想一想,創業真的都很不容易,估計一般都不會一帆風順的,加油吧少年

  • 7 # 呼哥說事

    說起相聲人們都能想起郭德綱,因為他現在相聲行業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受到觀眾的喜愛,但是他有今天的成就不是白白得來的,郭德綱發展到現在一路走來,其實受過很多的辛酸經歷。郭德綱在成名之前都經歷過什麼,很多人也許並不瞭解。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分享郭德綱成名之前的人生經歷!

    首先郭德綱在剛創立德雲社的時候,很多人不不太看好相聲這個行業的前景,喜歡相聲的人少之又少,每一次他的相聲演說的觀眾都是寥寥無幾。有一次郭德綱說相聲臺下竟然只有一個觀眾。要說相聲這門行業苦嗎?當然苦,相聲還沒有這麼火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已經放棄了這門行業,因為賣不出去票,掙不著錢,甚至根本沒有錢去支撐自己站在舞臺上的基礎經費了,說學相聲的苦,但這苦誰又能比得過郭德綱呢?後來郭德綱開始四處奔走,為了生計去籌謀。郭德綱回憶自己當初北漂的時候,在最落魄時期,幾乎整天都是被房東追著要房租的。而且到最窘迫的時候,甚至是當掉了自己的手錶,然後買了兩個饅頭充飢。他曾經三次去北京,最難的時候一分錢都沒有回不去天津,好幾天沒吃飯,簡直就是走投無路,他那個時候想的不是我以後會怎樣,他那個時候想的是我得活下來。他曾經為了生活,為了養活自己的相聲事業,郭德綱想盡了各種方法,曾經在透明櫥窗挑戰生存48小時。這個透明櫥窗是對外的,也就是說路人都可以看到,無論你是吃飯還是睡覺,別人都可以指指點點。在路人的眼光中郭德綱就像是一隻猴一樣被人們觀看,有些路過的人還會向他的透明櫥窗裡扔食物,郭德綱竟也拿起來吃了下去,郭德綱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在透明櫥窗裡也有時會自娛自樂地表演。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靠別人,而是靠自己的努力。

    雖然這麼苦,但是郭德綱堅持下來了,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一個男人,一定要堅強,只有挺住了才會通往成功。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創辦的德雲社在他和他的搭檔于謙的不斷努力下終於有了起色,德雲社也慢慢開始發展了起來,但其中也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是好在都挺了過來。現在德雲社的演出在各大節目和電視訊道都有表演,也越來越受到觀眾們的喜愛。

    現在的相聲在不斷的發展下也有很多新的形式,就拿他的弟子岳雲鵬和張雲雷來說,網友們調侃的說岳雲鵬把相聲表演演成了戲劇表演,張雲雷把相聲表演開成了演唱會。由此也能看出來觀眾們對德雲社相聲表演的肯定和喜愛。

  • 8 # foreverliyanming2019

    很多熱愛相聲的人或許都聽說過郭德綱與主流相聲界的那些恩恩怨怨,那郭德綱是如何從被主流相聲界排斥打壓到撐起今天的德雲社?

    “一路走來,無人幫扶,步步血淚,勢必嫉惡如仇”這是郭德綱的師父,也是他記了一輩子的恩人侯耀文老先生對於他的評價!

    短短一句話,概括的是德雲社發家血淚史~~~

    郭德綱曾發文:“使我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來概括他的三次進京經歷,以及他與老派相聲的那些恩怨糾葛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想穿西裝給他們當條狗(主流相聲),可他們怕狗咬人,生生把我逼成了一條龍

    可是,並不是每個人在層層權勢的打壓下都能爬起來繼續前行的,瞭解他的密碼,我們就能清晰的看到,郭德綱為什麼終究能在相聲界崛起了

    (早期,老郭為了生存做過很多行業,為什麼他不是在影視或主持界爆紅呢?這跟他密碼中的天賦有關)

    郭德綱是3號人,三角形內有四個數字1,剩下一個數字9,一個數字2

    這些數字,小二給大家簡單解釋下

    四個1:點子多,有創意,喜歡教條,軍令似的領導模式,善於找毛病,好點評他人,容易得罪人

    (從他的相聲特色可以看出來)

    一個9:容易得到認可(換成娛樂圈的話就是有觀眾緣)

    一個2:非常健談,與什麼人都能談得來(從老郭在娛樂圈的人緣可以看出)

    主性格3:擁有積極主動不服輸的性格以及出色的口才天賦(從他早期經歷可以看出)

    面對當時主流相聲的打壓,他3號主性格發揮了不服輸的氣勢,利用了四個1的點子多,有創意的優勢,將傳統相聲結合新觀念做了改良,並且他的數字9又天生讓他具有觀眾緣,自然讓他得到了觀眾的認可與喜愛,另外有一點難能可貴的是,即使在經歷了被關在櫥窗裡,被人當猴子觀賞,被人設計、舉報,被徒弟背叛後,依然懂得感恩,並且讓尊師感恩成為了德雲社的文化,一代傳一代。

    “沒來由此去經年,總把新人換舊顏。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懂得感恩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 9 # 千娛千訊

    不容易,幹哪一行都不容易。

    我們看到的是別人成功的一面,卻沒有看到背後他付出了多少。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對相聲表演同樣適用,

    分享郭德綱最著名的幾句話:

    ①作藝的不捱罵就沒有道理了。褒貶是買主,喝彩是閒人。好多人罵你也不是真罵,就是罵著玩兒而已。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對你有不同的看法。人蔘果再金貴,豬八戒嚼著也跟蘿蔔似的。看著岳雲鵬和燒餅被人罵,我很欣慰,說明紅了。

    ②德雲社今天成功,並沒有改變郭德綱對相聲行業整體悲觀的看法,郭德綱:“我是相聲行的“看墳人”,因為“有人有角兒,才會有相聲。有一天這行完了,就是因為沒有角兒了”。對於相聲是否能長盛不衰的疑問,他並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嘆了口氣說,“元雜劇到今天不就沒了,沒就沒了吧。”

    ③要為掙錢我就做節目了,我為什麼要說相聲?就是那句話,我沒有業餘愛好,我要有一個發洩渠道。別人去釣魚、唱歌、山南海北玩,我就喜歡說相聲,站臺上一說,他們一樂,這就是我的吃喝嫖賭。

    所以說啊,我覺得郭德綱的成功與他對相聲的真心熱愛是分不開的,他就喜歡說相聲,因此再苦再累也都是快樂的,雖然一路走來並不容易,但他因為熱愛,因為對相聲的熱忱,堅持下來了,用功了,成功了。

    但他的功成名也不代表相聲從此就能真正發揚光大,流傳下去,畢竟“元雜劇到今天不就沒了”,郭德綱自己也說“不知道相聲在覆巢之下出路何方”。

    所以,作為觀眾,我們只能對郭德綱說一句,

    感謝您,救活了相聲!

    也感謝您,一直守護著相聲的墳墓。

  • 10 # 二和五

    1991年,美國筆會上,小說家厄休拉·佩琳公開反對斯蒂芬·金,說他寫的是不入流的“通俗文學”。

    2007年,德雲社的異軍突起,藝術家姜昆組織京津兩地相聲界代表倡議“反三俗”,含沙射影郭德綱。

    現在說起小說,我第一個想到是斯蒂芬·金和他的《肖申克》。說起相聲,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德雲社和他的郭德綱。

    道假諸緣,復須時熟,是非沒有對錯,冷暖自在人心。

    1. 早年坎坷史,一把辛酸淚

    1973年,郭德綱出生在天津市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警察,母親是小學老師。

    1979年,年僅七歲的郭德綱師從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九歲跟隨相聲名家常寶丰學相聲,對他的喜好,父母很是支援。

    郭德綱早年的經歷是相當坎坷的,三次闖蕩北京,三次蓬頭垢面灰打道回府,但對於自己喜愛的相聲,郭德綱就是一個倔脾氣的痴兒。

    1988年,郭德綱憑藉優異的成績考進全國總工會文工團,當他來到北京後發現,他只是臨時工,每天的工作就是端茶倒水搬桌子,兩年下來,看不到希望的郭德綱返回了天津。

    1994年,想出名的郭德綱再次來到了北京,他想,先當個遊散藝人,再成“大碗”,憑藉自己當年在文工團認識的關係,讓朋友們幫幫忙,留在北京謀個演出的機會。

    現實的殘酷再一次狠狠打在郭德綱的臉上,一週,郭德綱聯絡了所有他之前認識的朋友,一場戲都沒演成,郭德綱再一次灰溜溜的回到了天津。

    兩次失敗的經歷,讓郭德綱開始了思考,在天津謀個職業,娶妻生子,平平淡淡的一輩子,好像也還不錯。可是當他一想到要放棄自己深愛的相聲藝術,七老八十的他,抱著孫子坐在電視機前看著相聲。

    郭德綱:

    “你爺爺當年要是繼續演,那可比他可好多了。”

    孫子:

    “那你當年幹嘛去了?”

    他說,不行,就算頭破血流,也得幹出點什麼。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1995年,郭德綱第三次來到了北京,這次因為唱戲練家子的本事,他找到了一份唱戲的工作,一月1000塊,滿心歡喜的郭德綱每天騎著漏氣的自行車去唱戲,幹了兩月,瘦了一圈,一分錢沒給。

    後來郭德綱在接受採訪時說到,當時業內規矩是,根據你的地位,唱滿多少場給多少錢,要是沒有唱滿,管你幾級演員就只有保底工資。

    那時候,郭德綱要的只是能吃飽,活下去,所以拼了命的想融入那個圈子,哪怕是讓他作一條狗。

    但就算是條狗,他們想的也是,這條狗會咬人。

    最後一次演出完,身上只有兩塊錢

    只能說真不容易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地上幹活夏天熱的受不了了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