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誰手下的兵更多?戰鬥力更強?
6
回覆列表
  • 1 # 一葉205919770

    朱元璋設立了九個藩王,其中有兩個勢力最大,分別是燕王和晉王。燕王朱棣先不說,一定是有勇有謀的,所以之後他發動靖難之戰拿到皇位;晉王后來被朱元璋削爵,還是太子朱標說了好話才被恢復爵位。但是這兩個藩王不是最生猛的,要說生猛那就是寧王了。

    為什麼說寧王生猛?因為他手下又一支當年最為強大的武裝部隊——朵顏三衛。

  • 2 # 梅里一了

    謝邀,晉王是朱元璋三兒子朱棢,寧王是第十七個兒子朱權。論兵多當屬晉王,論戰鬥力當屬寧王。古代帝王設藩,講究制衡,晉王以山西為據點,北可抵漠北,左右可控秦燕,自然得有相當實力,寧王孤懸長城喜烽口之外,主要是鎮撫蒙古朵顏三衛,兵力不會太多,更多的是體現皇帝重視恩寵,而這朵顏三衛,清一色的蒙古鐵騎,戰鬥力扛扛的。朱元璋用人是有眼光的,老三朱棢不僅長得帥,而且智謀威儀兼備,放在晉王這一時三鳥的位置上,再適合不過。老十七朱權人小鬼大,精逋道學,放在塞外綿裡藏針的與蒙古人周旋,背後有晉燕二王頂腰,蒙古人絕不敢小覷,一切都妥妥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當洪武三十一年,垂暮之中的朱元璋正準備舒口氣時,三兒朱棢竟先他而亡,一張精心編制的拱衛王朝的權力制衡網,在自己最放心的時候突然脫了一個扣,老朱那口舒出的氣收不回來,乾脆隨三兒去了。也就在這一年,孫兒建文帝急不可耐的想把這張威脅他皇權的叔叔網扯了,憋著一肚子鳥氣的四叔朱棣藉此發動"靖難之役”,孤身裹脅寧王加入自己的隊伍,不僅消除了腹背受敵的危局,而且得到了朵顏三衛的加盟,歷時四年,竟把建文帝給滅了。據說朱棣當初拉朱權下水時,許以事成後均分天下,然而事成後,朱棣卻把朱權改封南昌,剝奪其統領朵顏三衛的兵權,所以朱棣又多了條背信棄義的罪名。對於這種說法我一直不以為然,誰都知道華人有句話叫天無二主,諾大一箇中國你以為是老爹留下的雜院,爹一死說分就分了,以著作等身的朱權智商,別說朱棣提出均分天下他不信,就是真提了他也不允許,老爹辛苦一生掙得的天下被他哥倆私分了,天下人怎麼看,你敢私分,天下能就敢給你弄沒,沒這點智商還敢靖難,那是找死。因此,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是朱權被朱棣裹挾後,主動向朱棣談的條件,事成之後,我放棄兵權,你光復道教。你做你的皇帝,我做我的教主。朱棣一拍大腿,成。這是朱棣大修武當的真正原因,朱權離開大寧苦寒之地,改封南昌,專心研究道家經典,成就了一大批著作。

    朱棣的智囊姚廣孝是個和尚,遷都北京也沒見在京城建個象樣的道觀,為何卻在執政之初,百廢待興之時,花幾個省的錢糧,在南北兩京千里之外的武當山大興土木光復道教,只有一個可能,兌現對寧王的承諾。一個君王沒有人格魅力僅憑威權怎麼可能雄才大略,至多是個眾叛親離短命的暴君,沷汙水也需要智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區分左右手定則,以及右手定則和安培定則有區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