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可的世界
-
2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民間有很多關於打罵的諺語: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不恩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好像不打不罵就養育不出好孩子,這些說法放到現在就是犯法,《家暴法》是有明文規定的,罵孩子,屬於語言暴力。
作為父母來說,打罵孩子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為你好”,界定更容易,換位思考,你小的時候,你媽媽每天都罵你,用罵你的方式表達愛你,你的感受是不是很分裂呢?你是覺得你媽媽愛你還是不愛你?孩子的感受也是一樣的。
我是媽媽,我承認我罵過孩子,甚至很小的時候還打過她一次。所以我很理解父母恨鐵不成鋼的氣憤,因為憤怒罵了孩子,甚至打了孩子。關鍵問題是打罵的目的是否達到?如果效果不好證明這樣的方式是錯的。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一氣之下罵了孩子,情緒平復後,及時和孩子道歉,因為罵人畢竟不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做為獨立的生命個體沒有被尊重,這就是我們大人的錯。然後在就發生的事情與孩子真誠溝通,坦誠彼此的想法,給出建議,讓孩子去選擇。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藉助罵孩子發洩了自己的情緒,不尊重孩子,也沒有理解到孩子的情緒感受,覺得父母罵孩子是應該的。對孩子來說這就不是愛,而是傷害。
父母可以覺察一下,當你罵孩子的時候,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引起了你的憤怒嗎?還是激發了你曾經的過往留給你的感受?
做父母這事沒人教,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讓父母更好的修正內心的劇本。
-
3 # 娛樂加剪法
這是自然的。極少情況下才是單純的厭煩單純的想責罵孩子。但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很不常見。
罵孩子也是種教育方法,這種嚴厲會讓孩子感到害怕,效果也是因人而異。
事實上,打罵孩子在今天這個社會是一種不太可取的教育方式。在以前或許較為管用,但如今孩子越來越要求平等,要求權利,父母的打罵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尊重,感到自己不受尊重的孩子,很難會與父母很親近,說知心話——他們害怕一個不小心不順了父母的意就被批評。
但是太少父母不愛孩子了。之所以罵,可能是教育方法就嚴厲,更大的可能性是父母本來就脾氣火爆,生起氣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能心平氣和的教育孩子。所以一定不要質疑罵背後的愛與不愛,正是因為太愛才情緒難控,正是因為太愛才話語難聽。
-
4 # 我的底線是誠信
罵孩子不是愛,是害。孩子是通事理的,要先耐心的講道理,不聽話,要告訴她,大人要生氣了,爸爸媽媽生氣的後果是怎樣的。斥責,打(能讓孩子感覺到疼就可以)。再大一些就好管教了,孩子在幼兒時期的教育很關鍵的,一定要讓她懂得是與非。幼兒時期就不能慣她,打人,吐人。再大些到別人家不能翻人家的抽屜櫃子,到商場不能什麼都想要。家長要做好表率。孩子錯了,要了解清楚原因,不可盲目的訓斥。孩子大了以後會很優秀的。
回覆列表
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否罵,這要視情況而定。但就是怕有些家長會陷入以“為你好”的名義進行教育斥責的漩渦,強制孩子接受我大人的既有思維和想法。
小時候,在解決溫飽問題為首要的年代,村裡的長輩都在操勞,奔波。小孩一調皮,或者被家長認為不乖不聽話的行為,不管年齡多大,反正你是我生的養的,很多時候不分青紅皂白開口就訓,舉手就打,習慣說一句:
“還不是為你好才跟你說。”
“還不是為你好,才這麼對你。”
“換做是別人,會這樣提醒你,這樣對你嗎?還不是為你好。”
就這樣打著為你好的旗子,強行將一些思維,一些經驗,一些人生經歷,灌輸著,大多時候不理會別人是否能接受,是否樂意聽講。
有些人的人生過得很糟糕,卻仗著年齡大,覺得有必要給你一些我的經驗。有一句話“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要多。”反正就是我年齡大了,就有充足的理由理直氣壯告訴你,就有資格教訓你,就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
其實,每個人的年齡段,於每個年代,每個時代,每個階段,接觸的資訊,融入的社會,面對的事情,不可控制的事態,錯綜複雜的瑣事和變化,不可以抗拒的現實,都是不一樣的。孩子現在的年齡所在的時代,和我當初一樣年齡所處的時代怎麼可以相提並論?
所以教育孩子需要考究方法,方式和態度,罵孩子除了帶些情緒外,也不排除是含著對孩子的愛,所以不能以偏蓋全,就事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