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語培訓和語言康復師

    口吃人唱歌都不口吃。

    三歲孩子口吃,一般都是假性口吃,不用專業訓練,只要家長正確引導,一般都會自愈。

    這個問題我已經回答很多次了,大家如果還想詳細瞭解,可以檢視我之前的回答。

  • 2 # 橙媽養娃

    我家大寶以前也有過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不是真的結巴。只是他思維比他的表達能力快,所以他想表達的觀點太多,又很急,可語言能力又跟不上。於是有了結巴。

    在他說話出現不流暢的時候,大人不要責備不要笑他,尤其是有些外人特別愛嘲笑說你怎麼說話這樣。這時一定要及時阻止。避免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以後說話容易緊張就真的口吃了。

    當孩子說不出來的時候,大人應該輕聲告訴他:慢慢說不要急。當孩子斷斷續續表達出來的時候,你複述一遍,慢慢地說,把長句斷成短句,讓孩子更輕易地學著說。

    我家大寶在我努力糾正一年多,現在基本能流暢地表達了,一定要有耐心,輕聲跟孩子說,不能兇,不能急。

  • 3 # 陽光語言矯正師

    口吃的人唱歌正常,不僅在生活中常見,就連影視文藝中也會見到這類題材,比如《國王的演講》,喬治六世的語言矯正師嘗試過,教他用唱歌的方式來說話。比如鞏漢林的小品《十三香》裡,演繹過一個患有口吃的小商販,用唱小曲的方式叫賣。

    同樣是語言表達,為什麼說的時候卡頓、結巴,唱的時候就順暢了呢?

    有幾種觀點:

    1、左腦右腦分工不同

    看過科學松鼠會的一篇文章,介紹過美國一位語言病理學家做過的一個實驗,說口吃者為什麼唱歌時口吃障礙會消失,可能是因為左右腦的功能支配原因。

    當口吃者說話時,左腦是控制主機,決定著語言的速度和節奏,控制失誤時就會出現口吃的各種表現,但是換成唱歌這種方式後,控制的主機就轉變成了右腦,右腦控制的有條不紊,井井有序,就會表現的正常。

    2、韻律

    “口吃為發出第一聲而焦躁不已,此際,卡在喉嚨口的話語就像一隻被內裡的稠膠粘住的小鳥,拼命掙扎著急欲脫身。好容易振翅飛出,卻又為時已晚”如果說語言就像小鳥揮不動的翅膀,那麼韻律可能會給翅膀以動力,重新展翅高飛。

    只要我們開口說話,我們的語言節奏、發音都會有韻律特徵,口語韻律是不但是某種語言的特徵,更是個人語言習慣的標籤,很容易識別。口吃者也有口語韻律,不幸的是,這種韻律似乎經常出現錯誤,被打斷、被阻礙、被重複、被拖長。

    歌曲都是有節拍的,節奏固定,為了保持這種節奏,呼吸(口吃者的呼吸也是經常搗亂者之一)也被引導著跟隨此節拍有規律運動,此時字詞之間是以韻律為主導,而不是按照正常口語的音節,那麼原有口吃的節奏障礙,就被韻律修復,另外,聽覺分辨功能不可忽視,口吃會把錯誤資訊透過聽覺傳遞給大腦,大腦會在經常犯錯誤的地方產生條件反射,而唱歌的韻律可能會順利欺騙大腦,好比歌聲在對耳朵說“不要把錯誤資訊傳給大腦,同樣的字詞我換了個方式而已,但我沒有說錯哦,你可不要瞎傳話哦”,有個專業術語,把這種現象叫“韻律邊界加工”,有研究稱這是我們學習語言過程中產生理解和語法的基礎之一。

    3、還有心理誘發等其他解釋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口吃者唱歌時,心理變化較大,音樂的美感緩解了情緒壓力,無論心理、發音都處於一種和諧統一的狀態。也就是說,唱歌時,心理狀態是最佳的。特別是發音器官和構音成組恰到好處的有機配合,而且,呼吸節奏穩定,吐字氣息順暢,口吃現象才會消失。但是也有人懷疑,如果歌曲比較悲傷,或者說唱節奏較快的歌曲會不會出現口吃,這個小編實在沒法驗證。

    三歲孩子口吃不可忽視年齡的問題

    1、有人做過統計,0-3歲的孩子,在語言發育初期,80%都出現過語言節奏障礙,並伴有吐字不清,發音不準,這個現象要具體分析,不能因為卡殼就認為口吃,畢竟三歲孩子的語言發育起點太低,但未來進步空間巨大。

    2、兒童口吃大部分都屬於生理性口吃,簡單解釋就是,語言的發展和思維認知的發展不同步,想表達卻沒有足夠的詞彙量,另外對語言的記憶力和組織力尚有不小的欠缺,這些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趨於正常。有的只會持續幾周,幾個月而已。

    3、但是也有的孩子在生理性口吃期間由於不明原因(心理原因或語言環境或其他不明原因等)沒有自愈,反而形成了越來越嚴重的病理性口吃。這就需要父母隨時觀察,小心預防了。

    具體的早期語言啟蒙早教知識,網路上很多也很全,如心理疏導,認知引導,心理暗示,配合訓練的有朗誦,兒歌等等,

    4、需要提醒的是,口吃最初發生的時候,父母不要覺得萌萌噠,故意模仿孩子逗孩子玩兒,因為模仿的越多,心理暗示就越多,孩子可能以為這種表達方式會討好父母,從而產生錯誤認知。另外兒童口吃千萬不能用暴力、強迫的方式去糾正,以我們的從業經歷來看,這樣做基本上都是火上澆油,而非錦上添花。

  • 4 # 嶽帥口吃矯正

    三歲小姑娘口吃是有辦法矯正治療的,三歲的年紀女孩年紀還太小,可以再等一段時間再考慮矯正治療,並且小孩子口吃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的,可以到五歲之後再考慮一下是否要矯正治療。

      孩子長到3歲的時候,語言系統開始發育,這時只要家長們平時注意引導,很多孩子已經基本可以掌握很多的詞彙了。但是也有一些家長髮現,雖然孩子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很多想法了,但是說話的時候總是會有些口吃。

      家長若發現小孩說話口吃時,不要嚴厲指責,以免加重孩子自我注意和暗示,反而加重口吃。精神緊張常常是誘發口吃的因素。家長要適當引領孩子,走向正常發音;平時和孩子交流,以身作則,放慢速度,從容不迫地說話;孩子說話口吃時,不打斷,不插話,讓孩子順利講完,慢慢克服口吃。家長若發現小孩說話口吃時,不要嚴厲指責,以免加重孩子自我注意和暗示,反而加重口吃。精神緊張常常是誘發口吃的因素。家長要適當引領孩子,走向正常發音;平時和孩子交流,以身作則,放慢速度,從容不迫地說話;孩子說話口吃時,不打斷,不插話,讓孩子順利講完,慢慢克服口吃。

      兒童時期是模仿性最強的時期,小孩不單單喜歡模仿成年人的動作,也喜歡模仿同伴、同學的動作。口吃的感染性很強,孩子又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與口吃者經常接觸,覺得口吃的人說話好玩而模仿,久而久之就容易養成口吃的習慣。 有些口吃,往往是父母教育不當引起的。幼兒的後期發育有快有慢,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遲。對於說話遲的孩子,父母如果不著急,循循善誘,他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正常化,反之,如果父母十分焦急逼孩子把話說好,這樣反而會造成小孩對說話的精神負擔,引發不安而發生口吃。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語言能力不強甚至口吃,都是發育的原因。但是其實家長在其中卻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只有平時多多的引導孩子,多帶孩子進行互動,才能讓他掌握正確的發音規律和技巧,才能讓其流利的表達自己的各種想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暖暖的胃道#豬肚怎麼做才能不硬但有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