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為晚也jrtt

    古代科技不發達、迷信,所以常常借自然界的一些“異象”說事,有時為了某種目的不惜編造也不是不可能。晉文公下葬時“柩有聲如牛”即可認為是一例。晉文公的屍體在棺材裡竟然發出了牛叫一樣的聲音,這在今人看來無疑是荒唐、沒有科學依據的。如果今天再有誰,即使你說他“柩有聲如虎”,可能也沒人敢這麼說,敢說的怕一定要被罵騙子或者神經病,蒙不住人了。但在古代就不然,古人是篤信鬼神的。“敬若神明”、“上天有靈”、“驚天地,泣鬼神”之類是一種“常態”。這樣一來,身為一國之君的晉文公在大葬的日子弄出點“異象”來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但無論如何讓一個死人發出牛一樣的叫聲來並且還能叫人相信這還是有些難度的。怎麼辦呢?有一種可能我認為比較靠譜,就是有人精心策劃,使人扮牛叫或者乾脆就叫人牽一頭牛隱蔽起來讓其叫從而假借於晉文公,以達到警示大夫和華人的目的,這個比較容易辦的到,可以作為首選的辦法。然而因為沒有歷史的記載來印證,也只能做為後人的一種猜測而存在。此外還有其他的可能,或者因為太難或者因為太玄,且都因為沒有歷史根據的支援而缺乏說服力。證據確鑿的只有“柩有聲如牛”,至於他怎麼“牛”的,沒有歷史記載,時過境遷也無法考證,只能推測。根據《左傳.魯僖公三十二年》的記載,此事也只有一句“柩有聲如牛”可供參考,並無過多的解釋,可能是因為無人質疑,他也就無須解釋。既然都篤信不疑,占卜官郭偃就以晉文公在靈柩裡牛叫的“異象”為藉口“使大夫拜”(讓晉國的大臣們跪拜晉文公的靈柩)就順理成章了,並借題發揮說:“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指晉文公顯靈下命令:將有西方來的軍隊——應該是指秦國——路過中國國境,攻擊它,一定會取得勝利。注:我寧願相信這是郭偃的“借屍還魂”之計,晉文公再英明,這時的他已經不可能有思想了。但有可能他生前提示過或囑咐過郭偃。)一個占卜官,能有如此料事如神的本事,在“舉賢盡用”的春秋戰國,賢能輩出是可以想象的。此外,國有大事,警惕外圍虎視眈眈的諸侯國趁虛而入,在當時也是一種自然的反應和做法。後來正如郭偃所料,秦國軍隊討伐鄭國,不果,“滅滑而還”(班師回朝途中順便滅了小國滑國),途中在殽這個地方被晉軍伏擊,“敗秦師於殽”,史稱秦晉“殽之戰”。值得一提的是,秦國的大夫蹇叔也是有先見之明的賢能之士,在秦國軍隊出征前哭諫秦穆公不可“勞師以襲遠”。只是秦穆公過於自大,沒有聽從他的建議而造成全軍覆沒的後果,這就是著名的“蹇叔哭師”的故事。總得來說,“柩有聲如牛”的真相是什麼,現在的人是應該不難判斷的。郭偃借題發揮,蹇叔忠心哭諫,前者雖然有迷信的成分在,但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不能以今天的觀點要求古人,此二人仍不失為青史留名的賢能之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使洗菜池下水管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