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錘文史
-
2 # 摩典2
這一句偈子我開始也不理解,按常規的邏輯,六祖的偈子與神秀大師的偈子並無多大區別,反倒顯得六祖慧能是在詭辯。不是嗎,誰人無心,又誰人無身呢?明明站在這裡,硬說沒有,不是霸道嗎?
然而,讀了《金剛經》後,按佛家哲學的邏輯就懂了,金剛經裡反覆說不應著相,若菩薩有我相,就不會成為菩薩。所有一切相,皆為虛妄,虛妄不是不存在,而是無常的,是機緣的聚合而已,無常也就是說他是暫時性的,不是永恆的。人的此生,人的身體,乃至暫時感應的心,都是無常的,所以六祖說:本來無一物。只要心淨了,心中沒有雜念,就能與虛空合一,與虛空諧振,也就不會惹塵埃了。
而對於神秀大師,“身是菩提樹”,這有自身的意念,心如明鏡臺,也有自心的觀念,及時勤拂拭,有修煉的意念,勿使惹塵埃,現分別心,著是非相,所謂相,世間的一切現象以及對現象的感受與觀念,對相產生意念,就是著相,心就不能淨,不淨就開不了悟。
所以從兩首偈子來看,神秀是一個勤奮的修煉者,慧能則是一個開悟者,兩人高下立見。
-
3 # 藍天61355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是六祖寫的。它是對應神秀的那個,“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對自己修行的感悟,也是五祖考驗他們的修行程度。
本來無一物,那就是啥都沒有,所以也就不存在塵埃之類的東西。
這裡的本來,佛教指的就是自性,或者說無上道,或者說是因地,或者說本來面目。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可以簡化為本來無塵埃,那為何有塵埃呢?就是因為心念因緣動而有塵埃。
現在延伸為,人們的豁達心情。
-
4 # 東方紅太陽昇
這句話——應該是叫偈,是佛教禪宗衣缽傳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六祖慧能說的,是流傳甚廣的佛家名言,字面的意思大家都懂得,並能朦朦朧朧地感受到一種舉重若輕的大智慧在裡面。
我們聽聞“五祖”、“六祖”這樣的稱呼,不禁會疑惑:一祖又是誰?那有七祖、八祖嗎?
一祖就是那位在少林寺山洞裡面壁九年的達摩,是印度禪宗第28代傳人,根正苗紅的異域高僧。所以他剛在廣州登陸,就被梁武帝請去首都了南京。梁武帝是一個極其虔誠的佛教信徒,他不僅三度拋下江山去寺院出家,還公款修了很多寺廟。
四目相對,梁武帝問:“我算不算功德無量啊?”
達摩卻耿直地說:“無功。”
梁武帝一愣,接著又問:“為什麼無功?什麼才是真功德?”
達摩解釋道:“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達摩衣缽傳人只傳到六祖,以後就沒傳了,據說那件木棉袈裟給六祖燒掉,一說是給武則天拿去宮裡了。這衣缽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信物,江湖中,一個破鐵戒指就能讓多少劍拔弩張消停下來,就像丐幫的打狗棒能號令天下乞丐,令狐沖的一方玉扳指就能讓恆山的一眾女尼聽他的。
六祖不傳衣缽了,只傳法,卻使禪宗更加發揚廣大。後來所謂的“七祖”雖然也出現了好幾個,但因為無法確定是否為“正宗”,誰也不服誰——現在說某人“佛系”,指與世無爭,那時候可不是哩。
話說五祖弘忍大師在蘄(qí)州黃梅縣(今湖北黃梅縣)東山寺弘法時,僻遠的嶺南新興,一戶盧姓人家誕下一名男嬰,正躊躇起啥名,這時恰有兩個行腳僧路過,一人說惠,一人說能,合起來便叫了“惠能”。
天才的經歷都是坎坷的,所以命運安排惠能三歲失去了父親,從此他就成了一個和母親相依為命的苦孩子,沒有機會讀書識字,長大後也只能靠砍柴為生。
一次在一個富人家賣柴的時候,惠能突然聽到有人唸經,身心開悟,探問之下,那人說從弘忍大師那裡歸來,嘴裡唸的是《金剛經》。
那時候廣東還被稱為南蠻之地,是罪官流放之所。弘忍看著風塵僕僕、蓬頭垢面的慧能,笑道:“汝是嶺南獦獠(gé liáo),獦獠怎麼能成佛呢?”獦獠是對當時西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惠能回答道:“人雖有南北,佛性無南北。”
從此惠能以“行者”的身份在東山寺裡住下了,但最初他是幹些劈柴舂米的力氣活,要論傳位怎麼也輪不到他,當時眾人看好的傳位人是五祖的高徒神秀。
五祖佈置下“以偈語傳法位”的作業後,大師兄神秀絞盡腦汁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寫畢貼在走廊裡,眾人圍觀,一片說好。
這慧能也不識字啊,就請別人讀給他聽,聽罷嘿嘿一笑。
那人問,你也會寫?慧能張口就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時的弘忍恰在他身後,對於神秀之偈,就如梁武帝般,還是徘徊在門口,總差那麼一丟丟。及至聽到惠能偈語,頓覺震耳發聵,禪宗旨意給他講得如此簡潔明瞭,立馬確立了惠能的地位。
自古傳法,命如懸絲。弘忍大師深知,惠能在一鳴驚人的同時也會將自己推向了生死攸關的處境。
他不動聲色地舉起柺杖,在惠能頭上輕敲三下,斥道:“胡言。”
當夜三更,惠能悄悄來到弘忍的禪房,弘忍正等著他呢。立馬將心印和衣缽一併傳與了惠能,並囑咐他連夜趕回嶺南。
果然,一些對傳法不服的弟子們展開了對惠能的追殺……
惠能在大庾嶺上被跑在最前面的慧明追上,為了脫身,他將衣缽放在石頭上,自己藏在了草叢裡。慧明看到衣缽本想拿走,卻怎麼也拿不動——很可能是跑得太快跑虛脫了呵。慧明心生恐懼,於是大喊:“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即現身,用佛法點化了慧明,這就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大庾嶺奪法事件。
翻過大庾嶺,惠能在南嶺一帶的樵夫和獵民中隱匿了15年。公元675年,師傅弘忍逝世。為了弘揚佛法,惠能走出大山,走進了法性寺,也就是今天廣州光孝寺,廣州有諺:“未有廣州,先有光孝。”足見其古老與深厚。
惠能進寺時,恰逢印宗法師開壇講經,和尚們看到幡在風中吹得亂舞,便爭論“是風在動還是幡在動”,惠能一語道出:“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諸位的心在動。”
又是石破天驚!眾僧駭然,十五年的不鳴,果然一鳴驚人,語出驚鬼神。達摩禪宗的教意,在惠能這裡明白如話。鎮住滿寺僧眾後,惠能拿出衣缽,亮明身份,印宗法師便在菩提樹下為惠能剃度。
第二年,惠能去了曹溪山寶林寺,今天的廣東韶關南華禪寺。從這年開始,惠能正式以禪宗六祖的身份弘法,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全新主張,打開了佛教在中國的新大門。
-
5 # 天籟人2
菩提本無樹,隨心身為鏡,上朝萬人敬,何處招塵垢。菩提本身不是樹,它是人們心理對照和參考的需要,屬於精神階層上的最高朝奉和信仰的工具。人們只能對照和參考自己認識能力的不足和精神世界的空虛,沒有這面鏡子,用什麼參考對照和調整自己的心理和精力的充足。沒有任何垢物會沾染本體,也沒有理由攻擊它的榮耀與權威。只有洗心革面成全自身的能力和認真。
-
6 # 厲無咎277
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個人理解應該從“有無”入手。有無是人為區分的一個概念,是相對而言的,但本質上是沒有分別的。比如兩塊磁鐵,我們感覺不到任何力量,可以成為無,但它們之間可吸可斥,這是不是有呢?所以菩提樹,明鏡臺,還有塵埃,這些都是因為人的分別心所命名的概念。就好像我們的肉體是獨立於其他物質存在的嗎?顯然不是,我們的肉體是匯聚了地球上各種物質才形成的。這樣說來,你我他的界限是不是也變得模糊了。
精神方面,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動物的思維受基因影響。動物的行為,各種慾望都是按預先設定的程式在執行。那麼真正的“我”是什麼?這些思想究竟是我在想還是基因的設定?如果全部都是設定的,那麼最初是誰在設定?
佛家說的“色”和“空”,道家說的“道”和“德”或者“陰”和“陽”,其實都是統一的整體一體兩面的,只不過不同條件呈現不同的狀態,所以佛家說“所有相皆是虛妄”。
-
7 # 搖籃曲573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處的物是指身心之外的塵念,若人身心清淨,不為塵勞所累,身心又有何處蒙受塵垢。這就是《五念簡課》中說的(全佛是心)。《大佛頂首楞嚴經》雲:(如來法身非是愛慾所生)。故《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雲:(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寶剎莊嚴巍巍如是)。譬如俗世中的我們,每天腳踏實地工作,又何必去巴結誰,逢迎誰,以至於幹出損人利己或害人害己的事,為政的人要緊的是把為民眾的事辦好,又何必虛報政績,欺上瞞下,為升遷而弄得下場可恥,凡此種種,都是身心之外惹出來的。故言(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8 # 才氣大叔
這時候自己本心的佛家揭語,就不先談他的歷史典故了。我也嘗試一下,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一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對應當時身若菩提樹,心似明鏡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應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我想如果非要解釋的話,先不要去管菩提是什麼樹是什麼明鏡,又象徵著什麼抬,又是什麼意思。塵埃又代表著什麼?先不要去管這些字面上的意思。
佛家講求一個空字。但是空又不是什麼都沒有。一個人,包括佛陀在內,從出生長大不斷的去認知世界,不斷的去學習去經歷,到收穫,到最後的離開這個世界。眼中所見伸手經歷的一切人與事物。其實本來就沒有,就不存在。但為什麼能看到為什麼能夠建立到,是不是人的心在為他們貼上標籤呢?
也許所謂的塵埃是指生老病死,愛憎會怨離別,求不得放不下。但當你認識到所謂的生命心還有念頭,其實跟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一樣,本來就沒有,那所謂的人生八苦根本就是無從談起。
但需要提醒的就是了,我們現在是在紅塵中處事中,佛家講守衛空,並不是說讓咱們什麼都不在乎。如果真有這個想法,建議你去看一看超體這個電影,還有了解一下量子物理學。宗教科學神學其實都是探知生命,探子宇宙的學問。或者也稱不上是學問,是一種方法和手段。
而不斷的去努力去探知去研究,走了一大圈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我們想要尋找的根本一直沒有離開過,就在我們生命出發的原點。不然的話,身在劇中你也發現不了,原來生命與世界,就是這個樣子。
說到底都是叫我們熱愛當下,活在當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追夢的過程並不是說,我們去追尋那些我們沒有的得不到的。而是讓我們努力的擁有能力,去發現我們本來已經擁有的。
比如身邊人對你的愛,比如身邊的世界對你的愛。比如,這也是生命最終的意義,就是要不斷好好的活著,不要辜負這份愛。
一點淺見,祝福你!
-
9 # 蘭卡是也
這首詩的故事大概如下:
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禪宗傳到了弘忍大師,手下弟子數百人。弘忍大師漸漸老去,要找繼承人,就對弟子們說,大家各自作詩,誰作得好就把衣缽傳授給誰。弘忍大師下面有個大弟子叫神秀,作詩一首: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個詩在我看來是很唯物的,神秀還是沒有跳脫出世俗,字裡行間寫的都是供奉和討好。
不過(當時)大家都說好,覺得衣缽非神秀莫屬。
弘忍大師沒說什麼。
此時被廚房裡一個火頭僧叫惠能的聽到了,他也作詩一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的詩,寫的就是佛家無物的境界,超脫萬物的存在,寫的自我不受任何牽制變成無我。與神秀的相比,高下立見。
神奇的是,惠能是個文盲,能寫出這樣的詩,想必也非常人可比,冥冥中自有安排啊!
-
10 # 御壽草本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來自一個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個寺中修行,後來方丈要選擇接替他的人,就把這兩個人叫來,讓他們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裡的詩)。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慧能做的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的偈子單從字面理解是這樣的: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顯然慧能的領悟比神秀高了一層,因為菩提樹和明鏡臺本身也是凡塵俗物,以此自比說明還沒有徹底的超脫,而慧能的偈子可以表現出他對佛角教義更深的領悟。方丈打算把位置傳給慧能。但這個事情後來被神秀知道後就迫害慧能,迫使他逃到南方。於是兩個人開創了“南宗”和“北宗”,也就是所謂的“頓宗”(認為頓悟得道)和“漸宗”(認為漸悟得道),從此中國佛教兩大派系就產生了,不過從影響來看慧能更深遠些。
-
11 # 戲論文史
說白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對般若學的核心的提煉,即“萬法皆空”的道理。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出處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自禪宗六祖慧能的偈子,
禪宗的淵源時,首先從佛祖的拈花微笑開始,以確認大迦葉為第一代宗師,一直傳到達摩,後達摩東來傳法,達摩被稱漢地禪宗第一祖師,到弘仁法師為五祖,五祖在確定傳法衣時,採取了以偈傳法的形式,看哪個弟對本宗悟道較深。
其弟子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時,而慧能是不認同的,於是作了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思想淵源
要理解這句話,就要看禪宗的教理,禪宗的教理以大般若經為基礎的,雖然禪宗就反對一切有形的執著的修行方式,特別到了六祖慧能這裡,頓悟是其基本核心,但是立宗的經典還是有的,特別是《金剛經》,慧能也是聽了金剛經的“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有所開悟的。
而《金剛經》則是600卷大般若的精華濃縮,《心經》又是《金剛經》的濃縮,所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繼承了般若思想的“空”。即萬法皆空的道理。
如何理解空
到目前為止,“空”在佛法中是一個最令人困惑的字,它含蓄的無窮意味也最難以領會。因為佛教各派對它都有不同的詮釋。但是因為禪宗是以般若學為基礎立宗的,所以就繼承了般若學的性空的思想。
在《般若》經典中如何說空的呢?總結為緣起性空。
就是說三界中所有的法(物質的精神的等等),都不會獨立的永遠的存在,都是由因緣合和而成的,看著存在但只是假有,不會一層不變的永久存在的,這個本質特性,就是無自性,就是空。
所以《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個五蘊皆空是從人的角度來說的,也是性空。人體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成的,色是人體的物質,是由地、水、火、風因緣合和而組成的,而人的精神部分(受、想、行、識)是由妄心幻化而成。
就是說,人的精神或物質是由各種物質及精神的因緣合成的,是假有的狀態存在,但是不會永遠存在,是不斷地發展變化直至消亡,這個不是恆有的就叫無自性,性空。
推及到一般事物,也是這個道理,諸法都沒有自性,是性空的,就是不會永恆不變的,只要是緣起,就是性空的,所以自性是不可得的,不然的話,人就會長生不老了。
現解“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樣一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解空的,即然萬法都是因緣合和的,所以就不會恆常不變,就是空,所以這個空不是沒有,而是假有,性空。
即然都是假有的幻象,所以菩提哪有什麼樹,明鏡也沒有臺,萬法皆空(性空),所以就本來無一物,即然沒有一物,拿什麼惹塵埃啊。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講,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夢境之中,本來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假的,哪有惹塵埃。
總之,理解這個性空是顛覆現代人世界觀的,不同宗派解釋又不完全一樣,中論及唯識又有不同,有用二諦觀進行理解的等等,我們也只是從文字上扯一扯,真要理解也是不可能的。
回覆列表
如果想通過一句佛家的偈子就了悟真理,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前人說的: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
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幹洞庭湖。
可是如果沒有文字,我們又靠什麼來傳遞思想呢,所以文字,只是一個權變的工具而已。
有經書唸誦,總比什麼都沒有要強,是不是。
題目裡面那句偈子,是六祖慧能留下來的半句。慧能的全文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之所以有這首偈子,是因為當時廟裡的神秀和尚之前也做了一首偈子: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有人推崇慧能的偈子,嘲笑神秀的偈子境界低,這個我不同意。
實際上,我讚歎慧能的偈子,因為他的確境界更高。但是個人更欣賞神秀的偈子,因為他給了普通人一個修行的可靠的路徑。
神秀的思想,就是要每天勤修苦練,一點一點的消除身上的習氣,逐漸領悟佛法的真諦。
慧能則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性俱足的,都是圓滿無垢的。這個當然沒有錯啦,因為釋迦摩尼在目睹啟明星開悟的時候,開口講的第一句話就是: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慧能沒說錯啊。
可是這麼多人都成為顛倒妄想的痴迷眾生,你能告訴他,你就是佛嗎。
那是自欺欺人。
就算是頓悟之後的和尚,還是需要經過大量的磨練,才能有所成就。
楞嚴經講智慧說開悟講的最透徹,最後還是諄諄教誨大家: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所以說,儘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摩尼寶珠,可是我們都已經塵封太久了,寶珠上面沾染了太多的泥土、鐵鏽和髒東西,必須要像神秀和尚建議的那樣,天天擦洗,日日修行,才能一點一點消除灰塵,讓自己一點一點的明亮起來。
張嘴閉嘴就說自己已經開悟得道的人,不是狂禪就是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