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蛻34
-
2 # 我是小毛
蘭陵王名高長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北齊乾明元年高肅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故名蘭陵王。他前後因各項戰功被封為鉅鹿郡、長樂郡、樂平郡、高陽郡等郡公。
-
3 # 狂彩論彩
毛澤東對其有過評價:“南北朝蘭陵王是高歡的孫子,叫高孝灌(王字旁,手機中沒有找到正確的字幅),也是年輕人,他很能打仗,很勇敢”。
蘭陵王(541年~573年),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灌,高肅。祖籍今河北景縣。東魏興和三年(541年)出生,是東魏權臣高歡長子高澄的四子。因其母地位卑微,早年仕途不如其兄弟。天保九年(558年)封樂城縣開國公。十年,加授儀同三司,以本官行肆州事,開始為官。北齊乾明元年(560年),受封蘭陵王。
蘭陵王高長恭一生參與了北齊後期與北周的歷次大戰,並數次率軍擊退北周進攻。軍功卓著。
河清二年(563年),北周楊忠與突厥木杆可汗合兵攻齊,直逼併州,蘭陵王高長恭參與並奮勇擊退突厥人。河清三年(564年),邙山之戰,北周攻打洛陽,蘭陵王高長恭率騎兵五百,攻破北周軍隊包圍圈,成功解金墉(今河南洛陽東北故城)城之圍,北周軍隊敗走。此役,蘭陵王高長恭名聲大振,華人為其謳歌,即後來傳世的《蘭陵王入陣曲》。同年,被任命為尚書令。
蘭陵王高長恭歷任司州、青州、瀛州地方官。武平元年(570年)任錄尚書事。二年任太尉,其間率軍抵禦北周。因多立戰功,三年被任命為大司馬。四年又任太保。
邙山之戰後,北齊後主高緯問蘭陵王高長恭:“你這樣衝進敵軍包圍陣中,萬一被敵軍消滅回不來了怎麼辦?”蘭陵王高長恭回答:“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在戰場上我沒有想這麼多”。後主高緯因這“家事”,華人土兵中又傳唱《蘭陵王入陣曲》,定陽之戰後,蘭陵王高長恭又統率軍隊,功高震主,而生猜忌。從此,蘭陵王高長恭為恐再次被受重用領兵,裝病長癰。
武平四年(573年),後主高遣使者送毒酒給蘭陵王高長恭,其怨嘆飲毒酒而死,終年33歲?死後北齊聊廷追為太尉,諡號武。
蘭陵王高長恭墓位於今磁縣南5公里處,墓地建有碑亭。1920年當地出土了《蘭陵王高肅碑》。碑額篆陽文四行十六字:“齊故假黃鉞右師慰蘭陵忠武王碑”。碑文記載了蘭陵王高長恭的生平經歷和立碑年份。此碑被稱為北周第一品。1988年,蘭陵王碑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文物。
回覆列表
蘭陵王名高長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是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不過唐朝也有一位蘭陵王,古代王爵(郡王爵),張仲武(8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