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生何求_70

    多讀繪本的孩子,會較早培養影象式思維。這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好處?

    我們生活中較常用文字數字化的思維模式。舉個例子,從武漢到溫州,如果用數學式思維,結論是:坐飛機約1.5個小時。但用影象式思維,從武漢機場開始,畫面會一個個切換,細節不斷產生,如機場候機大廳有多大;空姐長得怎樣;飛機途中喝了幾杯果汁;下飛機時天氣如何等等。或許你會感覺這樣思考太瑣碎太費時,但有時漏掉一個細節就會漏掉重要的資訊。愛因斯坦研究相對論如何思考時空轉換;姚明打籃球如何帶球過人,靠的都是影象式思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古代這些佳作如果沒有勾畫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何以流傳千古?

    學會運用影象式思維的孩子,思維會更嚴密,想象力與創意會更豐富,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也是因為沒有建立影象式的思維方式。

    繪本看多了會抗拒文字書,會有這種情況嗎?很多人認為繪本只是幼兒讀物是這樣嗎?

    閱讀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多讀繪本的孩子自然對書有感情,在他識字量增大之後,繪本的內容一定滿足不了他的閱讀需求,自然會從繪本過渡到文字書的閱讀。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對書沒感情,讓他愛上“大部頭”,那是件很痛苦的事。

    很多繪本是針對學齡前的孩子,但也有內涵深刻的繪本,比如《森林大熊》等等。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年齡段的人讀同一個繪本,也會讀出不同的收穫。所以我每次給家長講繪本,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我本人也是閱讀狂熱分子,每天工作之餘都要閱讀3~4個小時。家裡藏書三四萬冊,科學、心理、經濟、文學類的書我都看,旅途中一定要帶幾本書,睡前一定要讀書。與書絕緣的人,必定讀不懂深刻的繪畫,聽不懂大師的音樂。所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很愛書,而你卻不愛閱讀。

  • 2 # 育兒專家wendy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讓孩子從幼年起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很容易愛上讀書,喜歡學習,而且從書本中得到知識越多,孩子就會越崇尚書籍和知識。而對於3到6歲的幼兒來說,最喜歡的書籍莫過於能夠圖文並茂的繪本了。

    繪本,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是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的書籍。繪本的圖畫是講述故事的,不只具有鮮明的視覺形象、同時有象徵的、典型的形態;還有飛揚的想象;而繪本的文字則簡潔明快,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還能幫助幼兒擴充套件理解力和想象力等。21世紀,閱讀繪本已經成為了世界兒童早期閱讀中的一種時尚行為。

    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對兒童的思維發展階段的劃分,2~7歲的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 4歲之前稱為象徵思維階段,其主要特點就是思維開始運用象徵性符號進行,出現表徵功能;4~7歲稱為直覺思維階段,這一階段的思維被稱為“半邏輯”思維,已經開始向籠統思維過渡了;但在整個2~7歲這一階段,兒童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以“圖”為主的繪本更為直觀生動,更貼近生活,理解它們過程更多的是一種識別與其他事物的相似性,而不是取決於與文字元號的熟悉度,圖畫所傳送的資訊相對比較容易理解。

    繪本的主體是圖畫,這裡的“圖”不是插圖;也不是與文字相脫離的配圖,“圖”自身是敘事的。繪本中的圖畫自身就可以表達完整的故事,光看圖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內容。這可以透過小朋友之間的對話得到證實:一個男孩和弟弟在一起看維廉• 尼克爾松的《聰明的彼爾》。哥哥對弟弟說:“托米,你不認識字也沒有關係,只要挨頁兒翻,看畫就能明白故事。”這也就是繪本傳達性。

    繪本以圖畫為主,藉助豐富的圖畫使孩子在閱讀文字時覺得更簡單。繪本對孩子的視覺震撼比知識效果更為直接。目前繪本中的圖畫部分,多數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畫家的作品,展示著不同藝術家的風格及藝術追求。這些製作精良的大師級的繪本,用筆精緻,圖畫精美,構圖配色高明,無形中讓孩子感染美學,也會刺激孩子的豐富想像力,進而擁有創造力。繪本對兒童的情感,想象力,靈敏度以及審美感的啟迪,正是他們日後成功與快樂生活的源泉。

    學齡前兒童正處於“讀圖”年齡段,繪本故事橫跨國界穿越各種文化背景,透過畫面,讓孩子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因此,繪本的閱讀,使孩子的情感受到陶怡,這讓識字不多的兒童,透過讀圖獲得更多的感知。從豐富生動的故事中,他們可以學會積極、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所謂“缺陷”,學會用幽默的態度面對生活,學會充分享受溫暖的親情和友情,學習團隊合作與分享的精神……而這一切感知認識聚多以後,最將終成為兒童的成長經驗。

    儘管繪本更適合幼兒閱讀,但繪本閱讀對幼兒心理發展來說仍是一種挑戰。幼兒專家指出:“幼兒雖然可以透過視覺直接感知圖畫書的某些畫面的意義,但是要獨立讀懂圖畫書卻是困難的。這不只是指圖文並茂的圖畫書中那些文字他們還不認識,要準確地讀出圖畫所描述和表達的內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兒欣賞和接受圖畫故事仍然需要大人或老師的正確指導。”

  • 3 # 徐嵐棋

    有那種橋樑書,是讓孩子從看繪本過度到看文字的書,可以慢慢先讓孩子看橋樑書。

    什麼是橋樑書? "橋樑書"是介於圖畫書和純文字書之間的一種圖書型別,在國外被稱為“Easy Reader”或“Beginning Readers”,您可以理解為“簡單閱讀”或“開始閱讀”。它承接了“圖畫閱讀”和“文字閱讀”、“親子共讀”和“自主閱讀”。相比於圖畫書,它有如下明顯特點:  鑑於橋樑書的這種承接作用,對橋樑書的排版、內容、插圖都有特別的要求。《電話裡的童話是》不錯的橋樑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紙尿褲是不是可以用到一歲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