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雲彩色
-
2 # 隨筆偶記
謝邀,一般人的人生軌跡都是出生,長大,上學,考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子。然後下一代依然如此,貌似波瀾不驚,沒有水花。因為我們受的教育多相似,父母也希望孩子過的生活安穩,幸福。而且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相似的人生軌跡,思維方式也就不奇怪了。
-
3 # 管理的常識
2016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婦科及兒科教授達娜·薩斯金德博士發起了一項名為“3000萬詞彙倡議”專案。達娜·薩斯金德博士和她的團隊發現,在孩子三歲前,父母對他們說的話直接影響其大腦發育。換句話說: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著孩子的大腦。
這個研究非常有意義,如果能夠在全世界推廣,也許能夠直接改變很多孩子的命運。
“三歲定八十”的真相是什麼
國際上很多親子研究都著眼於父母對子女性格、品德等外在表現的影響,很少涉及對子女大腦發育的影響。實際上,我們的祖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中國有句老話說“三歲定八十”,似乎就在揭示這個現象。雖然這句話並不被所有人接受,接受的人也有各自的解讀,但看完了薩斯金德博士的研究後,我才真正明白“三歲定八十”的真相是什麼。
人類的大腦是唯一在出生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三歲前,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這三年裡,使大腦建立神經連線的條件是什麼呢?是語言,具體來說,是父母的語言。
一個正在迅速發育的大腦,會透過聽覺和視覺接收到大量的資訊。如果把大腦比喻成一臺機器,父母的言行就是在為孩子創造超級機器的過程。
嬰兒們生下來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說,然而這只是表象,他們的大腦正在迅速發育。一直要到孩子較大甚至入學之後,父母才會發現,有些孩子似乎特別聰明,反應敏捷;有些孩子即使很努力,成績也無法提升;有些孩子對藝術敏感,有些孩子對音樂敏感,等等。
遺憾的是,當父母足以發現這些特點之時,孩子的大腦已經基本定型了。不同的大腦或者利於學習理工科,或者利於學習藝術專業,或者什麼也不擅長。然而這臺大腦機器,恰恰是父母以每一句話為材料,親自搭建的。
為什麼“輸在起跑線”上
“3000萬詞彙倡議”還發現了一個秘密,即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為什麼“輸在起跑線”上。調查顯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三歲前聽到的單詞數量遠遠少於高學歷家庭的孩子。
調查資料顯示:
靠救濟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數是616個
工薪階層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數是1251個
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是2153個
低收入家庭的小孩不僅聽到的單詞數量少,而且會接收到很多消極的單詞和粗鄙的俚語。在出生的頭幾年,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聽到的包含積極、正面意義的單詞數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56萬個。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並不是他們家境富有,或者報了多少課外班,而是他們一出生,就能夠在語言豐富、積極正面的環境中薰陶。
美國很多研究兒童發展的心理學家已經指出,社會所謂的學前教育期,在時間上實際已經晚了。真正的教育,從孩子剛出生的第一天就開始了,學校並不是教育的起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是父母對孩子早期教育的一種檢驗。
研究還發現,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聽到的詞彙有關係。
所以,當孩子正式進入學校以後,他們的學習能力便會體現出顯著差異。有些孩子並非不努力,但是他們成績就是不好,理解知識就是比別的孩子慢,等等。
因此,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並且是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長期影響。換句話說,你的思考方式大部分都繼承了你的父母,你吃飯、學習、工作,都是你父母的延續。你之所以會覺得你老了越來越像父母,只是因為你認識父母的時候,他們不再年輕,你怎麼知道他們年輕時意氣風發的樣子和你不一樣呢?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父母是我們在世界上生存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很多的地方都是在父母的薰陶下,受益於父母,如果父母是善良的,孩子也會懂事理,如果父母不成材,孩子也會受傷,所以,我認為很多的地方是和父母從小的教育有很多的關係,再有,自己的思想也決定自己的人生,看自己怎麼選擇。就簡單說這些吧,我也就這水平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