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4542850661
-
2 # 幻風緣
我沒有出版過小說,不是專業性寫作人員,但是也經常看小說,其實說真實性是什麼,我感覺這個命題很大。但是作為一個讀者來說,小說是應該追求真實性的,小說不僅追求真實性,還應該來源於生活,如果是天馬行空的或者是想象的那種小說讀著有什麼意思,從沒聽說過修仙的小說得過大獎,這些修仙修道的小說其實很可能得不到業內小說家們的贊同。不是說小說非得追求真實性,只要小說來源於生活,昇華一下,想象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
3 # 墨客之天外飛仙
藝術,源於生活,小說的一切素材都離不開作者的生活,以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莫言】為例,他寫的《蛙》,非常真實,可以這麼說,除了人名地名不一樣,故事背景和事件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以當時推行“計劃生育”(當時確有其事)這一政策為主線,寫了“我”的姑姑這一學醫的女子,在鄉下為村民接生,搞結紮,引發的一系列矛盾,與村民鬥智鬥勇,鄉村的“重男輕女”現象,一定要生個男的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作者寫了山東高密縣的這一系列事,非常逼真。可以是,小說的真實性,真的是除了人名不真,其他的都非常真實。可以說,除了莫言外,中國的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是非常真實的反應華人情社會的。
再說,為什麼要強調真實性,一流的作家都會有關懷人民的使命,他們的寫作不像網文作家那樣可以隨意虛構,博人眼球。他們的寫作很純粹,他們要反映社會,讓更多人透過藝術品來了解人情社會,思考人生,所以和網路上流行小說不一樣,什麼玄幻,什麼穿越小說,都不一樣的。
小說是藝術,藝術源於生活,反映生活,所以真實性還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文學理論》
《蛙》莫言
-
4 # 青絲蘸白雪Cy
關於小說創作的真實性
以下內容,僅為個人觀點。
1.小說的真實性
小說,故事爾。就算是最真實的小說,意圖創作現實主義作品的作家,也會清楚的意識到,他的小說是經過自己藝術加工的。
絕對真實的現實,往往會因為缺乏戲劇性而顯得刻板。因此,應該說並不存在絕對真實的小說。
題主所說的真實性,大概是指“反應深刻的現實”吧。但其實小說的真實性,不是指這個,而是指小說自身的真實性。意即“小說內所發生的事情,都符合作者事先所定下的規則。”
一個人被車撞了,在都市小說裡,這個人會死;在科幻小說裡,這個人可以透過醫療救活;在玄幻小說裡,這個人反倒會把車撞飛。
處於不同的規則下,會發生不同的事情,這就是小說的真實性。
故事內的自洽。
如果不強調真實性,一個人在都市小說裡被車撞了,等會他就爬起來拍拍屁股走了。我們都會很尷尬。
2.作者的創作
也就是說,當作者開始創作一個故事的時候,他定下一個主基調。比如說:愛情。他會先回憶自己經歷過的愛情,想象一次相遇,看點愛情電影,閱讀愛情相關的書籍。從中挑選適合於他想表達的主題的片段作為材料。
這個時候最完美的事情,大概是有一個完整事件本身就可以供他表達。“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個時候,他可以藉助於這個本身存在的事實進行創作。但為了戲劇性的表達,仍然會重複上述的步驟。
所以,就算是所謂的“非虛構類小說”,也會有虛構的成分。這一部分,就是作者的創作。
以上。
-
5 # 雨後新晴原創
小說是作者創作的,但必須有現實的影子,不能離生活太遠,即強調的真實性。即使神話小說《西遊記》,也是以玄奘西遊印度取經為素材,映照社會人生。取經萬里之遙,一路坎坷在所難免,跋山涉水,旅途險象環生,人們可以想象得到。那天宮的仙事,那魔界的魔情,無不有人間的影像。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文學創作是對生活的藝術加工。當然在寫作過程中,也不排除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抒發自己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的事實。比如路遙先生的《在困難的日子裡》《人生》《平凡的世界》,陳忠實先生的《藍袍先生》《白鹿原》等,既緊扣社會歷史風情,又抒發了自己的人文理念。小說故事來源於生活,甚至親身經歷,讀來親切可信,激發人間正氣。若是像當今網路的一些魔幻小說一樣,Mustang行空,胡奔亂跑,瞎編亂造,哪會出現傳世經典?
-
6 # 大悔憶智冰
這裡首先要搞清楚兩個概念。
一個是事實的真實,一個是本質的真實。
文學藝術追求的是本質的真實,即藝術的真實。
先看看中國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裡的曹操,整個一個奸臣。歷史上的曹操可是橫槊賦詩文武雙全的英雄(魯迅認為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但小說裡的曹操是作為奸臣的典型來塑造的,他和歷史上事實上的曹操不能劃等號,《三國演義》的曹操是個提取了奸臣本質再賦予血肉所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
《西遊記》裡的故事,生活中誰見過?可沒一個人認為虛假,因為它本質上是真實的,生活中有的是唐僧和他的四個徒弟那樣的正面人物,更不乏令人頭疼的各種妖怪,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和妖怪們打鬥的故事也是各種稀奇古怪。正義最後總是戰勝邪惡,這是人們善良的願望,也是世界的結局。
再看外國小說。
誰都知道,生活中人不可能變成甲蟲,可是在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裡,推銷員格里高爾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躺在床上的大甲蟲。本應對他報以同情憐憫的他的父母,卻對他百般厭惡,於是他孤獨淒涼地死去。
這篇小說的真實性在於,人在社會的壓力下,完全喪失了個性和尊嚴,卡夫卡說:“為每天的麵包所產生的憂慮摧毀了一個人的性格,生活就是如此。”生活在他筆下變了形,他所表現的現實卻是生動而且真實。
不是有人愛這樣說嗎?——累成了狗!
卡夫卡的人生也是被變了形的,他熱愛寫作,也有著寫作的天才——他是超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的先驅,世界上許許多多的作家是在向他學習——卻只能在保險公司當一個職員,成天上班,而他的父親十分專橫,使得他成天戰戰兢兢。他只活了41歲,死前留下遺囑,要他的朋友燒燬他所有的手稿,幸虧這朋友沒有照辦,世界名著《美國》、《審判》、《城堡》等才得以面世。
卡夫卡不也活成了甲蟲嗎?
曾經創造過燦爛的印第安文化的、百年孤獨的拉丁美洲,光怪陸離的現實使得傳統的寫作手法感到無力,於是產生魔幻現實主義。巨石可以變成巨人,人長到150歲第三次換牙,指甲已經石化,長得像鷹爪鐵鉤,外國佔領軍把大草原像卷地毯一樣捲起來,帶回國去……
如果你瞭解拉丁美洲,你會知道,那些魔幻的描寫,從本質上說,和生活是多麼相似。
例如卷毯子,不是真實地反映出兇惡和貪婪嗎?
-
7 # 使用者67498973657
小說:一種叫虛構類小說;一種叫真實類小說。真實類的小說,是建立在真實之上的真實(作者對收集的真實材料熔鍊加工,讓這個創作出來的“真實”,更有代表性、更加突出、然後展現給讀者)。作為專業讀者,能有這個水平的理解已經很不錯了,是對材料及其運用都能分析到位滴。
-
8 # 鮑家碭
真實性是小說創作的理論問題,也是小說家寫作面臨的實際問題。
可以從幾個層次來談論真實性。
小說是敘事體的文學類別,描敘是這一體裁作品的基本手段之一。無論描敘的物件是人物、情節還是場景,細節的真實都有助於增強作品的整體真實性,對於寫實一派風格的作品而言,尤其如此。擅長細節真實描寫的名家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巴爾扎克等。
另外有一派作家則反其道而行之,完全不拘泥於細節是否真實,他們筆下的情節可以是荒誕不經、不可思議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小說中發生了。讀者對這一類作品的閱讀體驗同樣可以是積極的,在審美上同樣可以是愉悅的或被震撼的。沒有人因為這類作品的細節荒誕而指責它們是虛假的。二十世紀風靡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名著,能夠透過奇幻的敘述,穿透事物的表象,直抵事物的本質,也確保了小說的真實性。
小說歸根到底是寫人的,偉大的作品一定是能夠捅到人心最深處,揭示人性的真實的。這,應該就是小說真實性的最高境界了。
回覆列表
真實性是小說要反映現實生活,小說也是藝術品,藝術品就意味著會再加工再創作,所以小說一般都會有基本的現實社會原型,作者是在對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經過自己或者大眾的視角來以藝術的方式把它提煉昇華之後用小說的方式再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