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糧價通報

    世界上所有的行業都需要有人去做,去奉獻,所以一個博士只想說相聲,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並不能說博士白讀了。就像當年的溥儀從皇帝成為階下囚在成為平民,雖然不是他的本意,難道能說當初的皇帝白當了嗎?這個比喻雖然不恰當,人的一生會有很多次選擇,每次都是基於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沒有白讀或者白過了這樣的說法,所有的事物都是矛盾與統一間的相互轉化。

    假如這個博士在科研中活的很痛苦,並不喜歡目前的專業,與其讓他繼續下去,倒不如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哪怕走街串巷去叫賣,去路邊打掃衛生,做個門衛的安保人員,雖然看似不光鮮的行業,但只要喜歡就足夠了。

    走街串巷的人可以體驗人間疾苦,路邊打掃衛生的人可以察看路上形形色色的行人,可以欣賞秋天落葉的美麗,門衛的安保人員可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杯清茶思考人生,這樣只是美好的假設,辛苦的一面也很多,只是每個人的體會不一樣。

    就像有些人會感到一個博士去說相聲,是不是屈才,大材小用了。難道相聲就不是一個職業了嗎,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需要的功底不比一個博士讀的書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相信大家都聽過吧。

    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如果能切實的帶給大家歡樂,只是全人類的福祉,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帶給人們的積極影響是深遠的,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同樣也如此,如果這個博士能演繹出膾炙人口的相聲,所創造的價值同樣不可估量。

    一個蘿蔔一個坑,每個人都有自己一生的路要走,強求不得。就像博士要去說相聲,這可能就是他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我們應該予以支援,等到哪一天博士真的走不下去了,他應該還會有其他的選擇,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靜靜的祝福他,希望有一天能聽到:博士說相聲說的多麼動聽,博士說的相聲真好。

    希望我們大家都能看到,聽到。祝福博士說相聲吧。

  • 2 # 塵封歲月

    謝邀。回答問題之前,先介紹一個人,憨豆先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不僅是一位喜劇大師,而且是個名副其實的博士。憨豆先生本名:羅溫·艾金森,大學就讀於紐卡斯爾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後來又去牛津大學女王學院攻讀,最終取得電機工程博士學位。本是一個典型的理科生,最後卻選擇了自己更喜歡的演藝事業,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博士白讀了嗎?肯定不是這樣的,能把自己的興趣和事業結合起來是最幸運的事情,現實當中也有很多人,從事著非本專業的工作,並且成績斐然,但卻並不能將大學或碩士、博士的經歷抹去。

    按道理講,能讀到一個專業的博士,應該是對相關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否則誰會話費4-5年的寶貴青春做研究呢?但讀博士期間,提升的並非只有專業能力,還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同能力、組織領導能力等,是一個綜合方面的提升,最終如果未能從事自身相關的行業不能不說很可惜,但總好過於有更喜歡做的事業,卻一輩子做著另外一件事,抱憾終身。

    在中國尤其是老一輩人的眼中,讀完書出來就應該做專業相關的事情,否則就是不務正業,讀書等於白讀。但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藝術與科學本質是相通的,很多大科學家往往在藝術領域也是出類拔萃,典型的就是義大利的達芬奇,擅長雕塑、音樂、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理、物理、天文、地質等學科,原本是一個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但在當時的科技領域留下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但他最著名的身份是卻是一位畫家,《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都是不朽的鉅作。

    如果一個博士只喜歡說相聲,並且能在相聲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就,也算是人生的成功吧;如果這個博士只喜歡說相聲但卻不善於說相聲,或者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是幾年)在該領域沒有什麼成績的話,說明他並不適合這個行業,他所謂的喜歡也就是表面上的,並不能真正深入進去作為一份事業。

  • 3 # 德雲CP對對碰

    首先應該確認一下這個博士讀的是什麼專業,如果是軍、醫、農、工、理學科的博士確實有些浪費資源。這裡也只是說浪費資源,至於問題中說到的白讀的問題,不是簡單的看博士改行了就認為那時白讀了,而是要看博士怎麼利用他之前那麼多年的知識文化的積澱。

    如果是軍醫工理專業的,那是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畢竟每年錄取博士碩士的名額是有限的,對於個人來說可能只是讓別人少了一個名額,但是對於國家來講這是浪費掉了一個人才,畢竟博士是國之重器中的利器。但如果是文學(尤其是中國語言文學)、歷史或者管理類的就無所謂了,畢竟相聲是傳統的民間說唱曲藝,是歸屬語言類的藝術。相聲較其他藝術形式可能要求會更高,要講究說學逗唱還要機警,畢竟好的相聲演員除了功底紮實以外,現場砸掛和現場互動、調動氣氛也是很重要的。

    再說了,相聲講究的說學逗唱中的“說”和“學”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學是指模仿各地方方言、各種戲曲、曲藝以及現代的歌曲,還有現在幾乎已經絕跡的大小買賣的吆喝,還要學口技模仿各種蟲禽鳥獸的叫聲(當然他們也有特殊工具,並不只是純靠嘴模仿)和表現各種人物儀態、語言特徵等,簡單的概括一下就是,各種口技、戲曲和曲藝,摹擬方言、市聲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風俗習慣和禮儀。如果他是學歷史的或者文學類的,這對於博士來說這是相輔相成的事,也許他能創作出的更多的相聲段子,也可能他的相聲段子內容更豐富,也許他的相聲生涯更長久,畢竟這種藝術形式最後拼的都是文化底蘊。如此高的學歷去說相聲也許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經典段子,也許就不會有人說相聲“三俗”了。

    所以,博士中途改行並不能代表他那麼多年的書就白讀了,而是要看他如何學以致用。就算他不改行,一生碌碌無為,毫無建樹或整天想著熬資歷升職為等等也不見得就不是人才的流失、資源浪費。

    再謝相邀!

  • 4 # 通通不給你

    感謝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最開始我想引用高曉松說的一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大學是國之重器,你讀完大學更何況是博士畢業,國家培養你不是讓單純的讓你找一個好工作的。如果賭博士只是為了找工作,那國家全部大學改成技校就好了,再回到這個問題,只要你覺得你做的這個行業可以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有一絲絲的幫助都是值得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覺得好就好

  • 5 # 嗨青年

    不是啊。沒必要那麼功利心。很多人讀大學讀碩士讀博士,那他們都會從事自己所學的嗎?不可能。相聲也是一個職業,只不過聽起來沒有傳統行業正經而已。

    我始終覺得學習是對自身的提升,而不是純粹的為了工作或金錢。你說相聲需要很多創意和包袱,也許你讀博士這段經歷也會給你一些靈感,甚至有可能讓你對傳統相聲有一個創新。

    你這句話就如同說,“沒讀大學的都能成為老闆,讀大學卻在打工,讀大學幹嘛”。這個論調前幾年很火,但是正確嗎?當時就有了定論肯定不正確,大部分都認為,不是每個不讀大學都能成為老闆,這部具有普遍性。我贊成這個解讀,但我自己認為,除了這一方面,讀大學還有另一方面意義:讀大學是那些沒讀過大學所沒有的經歷。你能從大學中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知識,甚至在大學有一段初戀都是非常珍貴的記憶,而這些都是沒讀過大學經歷不到的。

    所以,不要用價值來定義你的經歷,當你的經歷能用價值衡量時,就說明你的經歷不是珍貴的。讀博士固然是一種榮譽,但不該以一張學歷就定義一生,讀博期間的經歷同樣和學歷一樣珍貴,它可能讓你產生不一樣的思維或思想,而這些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財富。

  • 6 # 農作坊

    如今似乎嘴巴能順溜地說話都能說相聲了,不要學習不要培訓不要練基本功!說難聽點,是個混混,下功夫背詞兒都能上臺。有人以所謂新相聲否定說學逗唱的基本功,尤其是混在體制裡想辦法吃財政,這才是目前相聲行業魚龍混雜的原因。只能由時間和市場來淘汰了,金子自然留下,泥沙都會沖走。

  • 7 # 袖手看君

    這個無可厚非,他喜歡相聲並且想說,這是他的人身自由,博士白讀不白讀這事他父母更有發言權

    另外要看他是個什麼學科的博士,顯而易見的一點是他還沒重要到某重大科技公關專案離不開他,否則他不會有說相聲的時間

    社會上會根據每個人的學歷給每個人定位,不同學歷,不同學校畢業找工作的薪資起點都不一樣,這不是說學歷低,或是沒學歷的人就低人一等,但名牌大學的碩士博士更容易找到好工作,這沒疑問吧,當然這是大多數人,牛叉到馬雲,史玉柱一樣程度的人畢竟還是極少數

    說相聲賺錢是05年以後的事,說相聲的普遍學歷低,比如說郭德綱,郭麒麟,岳雲鵬,當然也有欒雲平那樣的清華畢業的,據說年收入也是大幾百萬,但早些年名牌大學的人說相聲是不可想象的

    社會在發展,人的價值取向也在發生變化,畢竟世界這麼大,他想去看看,且由他去吧

  • 8 # 靜水流深215928191

    我感覺一個博士讀了那麼多年書 不思報國居然想去做演員 無非想出名想發財 做了一輩子技術 一個月賺的沒網紅喊麥賺的做 那些千金一擲打賞網紅的 為什麼不能做點慈善呢? 真的不能理解這個社會了 靠網紅能造飛機還是研製導彈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手機銷售都在用小米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