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伍鋅

    從前我以為讀書最重要的是書本身,其實,有更重要的,是讀這本書的方法和對這本書的思考。下面這些書,雖然不是名著,也不屬於暢銷出名,但對於我來說,都是打開了認知的一扇門,在這裡分享一下。

    1.

    《逝去的武林》

    徐浩峰,李仲軒

    這不是一本武俠小說,是一本紀實傳記。

    這本書是李仲軒一生的學武回顧。李仲軒是個奇人,生於民國,家境富裕,迷上了武術,後來分別拜師當時頂尖的三位形意拳大師。

    他34歲退隱,晚年當一個門衛。因為發過誓,所以終身沒收徒弟。

    2000年左右,李仲軒透過徐浩峰,開始在一本武術雜誌《武魂》上發表一系列文章,公開了很多學武心得,這才引起了社會的注意。下圖是李仲軒老人。

    這本書執筆作者徐浩峰,是李仲軒哥哥的孫子,現在是電影編劇、導演。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師父》的編劇就是他,他還導演過一部電影,叫《箭士柳白猿》,這部電影很特別,與我們平常看的武俠片很不同。

    《逝去的武林》裡面沒有多少武林獵奇軼事,更多是一本正經的闡述練武心得。如果對武術有了解,看這本書會更過癮。

    摘錄一些讓我一讀難忘的話:

    模仿是人的天性,養狗的人像自己的狗,養貓的人像自己的貓,張三總和李四聊天,最後張三臉上出現了李四的表情,李四帶上了張三的小動作,都是不知不覺的模仿。

    世界上永遠是強者影響弱者,交戰步法的原理也是如此。你的步法強了,能影響別人,別人不自覺的一學你,就敗了。

    ……所以練形意拳是越練越有自己。有了自己,人就越來越強。

    也因為有了自我,容易上癮。不能隨便教人形意拳,否則一上癮,整個家當賠進去了。

    “眼鏡程”有個師弟,叫劉鳳春,一下上癮了,他本人是個小本買賣人,結果買賣沒心做了,陪光了家當,最後當了乞丐。

    在與別人的博弈中,自我是致勝之道,在與自己的博弈中,自我卻是最大的敵人。

    看了《逝去的武林》,我不禁要問:

    如果與生活博弈,作為一個人,又該如何安放自我、如何安身自處?

    2.

    《別鬧了,費曼先生》

    [美]理查德.費曼

    物理學天才的自傳,說他是最有趣的天才,也不為過。

    費曼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在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頓求學,他是研究生的時候,第一次做學術報告,因為課題吸引,愛因斯坦、馮·諾依曼、泡利(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等大牛都過來聽。

    他24歲加入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在軍營中, 出於自娛自樂研究破解保險箱,後來成了專家。

    一次,竟然打開了存放高階機密的幾個保險箱,並且不忘惡作劇一番,在保險箱裡分別留了字條:

    “借去了編號LA4312 的檔案——撬鎖專家費曼留”;

    “這個櫃子也不難開呀——聰明鬼留”;

    “密碼全都一樣時,個個櫃子都不難開——同一人留”。

    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費曼被委託調查原因,他用了一杯冰水及一隻橡皮環,在國會向公眾證明了出事原因,這就是著名的O型環演示實驗。下圖是年輕時的費曼。

    費曼的興趣很廣泛,做什麼事都能找到趣味。

    他喜歡觀察螞蟻爬行,看螞蟻的運動軌跡;他學家裡的狗,趴在地毯上用鼻子嗅,看看能否分辨自己走過的腳印。

    他很喜歡桑巴音樂,在巴西講學期間,加入了當地一個桑巴樂隊,負責打鼓,和樂隊一起參加嘉年華會遊行。

    他喜歡畫畫,從開始只能畫金字塔(因為全是直線),到後來舉辦畫展,有人願意出價買他的畫。

    費曼喜歡到一家脫衣舞酒吧研究物理問題,累的時候就看看錶演,當酒吧老闆被控告,需要顧客出庭作證時,其他顧客因為面子問題避之不及,但費曼卻毫不顧忌的站了出來。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圍觀這個天才的日常,真的很過癮,時常會有“這樣也行?!”的驚歎,然後又不禁問:怎麼可以將自己的一生過得如此有趣?

    但當我試圖尋找答案時,我卻發現了另一個更合適的問題。

    當費曼受聘為教授,需要對科研成果和任務承擔責任時,他感到了厭倦和壓力。他時常會覺得自己不能做到校方期待中的優秀。

    有一天,當時在康奈爾實驗室當主管跟他說:

    “費曼,你教書教得很好;你很不錯,我們覺得很滿意。當我們聘請一位教授時,我們會負起所有風險,如果不夠好,也沒話好說了。但你不應該擔心你在做些什麼以及沒在做些什麼。

    這番話把他從罪惡感中解放了出來。

    馮.諾依曼也跟他說過類似的話:你不需要為身處的世界負任何責任。

    費曼說:

    這是個極為高明的想法:你完全沒有責任要做到其他人覺得你應該做到的地步。

    好吧,我筋疲力盡,我永遠不會有多麼偉大的成就。

    而目前在大學這份教職很不錯,我頗能自得其樂。

    那麼就像讀《天方夜譚》一樣,讓我來玩玩“物理遊戲”。什麼時候想玩就什麼時候玩,不再擔心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就是因為帶著這個“玩玩物理遊戲”的心態,費曼在看別人摔盤子的時候,有了研究靈感,促成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有趣只是表象,不是每個人都必然要選擇活得有趣,費曼選擇有趣,是他忠於自己內心的結果。

    所以,這個更為合適的問題是:

    對於大多數隨波逐流的人來說,如何可以按自己的方式,過好這一生?

    3.

    《鞋狗》

    菲爾.奈特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的自傳,講的是耐克從0到上市前的故事。

    奈特青年時期就接受專業的長跑訓練,他在斯坦福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在美國軍隊服役過一年,當時他24歲,然後,他就跑去環遊世界了,邊遊歷邊打工賺路費。下圖是菲爾.奈特。

    他用1000美元起步,開始代理日本運動鞋,鬼冢虎。

    剛開始的時候,他揹著揹包,裝著鞋子到運動場推銷,到街頭貼傳單。後來業務走上軌道了,卻一直遊走在破產的邊緣。

    之後不斷經受競爭對手的攻擊、合作伙伴的違約,再到後來自創品牌,最終締造了一個運動商業帝國。

    如今,耐克公司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名副其實。

    為什麼這本書叫《鞋狗》?

    奈特說,鞋狗指那些痴迷於設計、製造、銷售和購買跑鞋的人。

    奈特的創始人團隊有一個人,叫約翰遜,他是這樣賣鞋的:

    他為每個顧客都建立一個消費卡,記錄他們的資訊、鞋碼、鞋類偏好。

    在聖誕節和顧客生日,他都會給寄祝福卡片。如果這些人完成了大型比賽或者跑了馬拉松,約翰遜就會給他們發賀詞。

    大多數人收到約翰遜的信件時,會給他回信,告訴他自己的生活狀況,運動時哪裡受傷了,而約翰遜則會熱心迴應,特別是針對受傷給出康復建議。

    那是20世紀60年代,幾乎沒有人瞭解運動護理的相關知識,約翰遜以這樣的方式和顧客打交道,建立了一大批信任的粉絲。下圖是約翰遜。

    另一位團隊重要人物,叫鮑爾曼。他是第一個入股奈特公司的創始人,也是奈特的長跑教練。

    他熱衷研究各種跑鞋的鞋底,對材質、構成、鞋底的軟度、結構、耐磨性都瞭如指掌。

    他經常拿自己的學生做實驗,把人家的跑鞋拆了,換一個自己搗鼓出來的鞋底,然後讓學生跑步計時,看是不是有提升速度。

    從代理鬼冢虎鞋開始,鮑爾曼就對它進行研究和改良,每次的研究成果,都寄給日本鬼冢公司,供他們改進產品。

    耐克經典的華夫鞋底,就是鮑爾曼研發的。下圖是鮑爾曼。

    奈特的這本自傳寫得很坦誠,沒有刻意美化,也沒有刻意貶損。

    他曾向鬼冢虎公司的一名員工送禮,收買該員工,讓其成為透露鬼冢虎公司資訊的“商業間諜”。

    他揹著鬼冢虎公司,悄悄搞出了“耐克”這個品牌。根據當時雙方合同約定,藍帶體育公司(耐克公司的前身)只能經銷鬼冢虎一家的運動鞋。

    然而,鬼冢虎公司也沒有遵守合約,雖然約定給予藍帶體育公司在美國的獨家經銷權,但是鬼冢虎公司卻背地裡聯絡多家美國經銷商。

    一個品牌創新誕生於契約精神的違背。

    耐克,Nike,是雅典娜勝利女神的名字。

    總有一些人,他們熱愛贏,也不怕輸;他們擁抱美好,也理解醜陋;他們忠於自我,也隨波逐流;他們欣賞風景,也不拒絕泥濘。

    他們只為了心中的勝利在趕路。

    正如書中這句話所說:

    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於路中。只剩我們前行,一步都不能停。

    以上是我的分享。

  • 2 # 林蕭小記

    《平凡的世界》,先開始我還以為是一個勵志故事。主人公排除萬難,披荊斬棘,最終成為一代風雲人物的傳奇故事。

    然而並不是這樣,主人公努力到最後也只是一個挖煤工。並且對這樣的生活心存感激。 看完的時候我還不太懂,覺得很窩囊, 你都艱苦奮鬥半輩子了, 結果還是這個熊樣。怎麼讓人砥礪前行。怎麼能擔當影響人生的名氣。

    不過等我自己找工作,掙錢的時候就明白了。這個世界就是一場殘酷的鬥爭,你偷懶耍滑,世界就將你置於萬劫不復的境地,你拼死奮鬥,到頭來也只是完成了普通人的宿命。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像童話裡的那樣, 奮鬥了就會有好結果,真實的情況是你努力了還可以過普通人的日子,你放棄了,就只能在生存的泥淖裡掙扎。

    這也是為什麼書名叫 平凡的世界。 我們拼死奮鬥,也只是過好普通人的生活。 說到底,大家都是普通人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眾邁騰改裝音響,加超低音怎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