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看到的電影評分大多數是在豆瓣上,難道就豆瓣上的評分更權威嗎?
6
回覆列表
  • 1 # 對酒當歌2019

    豆瓣在國內算是電影評分的領軍網,想知道其中原因,這還要從它的本身特性和使用者體驗上來說。

    我們都知道豆瓣(douban)是一個社群網站。 創立於2005年3月6日,他的創始人算是大牛級的人物--楊勃,網名“阿北”,(不知道的可以百度看看)。最早豆瓣是以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資訊,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使用者提供,是Web 2.0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

    另外,豆瓣也有自己的一套內部管理系統,因為豆瓣是100%的動態網站,呈現給每個註冊使用者的主頁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同一個使用者在不同時間上豆瓣,也會看到不同的首頁。具體的內部管理系統,我也不是很清楚啦。

    電影評分大多數是在豆瓣上,豆瓣上的評分也不算是極致權威,國內也有很多電影評分網站,如:IMDB、貓眼、6v電影網、等

  • 2 # 體制內的小門道

    因為相對而言豆瓣更客觀,都說豆瓣是文藝青年聚集地,有些人就不斷的去批評豆瓣裝逼,可是你看看相比於另一些網站7分起步,8分正常,9分不少情況來說還是比較客觀的,那些網站本質上就是想讓你掏錢買票進電影院,為什麼豆瓣不這樣,豆瓣是文青,不怕得罪人,求求你們放過豆瓣吧,也許有些電影偏離了正常評價水平,畢竟是少數可豆瓣總體是客觀的,你看看排名前100的電影哪部不是經典,你看看那些靠前影評哪個不夠鞭辟入裡,難道非要有資本注入豆瓣,變成了另一個模樣才開心?

  • 3 # 藜莠

    首先,從豆瓣網的發起開始,豆瓣網由楊勃於2005年創立,以書籍,影音,為主題的社交網站,注重的使用者群體也多是有一定教育背景的都市青年,從這一點來說,使用者群體的數量性極為巨大,在這個網路資訊化時代都市青年佔據了主導地位。

    其次,豆瓣網在成熟之後和市場上多數影音集團合作,發展一定的影音第一手資源,從而一步一步穩固自己的地位。

    最後,豆瓣與多數影評人合作確定了自己的影評業地位,從而致使大多數電影評分以豆瓣為主。

  • 4 # 電影爛番茄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擁有相同愛好的人都渴望能夠找到一個歸屬地來與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在網際網路發達的21世紀,這種同好趨勢更加明顯,即便是論壇類的網站都因為自己的不同風格而吸引著不同的網民。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籃球迷離不開虎撲體育,足球迷離不開騰訊體育,音樂發燒友在qq音樂、網易音樂、酷狗音樂間來回穿行。

    而電影愛好者似乎熱衷於把豆瓣當成自己的聚集地,我想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豆瓣的評分制度。國外有兩大影響力超群的電影評分網站,一個是爛番茄,一個是IMDb。

    前者的評分人主要是專業影評人,他們對一部電影的評價不僅取決於電影好不好看,還要看創新度,所以爛番茄上有的電影新鮮度很高,但是看完發現並不好看。而IMDb則親民很多,是普通使用者的評分,所以這個分數和電影的好看度基本上是呈正比的。

    豆瓣採用的就是IMDb的模式,所以其評分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具有參考價值的。這使得豆瓣具有了電影字典的功能,既然有人去查,就會促使更多的人去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上高中是自己做飯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