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一個小傻子滴滴滴
-
2 # 跑者阿飛
跑步時小腿不適,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總的來說,傷痛不適都是跑步的負荷超過了身體的承受能力。這裡分析7種小腿不適的原因,看看自己屬於那種,有針對性地採取對策吧。
1. 跑姿問題跑步時腳踝過度反覆伸曲,給小腿帶了了巨大的負荷。
當你跑了一個全程馬拉松後,如果你的跑姿好的話,肌肉痠痛部位應該在臀部和大腿後側的膕繩肌等大塊肌肉,而不是小腿等小肌肉群。如果小腿肌肉痠痛的話,說明可能腳腕發力過多,蹬地的動作發力太大。
跑姿問題是大多數小腿不適的主要原因。
2.肌肉問題對於剛開始跑步的小白來說,單純是因為肌肉力量不足,而導致的情形居多。一般隨著訓練的積累,肌肉慢慢強大了,就好了。當然了剛開始不要跑太快,要慢慢跑,要循序漸進。
但如果1-2月依然不適,那就是別的問題。
3.跑鞋問題專業的跑鞋有很多功能,可以提供支撐,緩震,保護,加速等。合適的跑鞋非常重要。
當你穿了比自己腳大的跑鞋,有點感覺像穿了拖鞋一樣,為了不讓鞋子掉下來,腳腕就會緊張,承當不必要的負荷。
而跑鞋偏小,導致腳趾彎曲,不能正常著地,一樣會給小腿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4.地面等環境問題在水泥路面等惡劣的地面上跑步,著地的衝擊力相當的大。肌肉吸收這個衝擊力帶來不適。
5.身心狀態問題人的狀態每天都在變,有時狀態(包括身體,精神,休息,營養,心理等因素)不好,會導致跑姿變形。
6.突發事件問題比如跑著跑著,突然有人從旁邊闖出來,為了不撞在一起,突然改變跑步方向,有可能帶來肌肉/韌帶的扭傷。
還有比如跑步的路面上有坑坑窪窪,自己卻沒有看到,不小心一腳踩下去,有可能帶來肌肉/韌帶的扭傷。
7.過度訓練問題沒有以上的問題,就是跑的多了,訓練過度,帶來不適。
適度運動,跑前熱身,跑後拉伸,按摩放鬆緊張的肌肉。勞逸結合,注意休息。
我也是從8月份開始堅持跑步的,看到題主也遇到過和我類似的問題就暫且答覆一下。我查閱了一些平臺的資訊,包括知乎把這些知識和建議,再結合個人的體驗,得出我的恢復方法如下:1.充分的熱身和拉伸在跑步前,充分熱身:對身體的關節進行適當的活動。緊接著適當快走或者慢速跑,使心律提升,身體逐步進入狀態。
在跑步後,充分拉伸:如圖所示:
每個動作不用太長時間,一個大概15~30秒就好,其中包括有關節的活動以及肌肉、筋的拉伸,拉伸只要稍稍感覺有緊繃感就好,不應用力過猛。尤其是腿部的拉伸,就有這個推牆的小腿拉伸動作
動作要領:做個弓箭步,前腿的前腳掌踏向前踏出去,後腿的腳跟觸地,前腿膝蓋向前下方壓就行了。動作要領:一腿向前邁,後腿後跟與地面落實,整個腳掌著地。然後手扶牆面,身體緩緩向下壓,感受小腿的拉伸。以上這兩個動作分別是對小腿的比目魚肌和腓腸肌進行一定的拉伸。大腿後部肌群拉伸:
大腿前部叢集拉伸:建議在跑步或運動之前都留出時間來做這些熱身還有拉伸運動。熱身就是避免受傷,幫助身體更快進入狀態的一種提前刺激。使得身體內外都更能接受後續的訓練刺激。
拉伸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條:1.運動後拉伸,可有效排出乳酸,減少其對肌肉的刺激2.可幫助促進血液迴圈,幫助營養輸入到目標肌肉群,防止肌肉中血液淤積肌肉僵硬3.可拉伸肌肉外膜,增加肌肉緯度4.可提高柔韌性,動作將更標準,也就反過來促進鍛鍊效果。促成良性迴圈5.可拉長肌肉肌腱一定程度改善身體曲線
2.採用“腳後跟走”腳後跟走,我也是在知乎上看到
的回答中給出的方法,具體是在走路的時候,用腳後跟先著地,把腳翹起來,然後由腳後跟到前腳掌整個腳底的連貫動作,而不是像平時走路和輕佻隨意的狀態,我嘗試了一段時間,每次在跑步之前都“腳後跟走”1000米的樣子。剛開始走著走著,沒多久就感覺重新出現了跑步時小腿前側的痠疼難忍的感覺。但是隨著鍛鍊時間的增加,慢慢地這種狀況得到了緩解和改善,不怎麼疼了。大家可以試一試。在這裡也感謝吳子豪的解答。3.重新審視跑步姿勢因為慢跑這個運動,基本都是自己一個人跑,所以節奏和動作都是自己掌控,旁邊沒有其他人去監督、觀察,所以有時連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的動作出現了不妥當的地方。其實相對科學的姿勢應當是:跑步時身體不要使勁前傾,也不要步伐過小,只是小腿用勁兒,(因為我們在小步伐的時候,都是前腳掌蹬地,很容易就把力量負擔都壓在小腿上。)所以要把大腿邁開,用大腿帶小腿,這樣子你的臀部肌群的力量也能幫助你更輕鬆地前進。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鍛鍊到整個下肢的肌肉,發揮它們的力量幫助你做好有氧運動。4.科學的運動安排看到題主之前是一天一跑,之後出現小腿症狀,調整為跑一休二。我覺得挺合理的,主要運動要適量,也要給身體一個緩和恢復的時間,還應當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勉強,不逞強,適度運動。畢竟我們都是為了讓身體更加健康、讓自己更加美麗而動的。並不是為了挑戰自己的生理極限而動的。選擇舒適保暖的運動衣、合腳的跑鞋、計錄器、心律器、MP3、飲品+(香蕉、小巧克力)、塑膠場地在不嚴酷的天氣進行運動。
5.如過於嚴重請及時就醫,諮詢醫生的建議也有可能是因為頻繁運動所導致的組織損傷,需要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