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坦克採用什麼樣的履帶,以及多大的寬度,主要決定因素,還是需求問題。如果對比的話,會發現,蘇/俄式的坦克履帶確實要寬一點,這主要與俄軍主要作戰地帶:東歐大平原地區的地質,這裡的土質相當鬆軟,尤其是秋春季節,往往就是泥漿一樣,有關這方面的事,大家可以查一下,有關二戰的回憶錄,看樣一下,蘇德二軍對於戰場條件的描述。
當然了,也不是越寬越好,任何一個選擇都是存大利弊的,最終只能進行最佳化選擇了。履帶也不僅僅只是寬度的,它可不是輪胎,還要考慮長度的,從t54/55到62,再到64、72、80,它們的長度也不一樣,實際接地面積也一樣,且從T64開始,俄式坦克的戰鬥全重並沒有發生大太的變化,實際上不存在需要變更的理由。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履帶屬於消耗品,其行程里程是有一定的壽命的,所以它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故而從後勤的角度說,最好能統一標準,型號與型別越少越好,這樣後勤管理方便,也利於組織生產,儲運等。
現代歷次戰爭中,重要的一條經驗總結:標準化,儘可能的簡化後勤,這方面蘇軍考慮相當多,類似於履帶這樣的日常消耗品,如果能各型號都能採用統一的標準,那麼自然大大有利於後勤保障工作,其實不光是履帶,俄式各款坦克之間,可以通用的東西相當多,比如:T64及T80,T72的火炮已統一為125毫米,至於負重輪等,有些也是可能通用的,這樣即可以減化後勤,也能降低成本。
這屬於一個多方面考慮的結果吧!
各國坦克採用什麼樣的履帶,以及多大的寬度,主要決定因素,還是需求問題。如果對比的話,會發現,蘇/俄式的坦克履帶確實要寬一點,這主要與俄軍主要作戰地帶:東歐大平原地區的地質,這裡的土質相當鬆軟,尤其是秋春季節,往往就是泥漿一樣,有關這方面的事,大家可以查一下,有關二戰的回憶錄,看樣一下,蘇德二軍對於戰場條件的描述。
當然了,也不是越寬越好,任何一個選擇都是存大利弊的,最終只能進行最佳化選擇了。履帶也不僅僅只是寬度的,它可不是輪胎,還要考慮長度的,從t54/55到62,再到64、72、80,它們的長度也不一樣,實際接地面積也一樣,且從T64開始,俄式坦克的戰鬥全重並沒有發生大太的變化,實際上不存在需要變更的理由。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履帶屬於消耗品,其行程里程是有一定的壽命的,所以它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故而從後勤的角度說,最好能統一標準,型號與型別越少越好,這樣後勤管理方便,也利於組織生產,儲運等。
現代歷次戰爭中,重要的一條經驗總結:標準化,儘可能的簡化後勤,這方面蘇軍考慮相當多,類似於履帶這樣的日常消耗品,如果能各型號都能採用統一的標準,那麼自然大大有利於後勤保障工作,其實不光是履帶,俄式各款坦克之間,可以通用的東西相當多,比如:T64及T80,T72的火炮已統一為125毫米,至於負重輪等,有些也是可能通用的,這樣即可以減化後勤,也能降低成本。
這屬於一個多方面考慮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