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棒奔霸

    原來過年要數農村最為熱鬧,過大年有好多傳統的民俗藝術在這時爭相綻放,踩高蹺、旱船、背歌、每個村落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集中表演之時真的是人山人海,爭先恐後的追著去看,記得每次散場,地上會有好多被擠掉的鞋。

    過年要放焰火、鞭炮,現在呢 好多地方都已經禁止燃放了,這幾天朋友圈流傳著好幾個因為燃放鞭炮已被拘留的訊息,這幾個人,過年應該在看守所中度過了。舊時的好像變得越來越少,像過年各家都要供奉一些自己信奉的諸位神仙,點些香燭紙鉑,講究要上供,如果許的願的話,哪要上豬頭大供,現在這些很少很少了。

    過年改變了很多,我們也慢慢的適應了這些改變,過年,一家團聚快快樂樂的就是年,別的其實真的不用在意那麼多。

  • 2 # 山東人在東莞

    年昧是文化的遺產。不存在淡與濃的問題。世間傳統美德與文化傳承是我華人內心的信仰,也是華人引以為榮的文明。俗可以加入新的元素。但中國心是不會變的。

  • 3 # 以史為鑑

    年味兒變淡可以說是近幾年大家共同的感受了。

    其實年味變淡並不是“新年俗”的流行才導致年味變淡,導致年味變淡的因素恰恰是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交通發達

    古代普通百姓基本上沒有離家百里之外的,生活範偉也都侷限在百里之內。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嫁娶的小輩才迎來了一家團聚的日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鐵、飛機的普及,人們生活範圍早已經擴大到了幾千裡、幾萬裡之外。許多人都已經習慣了旅行過春節,去熱帶地區過新春。。。

    這種情況下自然年味就變淡了。

    二,生活水平提高

    我們小時候期盼過年,主要是過年了可以穿新衣,吃糖,有壓歲錢,還能大口吃肉,吃餃子。。。

    上面這些之所以印象深刻,就是因為大部分老百姓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肉,吃餃子,穿新衣,孩子們才有零錢花。

    但是到了現代,肉,蛋,餃子,糖,新衣服等等都已經是隨時隨地就可以吃到或者穿到的了。生活物資的大豐富也讓以前過年的儀式感淡化了。

    三,娛樂方式多樣化

    以前沒有太多的娛樂方式,過年的時候要麼一家人在一起打牌聊天,後來有了春晚就一家人在一起看春晚。

    娛樂方式的多樣化讓許多人可以選擇過一個不一樣的春節,而不是侷限於一地去親戚朋友家拜年,看電視。

    正是因為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大家才感覺到年味變淡了。其實是我們的生活更好了,選擇過節的方式更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試管嬰兒技術是怎樣從“反對”走向“成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