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an神77777

    沒什麼可看的,典型的壟斷市場行為。這個問題,相關部門應該重視,畢竟,做高鐵的大多是普通大眾,應該整改。

    這個問題不能與場合不同對待,可能會有人說,同樣一隻可樂,不同地方賣,價格不一樣。他們用這種市場行為解析高鐵快餐溢價問題,那是謬論,因為高鐵快餐溢價和現在普遍車站市場溢價問題是大眾公共行為。影響的是普羅大眾。

  • 2 # 依旺情深1

    首先,高鐵上的快餐的成本與我們生活中快餐店中的快餐的成本構成是不一樣的。1,高鐵快餐是配餐公司供應的,在高鐵上只進行了一次加熱動作。配餐公司也要賺取利潤。2,餐具成本也較正常的快餐公司高。3,餐東箱的使用費攤派,這是個大頭,80坐位的車箱改成餐車這些損失相當一大部份會轉嫁餐費上。因此高鐵上的價格奇高是可以想象的。

    其次,高鐵是一個特珠場所,服務人員的工資及有關管理費用當然也要攤派到餐費上。

    第三,定價不合理,便民意識差,利潤定位過高,具有壟斷特徵。

  • 3 # 老爸的修行

    說這事,很多人的印象不僅僅是高鐵,普通火車,機場,大部分人對餐飲服務是不滿意的。

    一是認為貴,而是覺得單一口味差,再就是覺得分量少,甚至有的時候食物也不新鮮,服務不好。

    記得2015年的時候高鐵上除了服務質量規範,是明確要求2元的水和15元的盒飯要不斷供的。

    但是過了一年,這條規定就不再執行了。說是滿足餐食多樣化的需要,15元套餐可以不賣,而且售完為止,不再補給。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大部分的言論指向缺乏競爭,壟斷定價。

    鐵路的餐飲服務,的確由於特殊場所的原因,目前並沒有競爭機制。甚至內部的執行也屬於內部的“計劃經濟”員工有工資,經營性的使用者滿意度跟收入並不掛鉤,所以對服務的重視程度也就不高。

    另一個原因就是在定價過程,考慮的是機會成本。比如,一節餐車如果賣座位票,創造的收益,由餐車來滿足,餐車服務員的工資由餐食的利潤來補償。

    從商業的角度沒錯,可是放在少的可憐的銷量上,價格當然也就奇高了。

    你見過餐車有幾個人吃車上的配餐的?少之又少,甚至有的旅客故意等餐食、水果,在幾次喊價之後,降價處理的時候再買。這就是旅客與餐車的博弈。

    話說回來,如果換個思路,餐食是剛需,泡麵也不好吃,價格合理,銷量也會不錯的。

  • 4 # 元芳有看法

    這個問題其實就一個原因,就是壟斷,利用自身的壟斷資源和話語權強行定價,愛買不買,你不買總有買的,交通領域的人流量不愁沒買家。

    像高鐵這樣的還有很多,比如機場、車站候車廳,比如旅遊景點內的零售崗廳,比如院校內的賣店等等,其原因都是一樣的,就是一種簡單的壟斷行為。

    旅遊景點或者院校賣店很多是外包性質,如果說他們承包費用較高成本高還可以理解的話,那麼像機場、火車等這些根本不需要租賃費用的場所,其實成本一點都不高,因為賣的商品並不比外面的高階,甚至質量還不如市場賣的呢。

  • 5 # 文文品讀歷史

    這叫稀缺營銷!

    其實10元都不值,味道也不怎麼樣。憑啥賣50?無非利用了高鐵的平臺。人多,環境也好多了,一切都變得高大上了。就像地攤貨進了大商場,身價也倍翻了。

    況且高鐵服務人員待遇也要提高,不賣貴點怎麼行?

    坐高鐵的很多人不差錢,老闆,成功人士有的是,總有人買的。快餐不要求有多少人買,20%人買就夠了。

    一句話,高鐵快餐的定價要按高鐵的要求來,銷售服務物件針對商務白領人生的。普通人你愛買不買,反正我不愁賣。這便是市場營銷,別說快餐了,奢侈品都大有人買,中國現在很多人不缺錢。覺得50貴的只能說明你太窮了!不喜勿噴!

  • 6 # 他是你的通訊錄好友

    今天就碰到了。投訴也沒有用。就像你給小孩家長告狀,能有啥結果。吃了一份25元的,難吃不說,還吃不飽,還是素的,,,最多6元一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蔣欣演的甄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