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霧失高閣
-
2 # 萬卷縱橫眼欲枯
曹丕稱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叱吒風雲、縱橫半生的曹操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享年六十六歲。
曹操的長子曹昂早死,最有希望的繼承人就只有曹丕和曹植了。曹操也很早就開始培養這兩個兒子了,他任命曹丕為五官中郎將,輔佐自己處理政務;同時在自己出徵的時候讓曹植留守鄴城。比較之下,兩人各有長處,曹操一時拿不定主意。曹丕、曹植也在互相爭鬥,各自拉幫結派。
開始曹操比較傾向曹植,因為曹植才華出眾,但曹植也有明顯的弱點,就是好酒貪杯,任性妄為。
據說有一次曹操要考驗一下兩個兒子的膽識,就讓他們出城去傳令,卻暗中告訴守門官不準放行。曹丕出不去就只好回來了,曹植卻大喝一聲:“我奉王命出城,誰敢阻擋?”他拔劍殺掉了門官,出城而去。聽到這個結果,曹操很高興,他認為曹植有膽識。可後來就有人告訴他,曹植這麼做,是楊修教的,並且以前曹植回答自己的問題,都是楊修提前做和了答案。從此曹操對曹植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而且非常恨楊修,後來就找了個藉口殺了他。
曹操向賈詡詢問該立哪個兒子為繼承人,賈詡勸他想想袁紹和劉表的事情。再加上曹植幾次因酒誤事,曹操終於下定了決心,立曹丕為魏王太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曹操去世後,曹丕就繼位為魏王。當年三月,漢獻帝改元為延康。到了十月,曹丕在華歆、王朗、陳群等人的擁戴下,逼迫漢獻帝禪位,自己做了皇帝,國號是魏,改元黃初。
其實曹操的內心早就把太子之位寄託在了曹丕身上。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很欣賞曹植的文采的,所以大部分人一開始認為曹植才是最佳人選,因為曹衝英年早逝了。因為曹操本人也是一個喜歡詩詞歌賦的領導者,對於曹植必然有所偏愛,但是實際上記載之中,曹丕曾多次隨曹操出征,走南闖北,所以耳濡目染,也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頭腦。
然而曹植也曾對此請求隨軍出征,但是都沒有被允許,這其中其實體現了曹操一開始就看好曹丕的,畢竟當時處於亂世,如果沒有經歷過的戰爭和官場的各種鬥爭,是無法能夠成為一個萬人敬仰信服的領導者,同時曹植因為其詩人的浪漫個性,所以對待有些事情比較固執且不會變通,而曹操作為一代君王,是不可能將自己的基業交給一位詩人的,作為領導者和家長的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基業能夠世世代代的延續下來,而曹丕則是繼承王位的不二人選。
當然,還有很多意見認為,曹操一開始是想培養曹植,但是發現曹植確實在處理國家政治事務上沒有興趣,也沒有突出的才能,所以才轉而培養曹丕。但是其實不難發現,曹操的培養重心一直都在曹丕身上,無論是因為曹昂的去世,按照年齡大小,還是依照治理國政的才能,曹丕都是很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