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悠遊閭春暉

    首先,正如許多愛好者熟悉的那樣,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完全是建立在馬其頓——希臘聯軍的武力征服的基礎上的,其在短時間內赫然出現在完全沒有民族、風俗、宗教契合度的西亞和中亞大地上,憑藉的就是亞歷山大大帝戰無不勝的赫赫武功,一旦遭遇戰場失利,或其本人遭遇不測,龐大帝國頃刻就將土崩瓦解,(歷史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這一點)。

    亞歷山大大帝長於治軍征戰,而短於治國用人的特點,在其生前就已經暴露無遺。他委任的各地方總督,大多是橫徵暴斂之徒,或就是久蓄異志的野心家。在亞歷山大活著時,他們或偽裝、或逢迎,不過是等待時機而已。所以,如果按題目假設,亞歷山大大帝的壽命如果能更長一些,亞歷山大帝國東方各行省的獨立和內戰,勢必會延後一段時間,但最終仍會爆發,即使亞歷山大的嫡出子嗣能夠繼位,他也無法獲得那些地方實力派的真心擁護。

    同時,另一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那就是依照亞歷山大大帝的秉性及保持其戰神威望的需要,加之此前遠征中亞及印度的經歷,亞歷山大的下一個征服目標必然是西方,無論是埃及以西的財富帝國——迦太基,還是地中海明珠的西西里敘拉古王國,甚至還有在亞平寧半島上正蒸蒸日上的羅馬共和國等,都可能是馬其頓—希臘軍隊的遠征目標,但這些都是難啃的骨頭,尤其是那時的亞歷山大大帝與其屬下戰友們的關係已經變得冷漠,各將領因之前的種種事件,對他們這位天之驕子的領袖的親近感,已逐漸被嚴酷的東方式君臣關係所替代,馬其頓軍中將領們的小團伙正逐漸形成,而希臘同盟軍更是愈加厭惡遠離故鄉的任何軍事行動,頑強的斯巴達人和狡猾的雅典人正尋機蠢蠢欲動,這一切都給亞歷山大可能的西征蒙上了陰影。如果西征勝利,帝國疆域將更加龐大,甚至囊括地中海也未可知;而一旦西征失敗,前述原因之下的希臘諸城邦和東方各行省的叛亂和獨立將紛至沓來,歷史上亞歷山大帝國的土崩瓦解則仍會出現。。。。

    所以,亞歷山大大帝如果壽命延續,世界歷史的發展當然會有所不同,但或許終究還是會回到群雄逐鹿的希臘化時代。

  • 2 # 胡笳胡談

    我們很難講,亞歷山大大帝如果未瘧疾而死,對今天曆史影響如何,我們只能臆測對當時歷史的影響。

    第一,很自然,馬其頓王國不會那樣快速的分裂與滅亡。馬其頓分裂的繼業者戰爭的爆發完全是因為亞歷山大死後沒有有實力的領袖,如果亞歷山大不死,再活四十年,馬其頓不會分裂,同時他能培養幼子順利長大並保持馬其頓王國的威信,馬其頓會延續一段較長的時間。

    而馬其頓如果保持一段時間,它龐大的帝國疆域,和亞歷山大對文化的政策,都將大力促進當時世界商業的發展與文化的融合,尤其是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將會更快速。可想,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將迅速的滲透進西方,希臘、波斯、中華、印度、埃及各種文明碰撞和融合會產生什麼結果呢?我們不知道,但樂觀的想,整個世界也許會因此而更加進步。第二,征戰問題。

    首先“繼續東征”可能性不大,因為亞歷山大打到印度河流域後已經因將官們的厭戰和思鄉情緒阻擾而不得不撤兵回到新都巴比倫。新建立的帝國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消化吸收新的領地,文化融合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亞歷山大進軍中亞最初的目的是追殺波斯末代國王大流士,中亞的遊牧民族對馬其頓軍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擾,再度向東擴張顯然力不從心。

    從真實的歷史來看,希臘化時期從塞琉古王國分裂出來的巴克特里亞王國後來趁孔雀王朝滅亡北印度空虛之際進軍北印度,所以可以假設,如果亞歷山大的帝國維持時間夠長,後世仍有機會趁印度沒有統一政權時再度東征。

    而如果馬其頓夠強大,或者說馬其頓化的印度夠強大的話,繼續向東,將會遇到中國。大致可能會在漢中期,勝負如何?我們不知道,但可想,這對中華文明是一個考驗。再者,亞歷山大還需要應對希臘地區長期存在的反抗,帝國首都是巴比倫,對希臘地區的監控將大不如前,希臘地區會有更大自由,馬其頓人大量移民到東方,使得馬其頓“龍興之地”空虛,即使透過條約、武力等手段保證馬其頓故土不會被希臘人趁虛而入,也很難阻擋凱爾特人的南下。無疑,亞歷山大如果不死,對希臘地區的鎮壓與對抗凱爾特人將是他終生任務。

    另外,在西部,西南方向,亞歷山大還會遇到迦太基人的挑戰,主要是航路之爭。西北方向高盧人地區不太會吸引亞歷山大,估計馬其頓人不願意放棄溫暖的地中海而千辛萬苦翻越阿爾卑斯山去進攻這塊不毛之地。南征問題。有一種說法說亞歷山大放棄印度西歸之後原本計劃南征阿拉伯半島,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希臘馬其頓人不適應沙漠乾燥氣候,此時漢志的貿易線路也不存在,無任何征服價值。

    另外,我們臆測歷史的可能性還有以下幾個:

    1、羅馬人對東地中海的征服程序將大大減緩,或者羅馬被希臘征服。

    2、中亞、西亞、印度的希臘化程度大大加深,以至於新疆也會出現眾多具有希臘風格的事物,之後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迅速影響到中國。

    3、由於東地中海與西亞在更長的時間內保持了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一,拜占庭與薩珊波斯間的百年戰爭不會發生,漢志貿易路線隨之大為萎縮,阿拉伯帝國興起的必要條件不復存在,伊斯蘭教作為一大世界性宗教失去了誕生的歷史條件和傳教條件。

    4、整個東地中海世界以及亞洲西部長期處於以希臘神話(因為基督教的產生才把希臘羅馬的宗教稱為神話,此時更應該稱之為古希臘多神教)為主導,融合包括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在內的多神教二元教互相影響的混合體信仰之下。

    5、由於塞琉古、託羅密在敘利亞地區的爭奪戰不復存在,羅馬威脅的減輕,猶太人的反抗動力大大削弱,於是不會出現馬可比王國,各種猶太教派不會產生,羅馬大流散不會產生,基督教也失去了誕生與生存的土壤。於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伊斯蘭教都被掐滅在搖籃裡,只剩下留有深深希臘化痕跡的佛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謝娜發文,是要回《快樂大本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