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玉名
-
2 # 杜坤維
這問題問的不是很專業吧?17年是大盤股的春天,中小盤股基本沒動靜不說,還不斷的新低,18年要說小盤股真的不會太好,中盤股可能會略好於小盤股,或許提問的人是中小盤股的一種簡稱。
筆者先大一個比方,比如現在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居多,大家視若寶貝,都是掌上明珠,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家庭所有資源都給了他,但是遷移幾十年,家裡孩子一大堆,能吃飽飯就是人生一大幸事,哪裡顧得上所有孩子。
目前股市也是這樣,隨著前幾年偽市場化改革,新股有了一波快速擴容,今年又是一個IPO常態化年,新股發行史無前例,又有了一波快速擴容器,市場已經有了3500餘家公司,而市場存量資金有限得很,投資者不僅不增加還出現減少,市場資金根本炒不過來,只能選取一些較為優質的個股,透過抱團取暖的方式獲得利潤,這就是今年權重白馬股走強的背後邏輯。
未來18年,新股常態化繼續實施已經基本定局,市場擴容依然是一個相對快速的時期,存量公司依然會快速增加,所謂的稀缺資源已經是歷史上的事情,後市將永遠不可能再有,各個板塊個股,各個概念個股,市場資金都已經不可能全部炒作起來,也就是普漲普跌的局面已經基本不太可能存在了,像最近媒體報道的寧波某家公司很久都沒有一筆成交,好像被市場遺忘掉一樣,這種殭屍一樣的股票未來還將增加,主要是那些行業不突出,或者在行業中默默無名的公司,或者是業績不怎樣的公司,已經很難吸引大資金關注了,大資金將會去尋找行業中的龍頭,或者業績增長比較明確的優質公司參與,這是一個無法阻擋的趨勢,但筆者那麼說,不是希望大家參與目前偏強的權重白馬股參與,這些個股股價高高在上,風險並不小。
筆者的本意是去尋找中小盤中的龍頭個股參與,那就是細分行業龍頭,業績成長較為明確,在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個股,只有這些個股才會在未來得到大資金的關注,隨著擴容增加,小而美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投資重點是業績成長。
筆者一直的觀點是在文中不評價具體公司,因此對於何謂是細分行業龍頭也不舉例,大家可以透過F10和有關媒體券商報告中找到各個行業的細分龍頭公司,從行業來看,筆者看好5G晶片智慧和大資料。
就整個18年行情,筆者不太樂觀,因為面臨美聯儲加息溢位效應和擴容帶來的資金與籌碼矛盾,但科技成長股的波段性行情會比17年多一點。但一些沒有業績支撐的個股尋底遠沒有結束,遠離限售股解禁的高價次新股,遠離有退市風險的黑天鵝。
-
3 # 打板王板哥
首先說結論,看不了大段內容的,看黑體加粗內容。
會是的,就是小盤股的春天。
(1)估值背景決定,大盤股不在屬於價值投資!2017年A股市場主要是圍繞大市值價值股展開的,也就是大盤股的春天。有很多研究資料表明,是滬港通,深港通帶動下,將低估值的部分炒作,使其估值到位,這才是有了我們轟轟烈烈的大盤股行情,也就是俗稱的估值迴歸,價值投資。但是經過1年的漲幅,貴州茅臺也已經三倍漲幅了,在這個時候,我們不禁要問,茅臺還低估了嗎?
但是我們現在非常謹慎,因為估值上去了,其如果業績不能達標,其最後就會逐步迴歸。
舉個栗子,茅臺股價上漲,平安股價上漲,並不是他們公司質地發生了多大的變化。茅臺酒廠還是那個茅臺酒廠,平安還是那個平安公司,代表公司實質的的盈利增速(市場業績)並未發生實質變化。
(2)國際形勢變化,加息,降槓桿將刺穿大盤股泡沫!國內——金融去槓桿持續,國內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還是偏緊,暫時很難產生系統性大行情。基本上A股能有的行情就是結構性行情,而且接下去整個環境暫時也不支援推動大股票繼續泡沫化,我們也不要指望外資把我們的大盤股再推向泡沫化。——簡而言之就是,抄大盤股是需要很多資金的,沒錢怎麼抄呢?
國外——12月13日下午美聯儲宣佈加息,年內第二次加息。花旗預估發達國家的平均利率會達到2008年以來最高,上升0.4個百分點至1%。而摩根大通則預測平均利率會從今年底的0.68%升至1.2%,加息超過0.5個百分點。花旗預計美聯儲及加拿大央行明年會升息三次,英國、澳洲、紐西蘭、瑞典和挪威央行升息一次。摩根大通預料美聯儲可能加息四次。————華爾街經濟學家正告訴投資人逾10年來最大的緊縮貨幣政策要登場了。
貨幣緊縮以後,今年表現非常搶眼的大金融權重,必然直接受限制。其相關聯的採掘,機械裝置的相關產業也必將受到壓制。市場都沒錢,誰還會消費我們高階消費品,白酒呢!
(3)全球經濟緊縮,希望在哪裡?2018年是十九大報告之後新開局第一年,十九大報告宣告了新時代。我的理解我們需要看到一個趨勢,這個趨勢就是中國是在加速邁向、比肩美國的歷史程序,尤其是在新興科技領域對標美國補上我們的短板,這是未來的時代趨勢。這條投資主線和過去兩年圍繞舊經濟龍頭受益的去產能去庫存完全不同。所以我認為,走進新時代,A股的核心邏輯線索正在變化。
新時代的發展脈絡是中國和美國比肩成為科技G2,我們認為核心機會在新興科技產業,在今天還不是白馬龍頭的中小市值成長股中,今天它被A股市場極端壓制,明天它就有著戴維斯雙擊的空間。
在整個實體經濟不景氣的今天,我們一批創業板成長性行業卻是逆勢雄起!
明年經濟呈現不景氣狀態時,我們一批通訊,計算機,電子,傳媒等行業能夠後發之人,而且未來其成長性也是會非常偉大的。這些能代表2018年中國經濟上行的行業,都是在2017年的股市中備受打壓的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
我們認為,最終2018年主要指數中,預計只有創業板的盈利增速能呈現上行趨勢,這使得它的吸引力凸顯。2018年乃是我們“小盤股”的春天。
回覆列表
這幾天,不斷有投資者問到2018年是否會迎來創業板的再度逆襲,因為2017年的一九效應,創業板受傷太深了。但僅僅憑此因素就認為2018年創業板崛起,似乎也有失偏頗,今兒就此做一個詳細的分析,給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
強弱兩極分化現象的思考
如圖所示,最近兩年來創業板與上證50的走勢,可以發現期間的差異;幾乎每一次調整,創業板總是跌幅最大的,而反彈之際,漲幅是最小的,這樣幾個週期下來,強勢的越來越強勢;弱勢的越來越弱,導致差距越拉越大。
創業板指數從2012年底的最低585點,上漲到了2015年的最高4037點,漲了近6倍。隨後,持續2年多的調整,機構、媒體的基調也集體大轉向,從高位的高估值高成長理論,轉向低位低估值依然有泡沫的。這種現象非常常見,歷史上也經常出現,經常出現於週期股板塊中,大漲之際,所有的研報、媒體分析等均是看多的,而且還會以未來幾年增長之後來看,如今是低估之類的判斷,包括今年提出來的是環保限產推動價格反彈,房地產市場調整,基建需要拉動,推動週期股反彈之類的;而一旦下跌,就會說,產能過剩等因素,持續看弱等,也就是說,市場總是走兩個階段,上漲週期唱多;下跌週期唱空,鮮有其他聲音出現。
如今白馬股也是如此,機構高喊茅臺的市值要突破萬億元。而2017年至今已經有268只股票實現翻倍,這肯定是牛市才有的啊;而冷靜下來一分析,就看出問題了,次新股大行其道,上市後爆炒的結果;實際上,今年以來實現翻倍的股票僅有39只,卻是清一色的行業龍頭——像貴州茅臺、三安光電、海康威視、京東方A、萬華化學等。而這些品種,依然不斷地被機構、媒體看好,貼上各種標籤,但面對已經有些透支的股價,資金抱團度非常的高的情況下,真的是還有可挖掘的價值嗎?值得我們打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