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自己喜愛和推崇的書法家,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最為推崇王羲之,康熙皇帝喜愛董其昌。而乾隆皇帝正是趙孟頫的“宇宙第一腦殘粉+小迷弟”,並且在書法上專師趙孟頫。圖一:一對CP之趙孟頫與乾隆皇帝

    據統計,乾隆皇帝有印章1000多方,常用的就有500多個,所以毫不意外的是,那些被乾隆爺掌過眼的趙孟頫的字畫都無一例外地被題上御筆、蓋上各種御印,有些甚至到了有礙觀瞻的地步,不過這也側面反映出乾隆皇帝對趙孟頫的迷之喜愛。那麼乾隆為什麼對趙孟頫如此鍾愛有加呢?

    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趙孟頫藝術造詣極高,這也是他能獨得皇上“恩寵”的首要原因。趙孟頫字子昂,是宋末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而且從小就是個神童,史書記載他“幼聰敏,讀書過目輒成誦,為文操筆立就”。趙孟頫博學多才,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了有元一代的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獨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華美而有骨力,流利而不甜膩,既有精緻典雅的“富貴氣”,又不失清新瀟灑的“山林氣”,尤其是部分“富貴華美”的氣質符合乾隆皇帝的獨特審美。圖二:乾隆皇帝御筆所書“趙體字”

    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皇帝個人的喜好無疑會在全國颳起“趙旋風”,這就不單單是皇帝個人的喜好了,而且還會影響到國家政治。除了個人的真心喜愛之外,乾隆皇帝推崇趙孟頫也有部分政治原因。

    這裡的政治原因就要聯絡趙孟頫本人的尷尬人生,趙孟頫的“趙”姓可不是虛的,他是正兒八經的宋朝皇族,宋太祖趙匡胤第四子趙德芳的第十世孫。但他在南宋滅亡之後卻以前朝遺逸出仕元朝。雖然趙孟頫並不是十分樂意仕元,在元廷第一次徵召時就曾勉強拒絕。但一再拒絕元廷的“美意”極有可能帶來殺身之禍,於是在元廷第二次徵召時,他不得不北上大都仕元,這也是趙孟頫的無奈之處。仕元之後,趙孟頫被元廷視作歸順的“模範代表”而被授予了很高的官職,死後諡號文敏。雖然趙孟頫在元廷位居高位,但並不得朝廷信任,始終扮演著一個“花瓶”角色。與元朝一樣,清朝也是一個以外族入主中原的王朝,作為宋朝皇族而與元廷合作的趙孟頫自然也成了清廷推崇的模範了。

    參考書目:

    1、李敖:《北京法源寺》,中國友誼出版社,2004年;2、李廷華:《趙孟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 2 # 漢瓦書法

    先得搞清楚喜愛和推崇的區別,推崇是在喜愛的基礎上更敬仰並宣揚,所以推崇包含喜愛。喜愛的東西很多為什麼擇其一而推崇?不是因為最好而是因為最近,與自己的風格最相近而且覺得自己最有可能學會的。

  • 3 # 秋水詩畫

    謝邀!喜愛藝術的朋友,一起聊聊藝術的話題,提出亁隆皇帝為什麼推崇趙孟頫,我們研究和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離不開這個歷史人物生活的時代歷史大背景,對這個歷史人物的藝術人生道路的影響,趙孟頫生活在宋末元初時期,從趙孟頫的社會出身地位角度,他作為宋朝皇室成員,無論是否被迫投降,已經背上叛徒賣國賊的中國傳統歷史價值觀的評價,當時,進入到中原地區,取代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朝代的趙宋一代的統治地位,是蒙古族為主的多民族朝代的新一代的統治者,雖然縱橫亞歐大陸,屠城無數,將整個治下的民眾分為四等,特別是原來金朝治下的民眾為三等,而南宋治下的民眾為四等,排在最低等,但是為了穩定過渡,對中原地區的治理還是比較寬鬆,所以出現以趙孟頫為代表的中華先進文化傳承人,將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的條件,並非歷史傳說所謂崖山之後再無中華的誤導觀點,在這方面,還是要肯定趙孟頫對於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價值、藝術成就和藝術價值,考慮到對於趙孟頫面對的中國文人傳統人品氣節,也對趙孟頫生在亂世,進行的藝術的創作研究產生一定的影響,沒有象其他的有人品氣節的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家,直接在作品內容和氣象上表現出來,例如當時的鄭思肖,原名少因,不願降元,改名思肖,字憶翁,號所南,居室匾為本穴世界,意在心繫南方,只願做趙宋的孤臣,並且,斷絕和趙孟頫來往,所作《墨蘭圖》,畫蘭不畫根,也是無根蘭,表達畫家內在的思想感情的寄寓,形成氣節風骨鮮明對比。(附:中國代表性傳統文人畫家鄭思肖作品《墨蘭圖》,收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而進入到了清代,對於原來朱明一代,不僅僅是從頭髮服飾,還要從文化思想靈魂深處,進行血腥的過濾,不但不接受漢文化為主的先進文化,還動用殘酷手段,全國範圍反文化運動,不斷搞文字獄,不斷清查書籍,不斷焚燒、篡改和人為錯誤對中華傳統文化毀滅破壞,徹底的文化迫害,中國傳統的文人也從此的從敢於擔當的人臣,打碎脊樑膝蓋賤入到諂媚告密的家奴,妄圖徹底壓碎中國文人傳統的氣節風骨,以滿族的落後野蠻的奴隸制文化,替代先進的漢文化為主的中華傳統文化,即使是到亁隆皇帝,也沒有減輕,只是手段靈活,夢想以樹立趙孟頫作為當時中國文人新的學習榜樣,希望天下的文人能夠做到降清,為滿清統治服務,但是文化上卻沒有包容的胸懷和肚量,以至於國為滿族主子之國,甚至是原來滿族的家奴,對老主子還是家奴,也都一起成為廣大民眾的新主子,文化和肉體奴役迫害不斷,廣大民眾抗清活動不斷,民族的矛盾積累衝突不斷,面對外來的列強侵略者,誰是國之主人,誰愛如此之國?對於中華文化藝術傳統的傳承和發展,也是難以倖免,使中華文化藝術斷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口乾口苦的話,吃什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