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翕龠詩詞
-
2 # 飲水思源peace
媽媽也不要焦慮,安心上班,有時間多陪陪孩子,按部就班,過一段時間孩子適應了分離,習慣了節奏,一切都會好的。
媽媽的愛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不要覺得孩子冷落了你,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調節自己來適應。
-
3 #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和自己親,喜歡孩子對自己的那種依賴感。可是有些父母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我為寶寶付出了很多,可他就是不跟我親,反而和他奶奶親呢?寶寶現在不和我親,以後會不會變得跟我親了呢?寶寶是爸爸和媽媽的愛情結晶,按理來說是會和爸爸媽媽最親,因此如果不是這樣,爸爸媽媽就會有種失落感。但是現實中,有不少寶寶就是不跟爸爸媽媽親,而是跟其他人親,比如跟奶奶親、跟姥姥親等。那麼寶寶到底會和誰親呢?一般來說,會和這三種人親!
第一種、誰帶和誰親 大人對寶寶表達愛較為常見的方式有5種:精心的禮物、肯定的語言、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和花時間陪伴。對寶Bora說,這5種表達方式裡,前兩種方式寶寶是很難理解的,寶寶能接受的愛的方式主要是後三種。“服務的行動者”,就是每天給寶寶餵奶、洗澡、換尿布的人;“身體的接觸者”,就是經常撫摸、親吻、擁抱寶寶的人;“花時間陪伴者”,就是經常會逗樂寶寶、講個故事給寶寶聽的人。 能提供這三種愛的人,寶寶才願意跟他親。而父母如果沒有提供這三種愛,而只是給寶寶買了昂貴的禮物,那麼寶寶是感受不到這種愛的,他會親那個和他有大量互動的人,這個人可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姑媽姨媽,甚至是保姆。
第二種、和誰睡親誰 當寶寶能區分白天和晚上後,他會對能陪伴他度過黑暗時光的人產生依賴。人的潛意識裡就是害怕黑暗,而寶寶在黑暗中會感到無助和恐懼,但又不知道如何排遣,如何晚上能有人在他身邊,給他安全感,他就會和這個人親。要知道寶寶的嗅覺比成人強很多,他能透過嗅覺感受到自己是否處於安全地帶,如果你讓寶寶每天在你的氣息中進入夢鄉,你在他心中的地位就不同了,一到夜裡他會往你懷裡拱,如果他半夜醒來看不到你,寶寶就會痛哭,並四處尋找你的蹤跡。 如果在寶寶很小時就讓他一個人睡,那麼寶寶很可能會把一些物品當作自己最親的人,比如一隻奶嘴、一個小枕頭、一個布娃娃,甚至是一條小毛巾。因為這些物品給寶寶提供了安全感。
第三種、父親和母親 由於父親母親和寶寶的天然屬性,必然比起別人來說天生就會多一層親近感。3歲前,寶寶會和母親更親一些,而在寶寶4-6歲時,父親則要加入進來,讓寶寶的世界從兩人擴充套件到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寶寶有時會跟媽媽親,有時會跟爸爸親,這都是正常的,也沒什麼特殊原因,就是寶寶根據自己的需求在攝取不同的“愛的營養”。因此被寶寶暫時疏遠的那位,應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可不要吃醋哦。
最後說下,在寶寶0-3歲間,即使是其他人帶的,父母仍是寶寶心中最親的人。如果看著寶寶和帶他的人親,說明這人帶的好,盡到了照顧寶寶的責任,並不說明寶寶不需要父母,因此要高興才對。 實際上,沒人任何人可以代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也沒有辦法可以阻斷父母和孩子間的紐帶。只要父母對寶寶多一些愛心和耐心,寶寶終究還是會跟你親的!
-
4 # 千載難逢75
小孩子都是這樣的,還是平時奶奶陪伴寶寶的時間比較長,他就會有依賴感,等到孩子再大些就好了。作為父母即使平時工作再忙,也要抽時間多陪孩子交流玩耍,增進彼此的感情,畢竟孩子的童年就這麼幾年,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
5 # 睿lyy
1、孩子兩歲,是開智的階段,能說話能交流了,在這個期間,需要家長的陪伴,由此可看出奶奶的陪伴最多;
2、高質量的陪伴最重要,不是說陪著孩子就可以了,全身心的跟孩子玩交流,不要被其他事情打擾,比如看手機看電視等;
3、孩子三歲前,家長尤其是父母的陪伴最重要,孩子上學了,你想陪他他自己都沒時間了,所有說下了班有時間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僅是玩,你家孩子兩歲了,開智最為重要,希望您多看看幼兒教育。
-
6 # 小鑫家的伯爵
孩子在一歲到兩歲的時候,是自身本能意識最清醒的時候,這時候誰陪孩子最多誰就最親。因為賠的多了,這種感覺就一直刻在了骨子裡,哪怕以後都跟著你生活,但也依然忘不了她奶奶抱她的感覺。我只能說你多陪陪你的孩子吧,任何一個孩子都離不開母親。
回覆列表
小孩子在三歲之前一定要媽媽好好的陪伴,給他足夠的安全感。但也不單是你有時間陪他玩耍而已,如果只是單純的陪伴,在他需要大人的時候總是你的婆婆在身邊,那麼在孩子心裡他會預設奶奶才是最能撫慰他的第一人。現在的情況看來還是你對他的照顧不足。
時間是扭轉尷尬局面的第一把鑰匙 孩子跟媽媽不親,很多上班族媽媽都會深感傷心又感尷尬。孩子與人的親密度是分級別的,媽媽雖然是與孩子的親密度級別是最高的。但是這種親密度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受到時間和各因素的影響。如果孩子和媽媽以外的照顧人呆在一起的時間長,那麼孩子就會和照顧人產生更親密的關係。想要扭轉“寶寶不親媽媽”的局面,首先還是要在時間上下功夫。平時媽媽可以多抽時間,陪孩子游戲,或者晚上帶孩子睡覺,偶爾送一些小禮物給他。這樣可以重新建立孩子對媽媽的依賴程度。
在週末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走親訪友,讓孩子多和婆婆以外的其他小朋友或親人接觸。這樣對於孩子減輕對婆婆的依賴,以及在促進其與其他人的交際能力上也會有很好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