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饕餮的盛宴
-
2 # 夢想中的世界
首先你得明確讀書的目的。
你是為了什麼而讀書?
學生,為了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找到好工作而讀書。
已經工作了的人,可能是為了提高自己而讀書。
一輩子讀書,是為了不斷完善自己而讀書。
但是現在也會有一些現象,考上高校的學生,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父母陪讀,只讓孩子好好讀書,剩下的事都他們來處理。我感覺有點違背了讀書(學習)的初衷,本末倒置了。去讀書是為了我們能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成為“書呆子”,成為“成績和分數”的奴隸。
但是也分情況,有些很厲害的發明家,學者,為了深入研究知識、技術,而廢寢忘食,這個不能算在讀書的弊端。
很多知識我們可以從書中學得,也可以從生活中學得。我們可以認真生活,再努力學習,提升自己,這才是雙贏的。最好能把學到的知識用出來,用於實踐,我們不僅要有“輸入”,也要有“輸出”,看看我們是否真的學到了有用的知識。以結果、目的為導向的學習,才是終生學習的前提。
我覺得,我們要對“讀書”這件事做個全面的分析。
首先,對書籍的內容要有個自己的獨立判讀。書籍承載著知識,承載著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它是人類智慧的總結;但是,它也有人類愚蠢的記錄。所以說,書籍記載的內容,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在讀書時,學習裡面記載的知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進行自己的辨析。如果缺乏獨立辨析能力,那麼只會越讀書越愚蠢,好點的成為知識淵博的書呆子;糟糕點的,可能因為書籍所說不同,壓根陷入混亂。比如現在流行心靈雞湯文。看了一個文說,要好好愛自己,就買了一堆超出自己消費能力的東西,或者無用的東西。又看了一個文說,我們要過 極簡主義生活,就又把很多東西全部扔掉。扔完了又覺得要好好愛自己,有忙著去買新東西。沒有絕對正確的真理,書上的東西也是這樣。所以,第一步是對書籍記載的正誤進行鑑別。
第二,即使書上記載的內容很對,但那也是書面上的東西。理論與現實是有差距的,在現實中付諸實施,我們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著名的“紙上談兵”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第三,如果自己沒有實踐,對於書上的東西是無法真正理解的,也許還會理解錯誤。比如,看《詩經·衛風》中有“投之以瓊瑤,報之以木瓜”。衛國在河南北部,怎麼會有木瓜呢?而且水果木瓜那麼軟,一投不就砸人家一身麼?可是出門一看,北方真的有木瓜,金黃色的,聞著很香,很堅硬,但是不能作為水果吃。這個向對方扔扔過去,是不會接一手爛泥的。
這是在網上找到的北方木瓜的圖片
第四,所以,我覺得讀書是必要的,但是讀書方法和付諸實踐一樣重要。古人說“知”“行”需要合一啊。你說的「終日讀書,而放棄了真實的生活」,那是不科學的讀書,確實是悲劇。但是科學的讀書,是可以和真實是生活融為一體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