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榜
-
2 # BML百美光電沈超
羅胖的邏輯思維是靠賣知識賺錢的商業模式,他只不過是知識的搬運工,吸納知名知識專家在上面開課,這種學習,只能增加我們的認知,開闊我們的視野,如果說改變自己,只能說是自欺欺人。
有一天,當那些聽著邏輯思維,一如既往不做任何改變的人開始發現,專家的意見只是意見,看書還得一頁一頁細細品味,而不是聽羅胖講故事大綱的時候,他們會突然醒悟,自己什麼也改變不了,只不過把瑣碎聽歌的時間變成了聽胖子的脫口秀。
-
3 # 連不凡
羅振宇的思路我覺得是非常清晰的,對於知識付費我認為以後肯定會改變的,知識付費以後的發展模式肯定還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至於到底往哪個方向發展,只能摸索前行了,因為現在的社會發展太快了,你想不到的。
-
4 # 哇哈哈578578
邏輯會越來越混亂,就像這次的跨年演講,居然能從焦慮說到強者恆強又到只有中國才能救世界!不僅沒邏輯,基本是還算正確的廢話!自然會得到的越來越少!有一點可以肯定,跨年演講絕對不會20年!
-
5 # 二郎神不神
謝謝邀請!得到是羅胖建的一座發電站,要想走到哪裡,主要看發電站的建設規模和發電量以及輸出能力。我覺得羅輯思維需要對知識付費做一個全新的詮釋,發電站的規模和流量確係相關,而發電量和運營能力息息相關,輸出能力也不能僅僅在線上,有節奏的落地建立變電站對輸出質量和品牌競爭力提升大有益處! 當務之急,建好發電站系統!
-
6 # pantom
知識要想變成自己的,還是要自己好好學習,好好思考才能變成自己的,這是總綱。下面我們分析一下羅振宇發展的脈絡:第一對於不求甚解,只想獲得一點談資的人,聽聽大綱還是有點好處的。第二對於基本素質很差,看書會睡覺的人,聽聽聲音還是那樣,不過有可能打亂他們原來的邏輯,思維更混亂。第三,對於想真正提高自己的人,這些可以給個大致思路吧。
那下面我要說的是,這樣一個節目是不能滿足這個要求的,基本上願意付費的是第二類人,那經過大資料分析得來的結果,節目要全力以赴滿足第二類人的需求,於是節目會越來越差,越來越玄乎,直到第二類人也不聽了,一切也就over。
大致如此!
回覆列表
以下為脫不花演講實錄:
今天是公元2018年1月21日。我在這裡先開個盤口。如果你在今天決定並且能夠加入「得到」團隊,堅持到2019年的1月21日,你肯定會成為中國內容服務領域最好的內容出品人。
因為你加入的,是一個過去幾年以瘋狂的自我迭代而著稱的團隊。
這個團隊胸口有個勇字,幹成過事兒,頂得住罵,而且還將繼續頂著罵、幹成事兒。這個團隊將在未來一年間,把他的核心演算法,做毫無保留、不留餘力地放大。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可以勉強算是羅胖的內容出品人。
當然,回去就真動手了。
然後,作為網紅的羅胖消失了,得到App長大了。自己吹的牛逼,真的是含著淚也得實現。從一個網紅到一家產品公司的躍遷,我們做到了。
怎麼做到的?
因為我們把羅胖作為流量發動機的那一部分剝離掉,只留下了他作為一個MVP(最小可行性產品)的那一部分。
這兩個詞,推動一家公司,從自媒體,到內容公司,到知識服務,到不遠的將來,也就是今年內,「得到」將幹一個以前只存在於想象力之中的事情。
這兩個詞,就是:交付,與賦能。
這是身為一個內容出品人的關鍵能力。
我想今天利用這個機會,稍微展開一下我對這兩個詞的理解。
什麼叫交付?對於大多數的內容創作者來說,是帶著天生驕傲在創作的,過去的作家,不怎麼關心讀者看懂了沒有、看爽了沒有,看不懂?那是你自己沒文化。過去的老師,不怎麼關心學生聽懂了沒有、能應用了沒有。沒聽懂?那就對了,要是你比老師還明白,你還來聽課幹嘛。內容創作者往往會基於自己的感受、經驗和知識背景來工作。
這裡面有一個潛在的假設,就是“我比你高明”。
內容出品人就是專門掰這個事兒的。要把他們的立場,掰過來,掰到哪?並不是掰到所謂通俗、甚至庸俗這一邊來,而是用「得到」的內部黑話來說,就是掰成一個“導遊”。
知識的寶庫,誰都沒本事把他壓縮成一顆大力丸,吃了就帶走。但是我們可以當一個最好的導遊,站在宮殿的大門口,高聲讚歎,吸引更多本來擦肩而過的人,因此推開門、踏上這條路、走下去。
一個最好的導遊,往往也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但是,導遊仍然是他們第一位的身份和責任。導遊不能替代你自己的感受,但是導遊可以提醒你的注意,激發你的感受。
交付的意思,就是不僅要提供內容、提供知識,更要關心使用者裝到自己兜裡沒有、拿走有用沒有。所以,作為一個內容出品人,我們在內部,最花精力觀察的是使用者的學習後的行為:
退出「得到」之後,他能完整清晰的用自己的話向電梯裡碰見的一個同事轉述今天聽到的段子麼?他是一個管理者,在公司開會的時候,他能自然的引用某個老師講的經濟學案例麼?他在喝酒的時候,能跟旁邊的姑娘吹個歷史學的牛麼?
學習是反人性的,每天跟著老師聽課,目標丟失了怎麼辦?我們怎麼幫他設計和管理學習目標?
前不久,我在和一位名校的系主任開會的時候,他告訴我,他的研究生在課上引用得到App裡萬維鋼老師介紹的一個最新研究來反駁他。這是我聽到的本年度最佳訊息。
所以,很多人罵「得到」,罵我們在兜售碎片化知識。你錯了。我們利用了人們的碎片化時間,但是,我們提供的恰恰是封裝成產品的知識。使用者是利用碎片化時間,一步步實現系統化學習。而這種利用一切刷牙洗臉、坐車出門、跑步走路的時間,不停的學點兒正經東西的使用者,難道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麼?
而那些非要說,只有花十年時間脫離社會不眠不休鑿壁偷光才叫學習的人,在我看來像是在造紙術成熟之後還在捍衛竹簡的人一樣,我不理解,但是我尊重你的選擇。
第二個詞,賦能。
正常人在說話時,一分鐘180個字。「得到」的錄製標準是一分鐘300個字。為什麼?給使用者賦能,讓使用者可以在同樣的時間裡獲取更豐富的資訊量。使用者不知道,我們知道,人對於資訊密度、強度的需求,是可以被激發的,人學習的效能,是可以被訓練強化的。
所以,在得到App按照這個標準運行了一年多以後,大量的使用者開始在每分鐘300字的基礎上,使用1.5倍速度、甚至3倍速播放「得到」的音訊。我們越來愈快,使用者更快。我們彼此馴化了。這是一個極小極小的例子。
招商銀行的一個核心業務部門,在「得到」上發現了曾鳴老師的智慧商業二十講,他們要求全員學習,然後每一週,推選一個代表,在內部,轉述一講,他們每週都基於曾鳴老師的一講音訊課程,製作成專門的非常精美的ppt,結合自己的問題,發展成一個半天的討論會。這成為他們內部最通用、最共識的工作語言。這也是給使用者賦能。
一個非常著名的世界級公司,願意在「得到」公佈一張課程表,這張課程表凝聚了這家公司在領導力研究方面多年的積累和心得,按照這張課程表完成學習的人,這家公司直接安排進面試,錄取之後,學費由公司發給你。即使你不進入這家公司,你也獲得了一個跨界學習的獨特地圖。這就叫「得到」和企業共同為年輕人賦能。
我們老師們,他們是非常正統和優秀的知識分子,他們有非常好的知識生產能力,但是他們對市場、銷售、運營、使用者服務不熟悉。沒關係,我們來。我們每週給老師報告所有的核心資料,我和羅胖定期與老師們坐下來開專題產品會,他們有好的內容,我們來把它做成好的運營。我們用資料、用技術、用服務、用營銷,來為最好的知識生產者賦能。老師可以根據開啟率、完聽率、轉發率、收藏率等等資料,來判斷,這周的週末,要不要放個彩蛋?下一週我們需要做一次直播嗎?什麼時候需要搞一次小考?諾貝爾頒獎,我們需要花多大的精力?
所以,羅胖經常在內部說,從我們決定做得到App那天開始,我們就已經變成了知識界的“餓了麼”,老師們生產知識,我們像外賣小哥一樣,小步快跑、笑嘻嘻地把知識封裝成產品,盡最大可能熱乎乎的送到使用者手裡去。
同樣,我們最愛做的事兒,是為我們的同事賦能,為內容出品人賦能。我要做的,只有兩件事:
一是高度透明化,讓牛逼和傻逼都在第一時間能夠被看見。
二是讓你有機會幹了不起的事情,幹這個市場上沒人幹過的事情,和這個市場上最頂級的知識生產者合作。
爬珠峰沒啥錢可掙,但是這是登山者至高無上的榮譽和挑戰。如果你是個要挑戰珠峰的人,你隨時可以調動全公司的資源。能夠挑戰珠峰,你就是我們的合夥人。你就能拿到這個市場上最好的回報。我和快刀從第一天開始就坐在開放辦公室裡,我唯一的特權就是佔了兩張桌子。另外一張桌子其實是空的,供同事隨時過來坐在我隔壁討論個問題、做個決策用的。
這就是我覺得未來好公司的樣子。為人賦能。與高自尊的人一起工作。每個人自我管理,我們彼此之間賦能。
今天我來這裡的目的,就是找人。我希望借用徐達內老師的號召力,來向所有內容領域的朋友們傳遞以下資訊:
「得到」2018年,會幹點兒沒人幹過的事兒。
這事兒要是幹成了,就是個大事兒。至少比兩年前「得到」在市場上開出知識服務這條路來大。今天暫時不說,不是為了保密,是怕萬一幹不好丟人。
即使這事兒沒幹成,我們仍然是在這條路上走的最深遠的團隊。
即使這事兒不是我們幹成的,也一定會有其他更優秀的人會去幹成這件事。別人要幹成這事兒,也得需要你,你還會更值錢。
所以,我用我全部的個人信用來說這句話:「得到」肯定是2018年最值得加入的內容服務公司。
我不會辜負你。你別辜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