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
2 # 山河曰謝謝邀請!
軍機處為清朝獨有,發起者為雍正皇帝。軍機處從清雍正七年六月(1927年6月)草建,當年起名叫軍機房。成員有:怡親王允祥、張廷玉、蔣廷錫。其建立的目的一是為了平定準噶爾戰事;二是為加強皇權,提高朝廷的效能。雍正八年三月怡親王允祥病死,遞補一人。成員為:張廷玉、蔣廷錫、馬爾賽。雍正十年三月(1929年3月),正式改軍機房稱辦理軍機處。
雍正七年準噶爾戰事戰爭爆發,軍情如火,需及時處理。因清承明制,內閣為國家行政大腦。內閣設在紫禁城外距離皇帝的辦公室和臥室一千多米,晚上皇宮大門一關,宮禁重重,極易延誤戰機。其次,按照制度全國各省的政治、經濟、審判、軍事等各類奏報送到京城,先送到內閣,內閣彙總後再報送給皇帝過目。這樣容易讓人動手腳、機密洩密。大權旁落。於是雍正再紫禁城乾清宮廣場西側,靠近隆宗門牆根搭建了一排平房。
隆宗門正北面直接對著雍正皇帝的寢宮——養心殿,兩者相距不足五十米。距離的縮短意味著政務的高效處理,也意味著權力向皇帝的集中。
軍機處是一個純粹的秘書機構。軍機處設立後,內閣權利被徹底架空。軍政大事均由皇帝一人獨斷乾坤,各項重要指示從皇帝口中起草、軍機大臣手中潤色成文,派發全國,內閣成了例行公事的應聲蟲。為進一步控制人心,打破中央和地方資訊不對稱、不同步的的屏障,雍正皇帝獨闢蹊徑和各地督撫建立了“一對一”的書信往來制度,放便自己對各地情況的動態掌控,後世稱為這項制度為“廷寄”。同時,各地督撫也將重大問題直送軍機處轉皇帝審批,稱為“奏摺”。透過這種一明一暗兩條線雍正皇帝將中央、地方各個大員看的清清楚楚,帝國統治權牢牢攥在手中。從此明朝的內閣宰輔制度,名存實亡。自雍正、乾隆(兩代王朝)以後的180多年裡,皇帝指令由軍機處發出,基本上取代內閣號令天下,成為清一代最核心的權利部門。
想知道更多好聽、好玩的歷史人物故事請關注@水映山河笑古今
軍機處作為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標誌,其何時成立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由於軍機處是因事設制的臨時機構,其自誕生起就擺脫了官僚體系的低效、壅滯、繁瑣的毛病,極大加強君主專制的便利性。軍機處並非按正常制度設立的機構,準噶爾戰事平定之後理應裁撤,但統治者已使用的得心應手,反而繼續擴大了軍機處的權力,使其超越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成為有清一代最核心的政治部門。軍機處的設定時間,不同的史料上有不同的說法,如《清史稿·職官志》載:“雍正十年,用兵西北,慮儤值者洩密,始設軍事房,後改軍機處。”《清史稿》中的《軍機大臣年表》稱:“雍正七年六月始設軍機房,十年三月改稱辦理軍事處。”王昶的《軍機處題名記》記載的則是雍正七年。梁章矩的《樞垣記略》記載“自雍正庚戌(雍正八年,1730年)設立軍機處”。
(軍機處內景)
由此,學界對於軍機處成立的時間認識不一,一般而言有三種看法:多數認為是雍正七年六月,但也有學者認為是雍正八年或者雍正七年,還有部分學者認為是雍正四年。對這一問題,有不少前輩學人進行了詳盡的考證,但雍正時期草創軍機處,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
(雍正)
雍正時期的軍機處,由於並非是正式的官方機構,而且屬於為軍需籌劃而應急建立的臨時性機構,以至於“直廬初僅板屋數間”,尚屬草創階段,並且有很強的秘密性,因此對這一時期軍機處的記載相對簡略,而且彼此矛盾衝突之處亦不少。如對軍機處前身名稱就有幾種不同的記載,《清朝通典》稱其為“辦理軍機處”;《內閣志》稱其為“軍需房”;《清史稿》稱其為“軍機房”。
(清朝史學家趙翼)
經學界考證,關於軍機處的設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記載,是乾隆時王昶和趙翼的著述。王昶的《軍機處題名記》記載:“雍正七年,青海軍興,始設軍機房,領以親王、大臣予銀印,印藏內奏事太監,有事請而用之。”“軍機處蓋古者知制誥之職,其制無公署,大小無長官……”;趙翼的《簷曝雜記》記載:“雍正年間,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儤直者多,慮漏洩事機,始設軍需房於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人值繕寫,後名軍機處。”學界根據史料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和辯駁,基本認同軍機處設立於雍正八年。
參考文獻:
1、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2、梁章矩:《樞垣記略》,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3、清朝官修:《清朝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4、趙翼:《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