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享旅

    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值得來探討一下。

    本來很簡單的事,由於超額利潤的關係,被異化為遊客與旅行社的博弈,著實令外人看不明白。

    其實,正常情況下,旅遊團費包括成本和合理的利潤,成本包括所有固定開銷和稅費,這裡不再多說。

    問題的核心是合理的利潤。

    由於以前旅行社數量少,導致旅行社的利潤很高,境內旅遊的旅行社全面放開後,這個大蛋糕吸引了眾多大小不一的資本進入。為了搶食,後來者就打價格戰,導致利潤率加緊到合理的區間,這時的競爭還算良性的競爭,遊客還是有所得益的,這也就是國內遊的價格增長幅度明顯低於收入和GDP的增長幅度的原因。

    然而,進一步的競爭日益惡化,一部分用正常價格收不到遊客的旅行社,便用低於成本的價格吸引遊客參團,而遊客並不知道成本到底多少,機票價格常年打折,誰也不清楚底價在哪,所以誤以為這是正常讓利的結果,從而報名參團。

    當然,旅行社是不可能做虧本生意的,這個成本和團費之間的價差不論是旅行社還是導遊來背,肯定都要從遊客身上賺回來。

    一種套路是推薦自費,自費專案或景點的價格肯定虛高,公佈價根本沒人去玩,與旅行社的結算價格往往低至一折甚至更低,這個差價便是填補團費不足的一部分。

    另一種套路便是購物,導遊帶遊客去的購物點大多是針對遊客專門開設的商店,當地人不會光顧。其中的商品都是非標商品,市面上沒有對標的價格可以參考,全憑營業員和導購信口開河了。在初期這種方法,的確賺了好多錢,因為那個時候是比較有錢的人才會出遊。

    然而,隨著國內旅遊市場的擴大,參加旅遊的人群發生了變化,同時許多坑人旅遊商品不斷曝光也增強了遊客購物時的自我保護意識。這種套路就越來越行不通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整個團的消費不足於支撐成本時,有些心態不好的導遊便會失態,導致矛盾激化,形成公眾事件。

    總之,作為遊客,不論參加什麼團,價格高低不管,一定要簽訂旅遊合同,合同中最多隻能約定進店次數,但絕不約定消費金額。這樣,便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

  • 2 # 李曉明3015

    在這各行各業競爭白熱化的年代,很多旅遊公司推出了報價很低的旅行合約,低價無非就是爭奪客源的一種手段,有的團費算下來明顯不夠最低成本,涉嫌惡性競爭。

    當然,旅行社也不能做賠本的買賣,一定要想方設法從其他方面找回來,所以帶團購物是必須的專案,但最讓人不爽的是購物場所的商品是專為旅客定製的高價商品,價格奇高,沒有選擇權,沒有議價權,明知上當受騙,沒有辦法避免。其實旅遊者最大的欣喜是在外面買到了物美價廉的商品,看景吃住其實並不重要,論景色,沒準還不如家那邊好,論吃住哪裡也不如家裡舒服,但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就是沒有人去認可,旅遊點和旅行社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低價攬客,高價購物,實際上把旅遊搞成了傳銷。

  • 3 # 喵大貓的愛情

    購物哪裡都不便宜,具體要看你買什麼品牌啊。出去旅遊可以在免稅店購物,還是比較合算的。我前段時間剛乘坐皇家加勒比遊輪去了一趟日本,我對這艘遊輪比較感興趣,說是高檔,而且服務也是相當熱情的,尤其是“船上定貨,港口提貨”的購物模式,我比較喜歡。

  • 4 # 倪磊楚

    購物如果再不貴點,旅行社不是賠本賺吆喝麼?旅行社會幹這種事麼?不會。所以購物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只不過這個道理,能不能接受每個人想法不一樣而已。

    首先從遊客來看,能夠花盡量少的錢享受到更好的服務,是很多人的想法和盡力去做的事情,所以看到那些團費超低甚至是無團費的旅行團時,很多人都不問三七二十一的衝上去,深怕自己去玩了丟掉了這次撿便宜的機會。

    殊不知,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多少的投入享受到多少的回饋,這才是一個正常狀態下的交易。所以,往往等待這些低價團遊客的,便是行程中一個接一個的購物點,一項接一項的商品推銷。而且很多時候,你還不能夠不買。

    而對於旅行社來說,這樣的低價團,不過是一種促銷的方式,失之桑榆,那麼就要從另一個地方找補回來,貼進去的團費,那麼自然就要從團里人們的購物費用提成中拿回來。旅行社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盈利的,開門做生意,無利不趕早。

    或許你會說,這不是換著花樣坑人麼?可在很多旅行團看來,既然你選擇了這個超低價格的團,那麼在你認可這個團費的時候,也相當於默認了其中會有購物這一項。畢竟在資訊化公開的現在,低價團意味著購物團的情況,早已不是當初那樣不為人知了,所以報了低價團,就要做好購物的準備。也正因為這樣,才會出現很多的低價團導遊辱罵不購物遊客的事件,畢竟,擱在這些導遊的身上,一次購物團影響著自己的利益,賺或虧,都跟所帶團成員購物多少有關。

    當然了,辱罵遊客這樣的行為,也是很沒有素質的行為。但也正是很多這樣貪圖便宜的遊客存在,才會促使這樣的低價團仍然大量存在著,其中的因果,誰對誰錯,誰說的好呢?

    貪圖便宜是很多人報低價團的原因,但很多事實證明,貪圖便宜往往會因小失大,這次行程能不能得到足夠的享受不可知,但是一定能得到足夠的購物機會。嗯,喜歡購物的遊客,還不抓緊機會?

    以上。

  • 5 # 長腿叔叔

    這,就是典型的套路了。旅行社開門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不可能賠本,反正一定要透過各種手段收回成本並獲得盈利,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

    簡單的數學問題,一個旅行團如果每個客人成本1000元,旅行社至少可以透過兩種不同的方法收回成本:

    1. 一開始每個客人的團費就收1000元,一下就完成任務,親兄弟明算賬。

    2.先只收每個客人100元團費,另外要求客人在旅途中購物5000元,從購物款中獲得商家給的900元回扣,這樣加起來旅行社也是獲得1000元收入。

    兩種方法中旅行社都是獲得1000元收入,而客人第一種方法裡只需要花費1000元,在第二種方法裡卻要花費5100元(假設的數字,反正至少要高於1000元),也許有人說第二種裡客人還消費了買到了商品,如果這些商品真是客人需要的那還可以理解,但絕大多數情況都並非如此,否則也就不會有那麼多旅遊投訴了。

    旅遊團這潭水很深啊,各個環節都有可能有陷阱在等著你,還是老老實實選擇正規旅行社吧。

  • 6 # 桔豬

    這種怪像在旅遊市場簡直可以說非常普遍,存在時間也很久了,而且看上去短時間內也不會消失。

    這問題其實正印證了一句老話,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低價旅遊團,以看似超具有吸引力的價格吸引客人,但在旅遊過程中不斷改變行程,不斷引導進店購物,不斷兜售那些質量極差的三無產品,或者以次充好的所謂“當地特色”紀念品。為什麼會這樣?道理很簡單,因為之前吸引遊客報團的所謂“超低價格”,其實根本就是零利潤價格,甚至賠錢價格。如果旅行社不藉由後面行程裡的購物部分賺錢,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團發了,卻是白忙一場,甚至倒貼。難道旅行社是公益組織?別做夢了,旅行社早算準了客戶心理,坑的就是那些本來預算不多,卻貪便宜多去幾個地方,甚至以為自己比旅行社都精明的那部分遊客。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講,報旅行團,不能一味看價格,誰家價格低就認定別的高價團都是坑。其實說白了,揹著抱著一般沉。雲南導遊已經在影片裡,現身說法最直接的告訴我們,導演不是公益人員,你不購物我們就沒錢掙,沒錢掙我就不讓你好過。這氣焰多麼囂張,遊客何苦花錢受這份罪,雖然是低價團,那也是圖享受,看世界,誰也不是找罪受的。現在回憶起來雲南導演的影片,我都心有餘悸。

    所以很多年前我雖然在昆明參加過一次一日遊的團,區區一天時間,進店八次。雖然我荷包乾癟並未買什麼,但導遊也並沒有罵我,只是一直對我沒有一點笑臉。現在想想,對我也算不賴了,非常感恩。打那以後,我再也沒跟過一次低價團去旅行,哪怕是一日遊也沒有,受刺激了,也長記性了。

    不要,不要參加低價購物團,坑你沒商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裡有400萬,應該投資什麼,還是自己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