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手人設

      在我們小時候太陽系還是九大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可當我們長大後,太陽系卻變成了八大行星,冥王星竟被除名了,那冥王星為何被從行星中除名了?

      冥王星是在1930年被一個名叫克萊德·湯博的天文學家發現的,當時它被定為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在此之前,帕西瓦爾·羅威爾已經預測到了第九大行星的存在,他稱呼其為X行星,可惜羅威爾直到去世都沒有找到關於這個X行星的存在,一直到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2006年冥王星又被從行星中出名,被劃分為矮行星。而他之所以被除名,只能怪它自己不爭氣,級別還不夠。

      行星的定義,最開始指的是相比大部分星星而言位置會發生明顯變化,日心說出現後人們又將圍著太陽轉的星星定義為行星,可後來又發現這樣的小行星有很多,於是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給行星定義:首先必須圍繞恆星運轉;其次質量要足夠大,最後其公轉軌道範圍內沒有比他更大的天體存在。冥王星之所以被除名,是因為他已經不符合行星的定義了。

      首先冥王星的體積非常小,和別的普通的小行星沒區別,它的直徑有2360公里,只是月球直徑的三分之二。而且冥王星還曾是海王星的衛星,兩者之間有一個共振軌道,可以避免她們之間的距離太近。準確來說冥王星算是冰冷星球,它是由岩石和冰水構成的。冥王星還長期處於黑暗之中,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約48億公里。種種原因都表明它並不能算是顆行星,如果這樣還被強行劃入行星九大行星,那估計得有點“後臺”吧。

      雖然冥王星被從行星中除名了,但是冥王星上的資源卻很豐富,甚至有一片“鑽石海洋”,只可惜以人類目前的技術,還沒有能力去冥王星開採鑽石,畢竟去太空所需要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冥王星距離地球實在太過遙遠,上面的環境又非常惡劣,平均溫度低於300度,實在不適合人類生存,更不要說開採鑽石了。

  • 2 # 覃小海說科學

    在以前人類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就是地心說,後來人們推翻了地心說,又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也就是日心說,不過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不僅推翻了地心說、日心說等舊的宇宙認知,而且對太陽系的瞭解非常深入,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這些行星攜帶著各自的衛星圍繞太陽進行公轉,而太陽攜帶著這些行星也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已經基本完成。

    太陽系結構圖

    太陽是中心天體,這在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還有兩條小行星帶(分別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柯伊伯小行星帶)、土星擁有巨大的土星環、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乃至銀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等,對於太陽系這個恆星系來說,它最大的特徵莫過於它擁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太陽擁有八大行星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的常識,可是在十幾年前,太陽系其實是存在九大行星的,其中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那顆行星就是著名的冥王星,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呢?

    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主要有4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冥王星的體積實在太小了。冥王星的直徑為2300公里,這個直徑還不如地球衛星月球的直徑,月球的直徑都有3400千米,整整比冥王星大了1000多公里,不僅月球的體積要比冥王星要大,在冥王星附近的柯伊伯小行星帶還存在一顆體積比冥王星大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就是鬩神星,它的直徑達到2400千米,比冥王星還大,鬩神星的發現是冥王星被降級的“罪魁禍首”,因為不可能把一顆比小行星還小的天體當做太陽系的行星,即使太陽系目前直徑最小的行星水星的直徑都有4800公里,遠遠大於冥王星,所以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一點都不冤。

    冥王星和鬩神星大小對比

    第二個原因:冥王星執行軌道不在黃道平面內。什麼是黃道平面?所謂黃道平面是由太陽系八大行星圍繞太陽系公轉軌道形成的一個軌道平面,由於這個平面是由八大行星的軌道組成的,因此八大行星都位於黃道平面上,也就是八大行星的執行軌道與黃道平行形成的角度是零,但冥王星就不一樣,它的執行軌道不在黃道平面內,與黃道平面形成17°傾斜角,由於它的軌道與其他八大行星軌道不一樣,因此被踢出了行星行列。

    冥王星的執行軌道不在黃道平面上

    第三個原因:冥王星附近有其他天體,根據科學家制定最新的行星定義,行星是指圍繞太陽公轉,自身引力可以形成圓球體,並且能夠清除自身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按照這個標準,冥王星雖然圍繞太陽旋轉,同時也形成圓球體,但是它位於柯伊伯小行星帶中,附近含有大量天體,所以不能算作行星,只能劃入矮星系行列。

    第四個原因:情感原因。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多少摻雜著科學家的一些情感,如果把冥王星作為行星,那麼對於八大行星不公平,因為它的執行軌道與八大行星的執行軌道不一樣;對於鬩神星也不公平,因為它的體積比冥王星大,冥王星能夠當行星,為什麼我不能當行星,所以為了公平起見,科學家最終把冥王星踢出行星行列,儘管它擁有悠久當行星的歷史。

    冥王星與其他小行星大小對比

    冥王星雖然在2006年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但是它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天體之一,因此人類一直想弄清楚冥王星的真實面目,也就是在冥王星被提出行星行列的那一年,美國發射了專門用來探測冥王星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這個探測器經過長達9年的長途跋涉,最終在2015年到達冥王星軌道附近,開始對冥王星進行長時間的探測和分析,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把冥王星的有關資料傳回了地球,科學家研究發現,冥王星是一顆極為恐怖的星球。

    冥王星附近含有大量天體

    首先它由於距離太陽很遠(近日點為44億公里,遠日點為73億公里),因此它的表面溫度低得嚇人,平均溫度只有-238℃到-218℃之間,是地球最低溫度的3-4倍,由於溫度極低,因此冥王星表面覆蓋著厚厚的冰蓋,整個星球就是一個冰封世界,更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的是,冥王星表面98%的物質是固態氮,另外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這些氣體一點都適合生命生存,甚至會危害生命健康。由於冥王星的溫度極低,所以它表面的物質幾乎都以固態形式存在,大氣非常稀薄,冥王星的大氣壓僅相當於地球大氣壓的百萬分之一水平,這樣的環境和條件根本不可能存在生命,即使生命誕生也無法繁衍。

    冥王星

    冥王星距離太陽非常遠,所以它的公轉週期很長,圍繞太陽公轉一週需要248年,而地球僅需要1天,也就是在冥王星上過了248年,地球上才過1年,公轉週期過長也造成冥王星擁有超記錄的極晝和極夜,它南北極的極晝極夜可能長達120年,比地球多了100多年,如果你移民到冥王星的南極或者北極居住,可能一輩子都看不見太陽(極夜),也有可能一輩子看不見黑夜(極晝)。

    冥王星世界想象圖

    除了這些發現以外,科學家還收穫另外一個成果,冥王星的直徑為2300公里,大概為地球直徑的五分之一左右,那麼按理說冥王星的質量應該是地球的質量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這個範圍,可是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傳回來的資料顯示,冥王星的質量可能只有地球質量的五百分之一,也就是說冥王星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五百分之一,人到了上面還不得飛起來,所以想想冥王星對於人類來說是一顆很恐怖的星球。

  • 3 # 高老莊大仙

    在我們溫暖的太陽系,你也許能夠熟練地說出包括地球在內八大行星的名字。但是不久前,太陽系還有“九大行星”,多出的一個就是原本處於末位的冥王星,但在2006年,科學家卻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之列。

    冥王星位於太陽系的外圈,非常黯淡,直到1930年才被人們發現。隨後一段時間冥王星就作為太陽系的第九行星被人們所瞭解。但是由於當時科學技術並不發達,人們對冥王星瞭解得也不多。

    後來隨著觀測能力提高,人們發現冥王星相比其他八大行星有一定的怪異之處。首先,冥王星沒有最初人們預測地那麼大,它甚至比月球還小。當然,科學家們並不會因為體積就歧視冥王星,因為相比木星,地球也只是小個頭。

    最後,冥王星的軌道並不穩定,其他八大行星基本都在一個平面上圍繞太陽旋轉,但是冥王星的軌道卻與這個平面有17度左右的夾角,而且它還會穿過海王星的軌道。因此,冥王星的行星地位飽受人們爭議。

    作為一顆行星,首先它需要圍繞太陽旋轉;能夠在自身引力作用下變成近似球形;並且它還要能夠清除自身執行軌道上除了衛星外的其他天體。

    冥王星能夠滿足前兩個標準,但不符合第三個標準。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都能夠清除周圍的鄰居,因此它們周圍的空間都顯得空蕩蕩的。但是冥王星既穿過了海王星的軌道,附近也有著和它大小相近的其他天體。

    因此,冥王星最終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而被定義為矮行星。矮行星是那些太陽周圍軌道上近似球形的天體,它們無法清除自身軌道上的鄰居,也不是其他行星的衛星。當然冥王星也不是孤獨的,它位於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帶,其中包含著許多和冥王星一樣的矮行星。

    雖然太陽系的行星家族少了一名成員,但你也不必為此感到憂傷。最近,一些科學家推測在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一顆新的第九大行星,如果找到了確鑿的證據,太陽系行星家族將會迎來一名新的成員。

  • 4 # 每日小哥哥

    冥王星為什麼會除名??

    “冥王星被除名”看似只是一件普通的事,實際上並不普通。我們一般會因為對一個事物的理解加深,而對這個事物有不同定義或者貼上不同的標籤。 宋朝的的青原行思大禪師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

    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的過程是動態的,而不是永恆不變的。而“冥王星被除名”這件事其實就體現了人類對於“行星”的認識在不斷地升級。

    最早對於行星的定義特別簡單,那就是在天球中會移動的星星,古人用肉眼能直接觀測到的其實金、木、水、火、土這五顆行星以及太陽和月亮。而恆星指的就是那些在天球上幾乎不動的星星。這裡還要注意的是,古人最早是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因此,下這樣的定義並沒有什麼不對。

    後來,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加上伽利略和開普勒的共同努力,日心說逐漸深入人心。

    而牛頓的出現,徹底讓宇宙中心成為歷史,牛頓世界觀性的宇宙模型是無限大的宇宙,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宇宙不會在引力的作用下收縮成一個點。後來,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加上伽利略和開普勒的共同努力,日心說逐漸深入人心。

    於是,地球不再是宇宙中心,而太陽也不是,地球繞著太陽轉這些觀念流行起來。基於這樣的認知,人類猛然發現,太陽其實是一個恆星,地球是一顆行星,而繞著行星轉的是衛星。所以,到此為止,太陽歸入到了恆星的行列;而月球出現在了衛星的行列;地球和金木水火土一樣是行星。這就是認知的提升導致貼給天體標籤的方式變了的典型案例。

    後來,科學家在各種高倍望遠鏡的幫助下,發現了很多行星,但這些行星的個頭要比地球差不少,是幾個數量級的差距。如果它們也被歸類到行星當中,那這個行星的隊伍就橫跨太大的尺度了,這樣做並不合適。於是,科學家把這些極其小的行星命名為小行星。

    後來,科學家發現這類小行星其實在太陽系當中特別多,尤其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就有個小行星帶,如果不是木星的引力牽引,那這些小行星對於靠近太陽的這些行星的威脅就會極其大。

    後來,科學家又在柯伊伯帶發現了一個天體,也就是冥王星。其實冥王星是這裡發現的第一個行星。所以,當時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冥王星背後還有一大波行星。又基於小行星帶上的小行星都很小,把冥王星叫做小行星也不太合適。於是,就讓它成為了九大行星之一。

    只是萬萬沒想到,後來科學家陸續發現了冥王星後面還有很多個頭有很大的行星,這一下子就讓冥王星的位置顯得十分尷尬。

    所以,如果讓冥王星繼續待在九大行星的寶座當中,那這些行星也就應該也都算進來,這一下子行星的定義就又變得很複雜。於是,科學家又建立了一個分類,那就是:矮行星。這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除此之外,他們重新規範了對於“行星”的定義:

    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成為一個球形。(一些小行星就不是球形的,而是細長的,比如:之前進入太陽系的奧陌陌)

    繞著太陽轉,這也就可以將行星和衛星區分開。

    個頭要足夠大,能夠擁有足夠的引力把自己軌道上的小行星等天體都清理掉。

    而冥王星包括後來發現的那些個頭也不小的行星就不符合第三條,所以不能歸類到行星當中。

    因此,通過對於“行星”的再定義,冥王星只能從九大行星當中被除名,並被歸類到矮行星當中。也就是說,冥王星引發了一場對於“行星”的定義革命。“冥王星被除名”實際上體現的是我們對於天體分類的水平又提高了。

  • 5 # 想法捕手

    冥王星的發現

    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當時科學家們認為它是一顆巨大且遙遠的天體,興奮地將它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但在其後的70多年裡,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尤其是望遠鏡技術的巨大進步,外太陽系的神祕面紗被慢慢揭開,才發現冥王星並不是是我們原來想象的模樣。

    首先,我們發現冥王星的軌跡不符合行星的傳統定義。我們一般認為行星擁有近圓形的軌道,且大致與太陽系的平面對齊,然而冥王星的軌道和太陽系有一個夾角, 且它的軌道是橢圓的,有時甚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

    其次,到了20世紀70年代,我們又發現冥王星比預想中要小得多,它的質量甚至只有月球的六分之一。

    最後,由於在冥王星的軌道附近發現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天體,從1992年開始我們對冥王星作為行星的爭議就更大了。

    這些大小不一的天體就像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一樣,再次革新我們對太陽系的認知。

    小行星帶

    在18世紀末,人們發現了天王星,掀起了天文學上的行星大變革,因為這是人們首次發現除了五大行星外的行星。在此之間,人們認為不會有更多的行星存在。

    自此以後, 越來越多的行星被發現,其中最著名的有穀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和婚神星,它們都是在我們所謂小行星帶上發現的。

    在19世紀初的西方科學教科書上,它們被統稱為行星和現在知道的八大行星並沒有什麼區別。而到了19世紀中期,海王星也被發現了。然後僅僅數十年期間,我們發現了更多的行星,到1860年又發現了100多個行星。

    於是,我們才第一次意識到需要給它們重新分類,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由此而來,其中的所有天體都稱為比八大行星低一等的小行星。

    柯伊伯帶

    現在我們知道海王星軌道外同樣有一個小行星帶,我們將之稱為柯伊伯星帶,冥王星也在其中。

    柯伊伯星帶越來越多冰冷天體被發現,厄里斯、塞德娜、妊神星 、鳥神星……

    2005年,人們又在其中發現了鬩神星,它看起來比冥王星還大,當時有人甚至希望將鬩神星命名為第十大行星,但更多人卻認為同一片區域內有如此多與冥王星相似的天體,就意味著冥王星不是行星,而應該是某種新的天體。

    於是,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終於行動了。他們覺得有必要重新定義行星,以劃分發現的這些天體。

    行星現在的定義

    最終確定行星的歸類條件有:

    (a)繞太陽公轉軌道執行;

    (b)自身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剛體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近球體形狀;

    (c)必須清除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

    冥王星滿足前兩個標準,卻未滿足第三個,這意味著它不能被視作一顆行星。

    於是,委員會又建立了矮行星一詞,用來描述冥王星這樣的天體——雖然來繞太陽運轉,質量也足夠大能使自身維持近似球狀的外形,但其軌道上還留有其他天體。目前,太陽系中有五個天體被歸為矮行星:冥王星、鬩神星、穀神星、妊神星和鳥神星,當然可能還會發現更多。

    有些人為冥王星被降級叫屈,但這其實的人類認知進步的表現。分類是人類最的一項能力,有了分類才能化整為零,化繁為簡。

  • 6 # 宇宙探索

    簡單說,因為冥王星不符合天文學家對行星的最新定義,所以按照天文學家對行星的定義來看,冥王星也基本不可能重回九大行星行列了,如果真的重回了,也肯定不是九大行星,而是十大,甚至十一大行星了,因為天文學家已經陸續發現很多與冥王星相似的星球,像鬩神星甚至比冥王星還要大,如果冥王星重回行星行列,鬩神星沒有理由不加入行星行列!

    那麼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呢?這取決於2006年天文學界對行星的重新定義。要想成為太陽的行星,有三個重要因素。一,必須圍繞太陽執行。二,執行軌道必須是近似圓形的。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必須清理掉自己執行軌道內的其他天體,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和唯一性,也就是說軌道內不能有其他天體。

    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行星行列,主要是不符合第二條尤其是第三條。冥王星的近日點與遠日點距離幾乎相差兩倍,軌道面與黃道面偏離太多了,它的執行軌道甚至與海王星有相交。

    冥王星有一顆衛星叫做卡戎,準確地講,衛星卡戎並不是圍繞著冥王星執行,它們更像是伴星,圍繞彼此執行。

    所以,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並不是因為質量太小,而是因為沒有清理執行軌道內其他天體。被降級後的冥王星成為矮行星。矮行星大多位於柯伊伯帶,除了冥王星,還有鬩神星,穀神星和鳥神星等,它們都是相對較大的矮行星!

    雖然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天文學家們對冥王星的探索和好奇心絲毫不減,畢竟行星和矮行星只是人為定義的概念而已,現實中冥王星存在的意義並不會因為定義的改變而有所不同!!

  • 7 # 鍾銘聊科學

    分類和定義的重要性

    “冥王星被除名”看似只是一件普通的事,實際上並不普通。我們一般會因為對一個事物的理解加深,而對這個事物有不同定義或者貼上不同的標籤。 宋朝的的青原行思大禪師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

    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的過程是動態的,而不是永恆不變的。而“冥王星被除名”這件事其實就體現了人類對於“行星”的認識在不斷地升級。

    冥王星引發的革命

    最早對於行星的定義特別簡單,那就是在天球中會移動的星星,古人用肉眼能直接觀測到的其實金、木、水、火、土這五顆行星以及太陽和月亮。而恆星指的就是那些在天球上幾乎不動的星星。這裡還要注意的是,古人最早是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因此,下這樣的定義並沒有什麼不對。

    後來,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加上伽利略和開普勒的共同努力,日心說逐漸深入人心。

    而牛頓的出現,徹底讓宇宙中心成為歷史,牛頓世界觀性的宇宙模型是無限大的宇宙,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宇宙不會在引力的作用下收縮成一個點。

    於是,地球不再是宇宙中心,而太陽也不是,地球繞著太陽轉這些觀念流行起來。基於這樣的認知,人類猛然發現,太陽其實是一個恆星,地球是一顆行星,而繞著行星轉的是衛星。所以,到此為止,太陽歸入到了恆星的行列;而月球出現在了衛星的行列;地球和金木水火土一樣是行星。這就是認知的提升導致貼給天體標籤的方式變了的典型案例。

    後來,科學家在各種高倍望遠鏡的幫助下,發現了很多行星,但這些行星的個頭要比地球差不少,是幾個數量級的差距。如果它們也被歸類到行星當中,那這個行星的隊伍就橫跨太大的尺度了,這樣做並不合適。於是,科學家把這些極其小的行星命名為小行星。

    後來,科學家發現這類小行星其實在太陽系當中特別多,尤其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就有個小行星帶,如果不是木星的引力牽引,那這些小行星對於靠近太陽的這些行星的威脅就會極其大。

    後來,科學家又在柯伊伯帶發現了一個天體,也就是冥王星。其實冥王星是這裡發現的第一個行星。所以,當時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冥王星背後還有一大波行星。又基於小行星帶上的小行星都很小,把冥王星叫做小行星也不太合適。於是,就讓它成為了九大行星之一。

    只是萬萬沒想到,後來科學家陸續發現了冥王星後面還有很多個頭有很大的行星,這一下子就讓冥王星的位置顯得十分尷尬。

    所以,如果讓冥王星繼續待在九大行星的寶座當中,那這些行星也就應該也都算進來,這一下子行星的定義就又變得很複雜。於是,科學家又建立了一個分類,那就是:矮行星。這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除此之外,他們重新規範了對於“行星”的定義:

    個頭要足夠大,能夠擁有足夠的引力把自己軌道上的小行星等天體都清理掉。

    而冥王星包括後來發現的那些個頭也不小的行星就不符合第三條,所以不能歸類到行星當中。

    因此,通過對於“行星”的再定義,冥王星只能從九大行星當中被除名,並被歸類到矮行星當中。也就是說,冥王星引發了一場對於“行星”的定義革命。“冥王星被除名”實際上體現的是我們對於天體分類的水平又提高了。

  • 8 # 蝸牛科學

    最初太陽系是九大行星的,但是一切改變都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變成八大行星,而將原來的冥王星除名,踢出太陽系行星行列,那為啥就把第九子踢出呢?難道不是“親生骨肉”嗎?

    冥王星在1930年由Percival Lowell發現。在1930年前人類已經知道八大行星,而冥王星從被發現到除名也僅僅在行星行列待了76年,不過也是真不懂為啥這個問題能一直拖到21世紀才真正解決。至於問題本身是否將冥王星從行星中除名並不會給宇宙執行帶來任何變化,而“較真”的天文學家就必須將它劃分為矮行星,到底冥王星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從被發現就一直飽受爭議,因為它在錯誤的理論下被發現,而且隨著科技進步,發現對它質量預估最開始是錯誤的,那就必須“找茬”請出行星行列;主要原因:

    本身個頭太“小”,它的直徑2360公里,是月球直徑的三分之二,木衛二直徑的四分之三,這就違背了行星裡面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可以清空軌道上的所有其它天體,很可惜的是冥王星的軌道上還有其他的小行星存在。

    至於行星的另外二條定義分別是圍繞太陽運轉及有足夠大的質量使其達到流體靜力學平衡,形狀接近圓球狀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其實還有一點是如果按照冥王星行星的定義,那麼太陽系的行星就還得增加,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些在太陽系的天體居然還比冥王星更符合行星定義,那好吧,就順便一起除名吧,都歸結在矮行星行列,這樣就維持了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至於天體是行星還是矮行星的定義都是人為主觀規定的,這樣規定僅僅只能給國際說法上帶來統一,而對於宇宙執行規則或者行星本身完全沒有影響,至於太陽系到底最後是一直維持八大行星還是更多行星,那就讓時間去解釋吧!(不能因為小就被欺負啊!)歡迎關注,謝謝!

  • 9 # 黑洞探祕者

    這是一條暴露年齡的科普,在2006年8月24日之前,我們學習的天文知識裡面,太陽系都是有9大行星的,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到2016年間看天文常識,都是有九大行星,而00後的小朋友們上學後,教材已經恢復八大行星,最可憐的大約是06年左右學習這些知識的孩子們,畢竟暑假前還是九大行星,暑假後就變了。

    天文學家分類,是需要定製合理且邏輯清晰、能夠服眾,得到廣泛認可的標準。

    行星、矮行星、小行星三者

    相同點:自身不會發光;圍繞恆星轉。

    主要區別

    三者最大的區別是體積,我們在定義他們的時候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小, 按體積來說:行星>矮行星>小行星

    其中,行星要求最為苛刻,咱們就單說太陽系(其他星系過於遙遠,瞭解較少),能躋身為行星的必須同時滿足

    1、質量足夠大,體積、質量較大,但是未能形成恆星的天體,其質量足夠能克服固體引力,近於球體(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後,方能近似於球體)

    2、繞著太陽轉

    3、公轉軌道範圍內沒有比自身大的天體,能夠清理自身公轉軌道區域內的其他物體

    而矮行星和小行星很多是共用軌道,主要是無法滿足行星3的條件。

    冥王星上位與降級

    弄清楚了三者的定義,我們再回到冥王星身上。 在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前,古人用肉眼就發現了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隨著望遠鏡的出現,以及偉大的牛頓的經典力學與萬有引力定律,科學家對太空的觀望彷彿長了翅膀,對天體的運動規律彷彿掌握在公式之中。

    到了1992年,天文學家陸續在冥王星附近發現更多天體,早在1950年那會,柯伊伯和埃吉沃斯就有預言,在海王星外部有原始星雲的殘留物,92年終於確定發現了第一個柯伊伯帶天體,至此更多的人開始質疑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在柯伊伯帶確定之後,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天文館和博物館中就已經有了眾多的異議,認為冥王星不該屬於行星。

    最終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會議上,天文學家們齊聚布拉格,用投票表決的方式,決定冥王星分類歸屬,同時他們定義了行星的3大標準,在大多數人的選擇下,冥王星由於不符合上面講到的第三條,它沒能清理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所以被踢出了大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結局

    冥王星在大行星行列待了86年,它估計並不在乎人類天文學家對它的定義,但是地球上的很多人們,對這些定義命名可是在乎的很呢,畢竟考試答案要統一嘛,畢竟有情懷在裡面,畢竟研究這麼久總要有個確定成果。

  • 10 # 艾淑華33

    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之外總是有一些科學說法。如果以後這些說法再被否認了呢?因為自然界的組合與數學的數字是有著密切聯絡的。我想天文學在這一方面不能沒有考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肺結核治癒之後的人分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