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花李

    平仄是寫格律詩應該遵循的規則,意境屬於詩的內容。豐富的意境(象)和充沛的情感,能夠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意味深長。當然是意境重要。

  • 2 # 司浩中135978

    是意義!律詩是作品種類或形勢,你寫某首詩必然想表達或表示什麼意思,這個意思就是意義。它是詩的靈魂!統帥著全詩每個字都圍繞義而竭盡表達其能。平仄是為律詩好讀或流利而巳。當然平仄也很重要,如果沒處好則尤如一鍋好湯上面飄浮幾馱灰塵——可悄。意境不過詩的飾品。也很重要,能把漢字巧妙而有風趣的組成新穎漢詞,會讓詩的閱讀情趣大大提升一級。村夫拙見,供廣大律詩愛好朋友參考。

  • 3 # 黃長堆

    我認為寫格律詩,意境和平仄完美結合。這樣格律詩才算合格。丟平仄保意境是初學者不成熟表現。

    當然格律詩有潛規則,不是主要地方一首詩有三處出律還是允許的。

    熟練的作者,意境與韻律將完美的結合。

    我現展出一七律《晨早漫步》:

    整個村莊多彩綠,

    鮮花草木爭縱橫。

    放歌麻雀枝翻躍,

    燕子相識闊空鳴。

    老者斜陽牛牧早,

    學童晨誦亮清聲。

    閒行一路望洋遠,

    前景回眸思緒情。

    平水韻八庚

    水平有限,來訪朋友不惜️出不足之處。

  • 4 # 陳殿江

    你看那些模特你就知道了,那衣服在漂亮也須要美女、帥哥來捧場。沒聽說誰炫耀自己的產品找的模特是醜女醜男的,所謂好馬配好鞍。人才是主角。不難推理寫格律詩也是如此,沒有意境,那平仄在美就和人沒有靈魂差不多。這是我的看法。只是參與。淺見。謝謝。

  • 5 # 大肚68

    其實很簡單的問題,要求寫格律詩肯定是平仄為一,意境為二,應為題目就是格律詩。

    只是現在是經濟騰飛的大時代,大多數人都沒有時間來欣賞詩的平仄了,只能少數愛好詩韻的人在圈子裡相互探討了,所以現只能是意境為一了,因為人們沒有多少時間來深研平仄,只能從詩的意境中來領會了。

  • 6 # 好四季彬彬

    格律詩,平仄是寫格律詩的規則,而意景是詩的靈魂,詩的內容豐富,有讓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和感受,引起人的共鳴。

    社會在進步,傳統文化要傳承,但是,在快節奏的合天,我認為是意境重要,在意景感人的共時再考慮平仄最好。

  • 7 # 咫嵐陳賢忠

    題主啊,你的標題是否有誤呢?頭一句“寫格律詩”,後一句“還是平仄”,“格律詩”就是依據“平仄”格式而寫。若不以“平仄”為規則,就不是嚴謹的“格律詩”,只能當“打油詩”或是“自由體詩”。

  • 8 # 張克成

    首先,要弄清什麼叫意境。所謂意境,就是主旨。和各類文章一樣,要有主題,也就是中心思想。歌頌什麼,反對什麼,必須態度鮮明。而且,其意境應奈人尋味,餘音妙妙。其格律更亦嚴謹。平仄分明,韻律穩健。平仄是音樂美,對仗,則是建築美。總之,二者都須穩準。否則,就不叫格律詩詞。致於一些網友不願受格律束縛,只要不冠名律,絕二字。當然無可厚非。打油詩如意境好,照樣流傳千古。謝。

  • 9 # 李老根2017

    格律和平仄是寫律詩和所有古體詩的一個格式。意境,意象是內容。作個俗氣的比譬,一個老式的農村器物,升子和鬥,是個計量物的工具吧,它就是用作衡量物質輕重手段(格式)的道具,而意境,意像呢?就是要放進升子和鬥進行稱重的東西即(內容)。你想度量衡一下的內容是白米,穀子,還是黑豆?就要把白米,穀子和黑豆裝進器物。而第三者,顯然就是人了。於是試想一下,沒有升子和鬥,你拿什麼裝這些東西,散的。反之,沒有白米,穀子和黑豆,升子和鬥裝什麼。所以它們是紙,筆和墨的關係。互相依存,互為應用的條件:沒有紙,筆,能畫畫嗎?沒有墨,紙上能出現色彩嗎。作為第三者的人,能說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嗎?都重要。一個好的合格的畫家,不但要懂畫點什麼,還會十分重視用什麼宣紙,什麼畫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是道理麼?寫詩的人也一樣,先要會使用工具才能裝進內容。輕視哪一頭都不成,得熟練地掌握平衡。好的畫家,都先有好的畫筆和質地上乘的宣紙,然後才能把心中的內容,落墨在紙上。至於哪處著墨多少,哪裡是留白,全看作者駕馭全域性的胸中丘豁的本領。寫詩人不也一樣嗎?因此寫詩,格就是形式,律就是音樂上的樂感。內容的意境(意象)就是一首歌的歌詞和作者賦予它的旋律。是否有美感,動聽,吸引視覺和聽覺,全看音韻的曲子譜得好不好,節奏的起伏拿捏得到位不到位。到位的人,凡山川形勝,歷史風雲,日月乾坤,人情世故,信手拈來,都顯功夫。不到位的人就彆彆扭扭,顧此失彼,就不是練家子。王維的詩為何寫得好?就是他不但能詩善畫,而且他走的地方多,見識廣,又有佛性,在宮庭裡聽教坊曲聽得多了,便熟能生巧。可見詩人的社會,人生閱歷很重要。創作者能做到格律(音韻)與意境(意象)的和諧統一,就是老生常淡的形神兼俱。只顧一頭,輕視另一頭呢,就叫慌腔走板。一個優秀的歌唱家,舞臺著裝哪怕樸素,只要字正腔圓,就會贏得掌聲。反之,走調了,跑調了,即使外在形象多美,臉上塗了多少脂粉,也會被墟為華而不實。詩歌創作人也一樣,以為掌握格律平仄規律就可做詩人了,是不對的。得有充實的生活素材。不然全國多少語文教師,大學中文系和文學院的老師都是詩人了。同樣,千千萬萬的社會生活實踐者,以為肚子裡裝的乾貨很多,什麼格律不格律?我手寫我心就行了,講究那麼多形式,框框套套幹什麼?不去注意訓練,不去研究,也會頭重腳輕。所以格律,平仄,意境,意象,看起來雖然只有八個字,創作者要怎樣辯證統一的把它掌握好,運用好,是需要悟性和工夫的。這就像拉二胡,天下的胡琴演奏家,大師多了去啦,可獨獨宋飛可稱二胡皇后。巴尓扎克說,一個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只要他的手指離開指板三天,就會變成一個蹩腳的提琴師。說明什麼活都是訓練出來的。寫詩,只要有意加強格律和意境的訓練,唐人能做到的事,我們今人也能做到。所以格律(平仄),意境(意像)哪一頭都重要,哪一頭都不可偏廢。

  • 10 # 老三屆A

    意境和格律並不矛盾,格律正而意境美才是近體詩詩追求的方向。

    一首好的格律詩,應該律正而境美。如果只追求意境而不拘格律,那就寫古風、樂府好了,又何必追求格律呢?但如果為追求格律而失意境,那樣的詩味同嚼蠟,也不可取。

    格律詩中有救拗,就是為了完美意境又不失律而設的。這是古人對格律與意境和諧統一而定的規矩。是古人的智慧。今人為何還要為重意境或重格律煩惱呢?

  • 11 # 鄧偉140491609

    簡單說,平仄即聲韻,意境即內容。聲發於內,聲形合一堪稱自然。律詩即為平仄與意境、即聲韻與內容的完美契合。重平仄少內涵的不是好詩有內容無音韻的不是律詩對於有一定古文基礎的人,天資不弱,律作不難對於網上大批恨平仄、恨格律者,據察:他們都是詩詞門外漢。無論任何體裁,都沒出過合格的作品。罵格律只是臆想做塊遮羞布,於圈中相互安慰而已。但也能矇蔽些少淺涉者,這其實還是會對先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產生一定的危害。仍說意境,我認為意境就是事物給人的多重感受。而人感受外物的主要方式便是透過聲、形,及內心的感觸。平仄為聲,如何害意呢?若無聲形諧美,無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只稱意境就為詩詞。那鴉噪寒林、蟬鳴碧樹,有無意境?照此說來,鴉鼓蟬噪俱不以平仄害意,且量產頗豐,乃秒殺稱平仄害意不可一世大詩人也!反之黃鶯婉囀卻為害意難聽!末,附舊作一首,亦為近日平臺多推反格律聲音於我,而作:無格生詩意(五律,平水韻)唐峰因律在,或礙打油君。平仄心頭怨,哀聲四野聞。吾驚鴉舌鼓,彼做噪蟬吟。無格生詩意?嗞啾一類群。又,記昨日遊湖,風光尤美,攝圖,觀之,再湊一首:秋遊(七絕,平水韻):野姿搖曳野芳開,香色宜人引蝶來。掠過風光留畫影,婉行春草暢遊哉!感謝閱讀,願得批評、指教。也願有反格律詩詞者附上佳作,以證我所言為虛!

  • 12 # 暢言1298

    我發現寫詩的人,注重平仄格律的人都是在造詩,給人有浮華虛榮的感覺。注重意境才是真實反映詩的內容。通俗易懂才會令讀者有身臨其境 ,有切膚之感。才會引起大家的共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發生戰爭,城市斷水斷電斷燃氣怎麼辦?最先想到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