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書,恰似一位摯友,相遇恰似三生有緣,相知更覺相見恨晩。 願在此與您分享與書相遇的點點滴滴,以求更為深切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求得心底的博洽
9
回覆列表
  • 1 # 耕梅草堂_

    談讀書,不得不談到讀書的方法。

    今年對讀書的認識有四次提升,分別源於對如何閱讀一本書,四書章句集解,老子,像哲學家一樣思考這四本書的閱讀。

    在朱子四書章句集解中引用了程頤關於讀論語孟子的方法,或者說是體會。雖僅有幾條,但極大地提升了自己對讀書的認識,下面例舉其中尤為關鍵的三條:

    一是讀書的核心在於修身,或切己。現在若有人問我讀書有什麼用,我想讀書最大的用處莫過於修身養性,涵養出一種和洽的心境。

    二是讀書不應當僅僅懂得了其中一二句精彩處就沾沾自喜,這恰恰是一種驕傲自滿,此實為進一步理解全書的障礙。對於當下尚不懂得,可留往後再讀。

    三是讀書的程度,若是讀一本書前是這樣一個人,讀完了還是個這樣的人,就是未曾讀書。

    1

  • 2 # 半卷

    把以前寫的讀書筆記拿來了,稍微加了點東西修改了一下。

    從一個片段窺測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德行》:王子敬(獻之字)病篤,道家上章應首過,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子敬雲:‘不覺有餘事,唯憶與郗家離婚’。一個男人在彌留之際,他對自己信仰的懺悔不是什麼別的,而是和一個女人離婚。世說新語上面有很多王家的風流韻事,但是這一則卻表現了王獻之的真性情,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王獻之懺悔的是怎麼樣的一次離婚呢?!我們知道王羲之是東床快婿,這個東床快婿就是郗家的,而他兒子王獻之和郗道茂是表姐弟的關係。兩個人從小就應該是青梅竹馬的關係,兩個人結婚以後感情很好。故事發展到這裡一點也看不出悲劇的色彩,這會新安公主司馬道福出場了,她暗戀王獻之很久了,但是之前公主嫁給了桓家人,瞭解東晉政治的都知道桓家都是渴望權力的人再加上門閥政治,後來桓濟欲篡兵權失敗被貶,這樣兩個人就順理成章的離婚了。公主求皇帝讓王獻之成為新駙馬,皇帝也很看好王獻之,於是一紙聖旨讓王獻之休妻(中國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王獻之當然有反抗,孱弱的反抗比如弄傷自己的腳等行為也是抗拒不了皇權的。雖然說離婚幾乎是不可抗拒因素,王獻之有當年宋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勇氣,但是終極改變不了結局。他和公主結婚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郗道茂,作為一代書法家的子敬寫下了《奉對貼》:「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方欲與姐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姐耶。俯仰悲咽,實無已已,惟當絕氣耳。」不管是世說新語裡面那段話也好,還是子敬的《奉對貼》裡面的文字總是能打動人,就像魏晉文人所說的那句“聖人無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一樣,因為這些話出自自己的真感情,所以令人感動落淚。 從一個小小故事入手,其實我們去看《世說新語》,裡面各色的人物都有,很多人個性張揚,有自己獨特的活法與各異的死法(王衍,嵇康)。我們看見的是人性的解放,是人何以為人的故事!正如書中一句話:“我與我周旋久 寧做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伺服器沒法被本地遠端桌面連線怎麼辦,需要怎麼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