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眼觀天下

    侯爵不是官職,而是爵位,自商周產生以來一直沿用的清朝滅亡。

    侯爵最早出現的時候,大約在商周時期,那個時候官職和爵位不分離,侯爵也類似於地方官,當然,爵位這是可以世系的。

    從秦朝開始,官職和爵位就開始分離,有官職者具體負責管理事務,有爵位者只是一種待遇和榮譽,爵位可以繼承,但是官位不能繼承。有爵位者不一定有官位,有官職者不一定有爵位。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相互對立的體系。

    各朝代爵位制度都不一樣,秦漢時期以“侯、卿、大夫、士”為基本架構;曹魏以後以“王爵(親王、郡王)、公爵、侯爵、伯爵”為基本架構,然後加上本朝的特色,形成自己獨特的爵位體系。後期又繼續細分為宗室爵位體系和功臣爵位體系,但基本的架構還是一樣的。

    秦朝、漢朝時期,實行二十等級軍功爵位制度,徹侯/列侯、關內侯是爵位的最高等級。

    秦漢時期爵位劃分是以侯、卿、大夫、士為基本架構。

    曹魏時期,正式廢除了秦漢以來的二十等爵,實行公侯伯子男五等制度,以後為歷朝所沿行。侯爵在王爵和公爵之下。

    曹魏以後的爵位演變

    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清朝,在功臣爵位體系中也有侯爵。整個清朝,共有29個漢人被封王公等爵位。晚晴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袁世凱都曾經被封為侯爵。

    注意照片右邊的題字,是“大清大學士一等肅毅伯李鴻章”,李鴻章在簽署《辛丑條約》後不久去世,去世後,清朝朝廷追封為“一等肅毅侯”,也成為侯爵。

    所以,侯爵自商周產生以後,一直沿用的明清,歷時約3000年。

  • 2 # z山海

    侯爵是爵位中的一個等級,不是官銜。

    一.中國古代的爵位,自先秦的夏、商、周朝既設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一直延續至封建社會的終結——清朝;但中華民國時曾追封一位侯爵。

    各朝代尚設有其他不同的爵位。

    二.古代的爵位,不是官銜職務,類似於現在的榮譽稱號、優異待遇,主要授予皇室宗親、國家的文武功臣,特別是協助建國皇帝的開國功臣;先期,官職與爵位是掛鉤的,後來,官職與爵位分離,沒有官職也可以獲封爵位。

    三.侯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在先期,侯爵有封地封國,稱為侯國,自成政權體系,收取租稅供侯爵自用。

    有封地封國的侯爵稱列侯,還有一種侯爵沒有封地,稱關內侯。

    四.後來,侯爵又分為縣侯、鄉侯、亭侯不同等級,封地規模也不同,縣侯最多封地四縣。

    大家熟知的千古賢相、助劉備三分天下稱帝、逝後硬是把劉備皇陵演變成武侯祠的諸葛亮,封爵既是武鄉侯。

    後世尊為武財神、關帝聖君的關羽,獲封爵為漢壽亭侯。

    五.侯爵的爵位可以世襲,但襲位同其他爵位一樣逐代減等,不同於“世襲罔替”,襲位永不減等。

    1915年,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追封被革命黨人刺殺的擁袁的上海鎮守使鄭汝成為彰威侯,並贈送家人三千畝田地,也類似於封地;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侯爵,但是,不是生前獲封,而是死後追封的。

    僅供參考。

  • 3 # 叫我帥比就好了

    爵位,又稱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諸侯獲封賜的封建等級。

    周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

    秦朝,繼續使用自商鞅變法後定下的自公士至徹侯二十等爵,專門用以賞功。徹侯食縣,其他諸爵得食俸祿如官吏。

    西漢,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設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時誅伐殆盡。此後,王爵僅皇族可得。

    曹操廢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謂賜爵。魏文帝黃初年間,定爵製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關內侯。王爵至男爵皆有國號、封地,縣侯以下無封地而有租稅。

    西晉爵位非常繁複,設定了王、公、侯、伯、子、男、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鄉侯、亭侯、關內侯、關外侯共十八級。

    隋文帝置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煬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餘均廢止。

    唐朝,分親王、嗣王(承襲親王的為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魏晉至宋,爵位分為世襲和不世襲兩種。宋朝依唐制保留封君食邑,自—萬戶到二百戶,共十四等。食邑數字只是虛銜,唯食實封才可以領取相應的補貼。

    明朝又閱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後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並定製:“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爵分兩種,一是隻授終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襲(世)

    明清的封爵體系比較複雜,這裡就不一一細數了,總而言之,爵位和官職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 4 # 史秀

    侯是中國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歐洲中世紀以後,在中文裡也用“侯爵”來翻譯歐洲貴族爵位中相應等級的稱號(例如法國Marquis、英國Marquess、德國Markgraf等)。

    中國古代的侯爵

    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二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諸侯國中侯爵國有魯國、齊國、陳國等。

    秦朝、漢代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內,侯爵作為非宗室人員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兩等,即關內侯、列侯,其中列侯又分數等。唐朝、宋朝有縣侯爵,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分三等。

    女侯爵

    中國的侯爵爵位一向只封給男性,但仍有幾位例外的女侯爵,且大多發生在西漢時期,分別是魯侯“底氏”(一做“疵氏”)、陰安侯(劉邦的嫂子)、鳴雌亭侯“許負”、酇侯“同”(蕭何的夫人)、臨光侯呂嬃。另,明朝著名的女將秦良玉,因戰功而獲明思宗封為忠貞侯。

    歐洲貴族爵位

    歐洲國家貴族爵位中,從最低階貴族爵位以上的第四級一般在中文裡譯作“侯爵”,在公爵之下,在伯爵之上。近代歐洲各國的“侯爵”名稱相對統一,多數與法語的Marquis同源(例如英語Marquis或Marquess、義大利語Marchese等),一部分國家保留了與德語Markgraf同源的名稱(但在德國也通用與第一組同源的Marquis)。

    法語Marquis等稱號來自拉丁文marca(邊疆),原意為封於邊疆的諸侯。歐洲中世紀邊疆與內陸的概念區別源自於古羅馬帝國時期對帝國行省管理的劃分,比較穩定的內陸省份歸於元老院管理,而不穩定的邊疆省份歸於皇帝管理。中世紀以後,則把封疆貴族按照相似的概念分作最受君主信賴、管理邊疆的“侯爵”,和管理內地的“伯爵”。德語Markgraf等稱號也有相似的來源,其原意為“[管理]邊疆(mark)的伯爵(graf)”。

  • 5 # 我是絕倫

    侯爵是中國古代爵位名,侯爵為超品。即為超過一品之意。只授予皇親國戚,於極少數功臣。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

    侯爵是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周朝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二等。秦朝。漢代使用十二等爵制度內,侯爵作為非宗室人員可封的最高職位,分為兩等,即為列候(徹候)丶關內侯。列候(徹候)以一縣為食邑,並得以自置於封地。

    在唐朝,宋朝有縣候。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

  • 6 # 拾塵

    中國古代官品級系列自秦漢後大致分為幾大系列:

    一是爵位系列,如王,郡王,公侯伯子男是,秦更多至二十五級軍功爵位系列。早期爵位高等的如侯爵均有封土,並享受封土範圍後的財稅收入和一定行政權,如漢初周勃是侯爵,並擔任丞相,相位解職後即以“侯位就國”。後逐漸演變爵位享受經濟待遇,如萬戶侯,千戶侯等,即享受這些戶的財稅收入,這其中又有實封與虛封之別。到明清時,公侯爵位已無封土概念,只享受祿位的固定貨幣收入。

    二是官職,如丞相,御史大夫,刺史等

    三是勳位,如上柱國,特進,開府儀同三司,金紫光祿大夫【有時也是階位】

    四是階位,表明某官員的級別,一般與品級掛購,如開府儀同三司即為從一品等。

    中唐後至北宋,官僚體系名目繁多,除爵位如王爵外,高官以國公,郡公為多,為王荊公,顏魯公,司馬溫公,多不世襲。而官稱則亂得一塌糊塗,卻也有跡可循,一般以使、官、職、差遣為線索,在北宋,使職如什麼什麼宮使和監修國史之類的頭銜,多為加給高官的榮譽頭銜,如同中科院院士之類;在北宋時期,官稱並不表明他是幹什麼的,只表別他的級別,如禮部尚書以別以他就是管禮部的,相反,他不能管!真正管具體某項事務的是差遣,如禮部尚書知【判】某省某地事,這就所謂知府知縣稱呼的來歷。在北宋,以這些名義【知府】【知縣】主持地方事務的理論上都是京朝官,他們的身份往往另有其名。所以在北宋時,高官低就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官僚體制比較穩定化應是明清之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DNF800萬勇士與華義娟之間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