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知草365
-
2 # 清水空流
韓信。生於公元前231年,被害於公元前196年。漢初三傑之一,也是三傑裡唯一被劉邦誅殺的。中國古代著名的大軍事家,戰略家,封建時代軍事律法七十四律五十四斬的制者。但韓信僅僅 是一個軍事家,絕非一個政治家。
韓信在項羽麾下僅為步卒,投靠劉邦為三軍主帥。可以說劉邦對韓信再造之功,起碼來說在形式上是充分信任的。蒯徹勸說韓信脫離劉邦,鼎足天下。蒯徹說的是未來,韓信則言,漢王對我有知遇之恩。我豈能有負漢王。可以說,他們的言語都沒有錯,但蒯徹說的是未來,韓信說的是昨天,但他們面對的恰恰是現在。應當說,如果韓信背楚負漢,自己獨立的話,結果肯定是楚,漢,齊第一次三足鼎立。
我們就此延伸,當第一次三足鼎立,韓信的齊肯定最弱,先叛楚,後負漢,在道義上肯定站不住腳,而韓信只是軍事家,絕非政治家,缺乏長遠目標和規劃。楚漢完全可以達成政治聯盟,共同攻擊韓信,而楚漢絕對不會和韓信結盟,反覆無常是從政者的大忌。韓信缺乏一個政治家所具備的敏銳和厚黑,缺乏一個政治家應該具有的洞察力和胸懷。而韓信之所以不叛劉邦,絕非終於劉邦,而是韓信太看重自己所得到的一切了,眷戀權力和富貴,使得韓信的揹負太重,而劉邦對此卻很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由此可見劉邦絕是成就大事人。在楚漢共同攻擊下,韓信必然敗亡。楚漢也將二次爭天下,最後也將是劉邦統一華夏。
韓信負漢,背棄劉邦,最終得天下的也不會是韓信。就算三足鼎立也將是很短暫的,最終得天下還是劉邦。韓信沒有帝王命。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韓信獨立的計劃是完全可行的。
拋開政治操守和個人品德,僅僅談論這個計劃的實施。
其實韓信確實是有一次最佳的獨立機會,就是他拿下齊國,劉邦被迫封他做齊王的時候。
事前,韓信曾經向劉邦請求,封他做代齊王。我不知道這個主意是誰出的,是蒯通嗎?請封這件事從表面上看,是韓信對劉邦政治態度的一種試探,但實際上,當請封的使者踏上了去往劉邦大營的路途,從政治立場上講,韓信其實就已經與劉邦絕決了,只不過,韓信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利用君主得危難而加以要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要想還有好果子吃。
劉邦的回覆很乾脆:你想要請封代齊王嗎?我封你做真齊王!
如果這還不能引起韓信的足夠的警惕,那我只能說,韓信的政治嗅覺實在是太遲鈍了。
韓信始終沒有明白他存在的真正意義。如果沒有項羽這個強敵,劉邦還有讓他存在的任何必要嗎?
代齊王和真齊王是不同的。代齊王是臨時封號,有地方的管制權而非實爵,隨時都能被取消。但真齊王就完全不同了,一旦封定,即使是天子,也不能隨意褫奪的。
真以為劉邦要與你平分天下嗎?那是做夢!
現在這種情況下,韓信應該怎麼辦呢?
劉邦與項羽戰況僵持不下,正如蒯通所說:韓信幫項羽則項羽勝,韓信幫劉邦則劉邦勝。韓信現在坐擁數十萬兵馬,在前期的征伐中奇計百出,攻無不克,自己的指揮水平是首屈一指的。在軍事上已經完全可以與劉項並立爭雄。
更重要的是,他透過劉邦的加封,合理合法地擁有了齊地的管理權。
齊地廣闊臨海,農、漁、鹽、商、農都是當時最發達的地區,經濟實力相當雄厚。而且,韓信拿下齊地,並未發生激烈的戰鬥,這些城池和各種建設都很完整地儲存下來了。
鄰居張耳是劉邦的兒女親家,但張耳的地盤是韓信打下來以後,轉手贈送給他的。即使不講恩情,張耳也應該知道韓信的戰力,絕對不敢有什麼想法。而韓信也正可以此為要挾,如果你劉邦敢有異動,我再返手拿下趙國來,看你將如何。
在劉項主力對決的那片戰場上,劉邦並不佔上風,反而屢屢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繼續僵持下去,勝算十分渺茫。
如果韓信自立,那麼英布和彭越就不敢去救援劉邦,劉邦屢受挫敗,必然退兵。而英布和彭越不能跟著去,自保的希望反而會寄予韓信。
這樣的話,韓信坐擁齊地,外結英、彭,鄰交張耳,項羽也奈何他不得,這個自立的形勢就成了。
但是稱帝可不行啊,那就是找死了。
韓信,初投項羽不得重用,後投劉邦,拜大將,一生戰場上從無敗績!
楚漢決戰前夕,蒯徹勸說韓信脫離劉邦,鼎足天下。其說辭要點有四:一是楚漢相拒三年,誰也無力取勝,韓信的軍力就成了決定性因素,“二主之命懸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為楚則楚勝。”;二是人生多欲,人心難測,不能信任劉邦,以原來是刎頸之交的張耳、陳餘後成為死敵為例說明;三是“勇略振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以勾踐、文仲、范蠡為例說明;四是時機難得易失,不能猶豫。
最終韓信未採納,依舊為劉邦效力,統一天下,建立大漢。如果韓信聽從了蒯徹意見,大家認為最終結果會如何呢?三足鼎立?還是楚,漢,齊一統天下?
回覆列表
結果還會是劉邦統一。原因很簡單秦滅亡以後天下終歸是統一的 不會是分封制 社會是進步的不會倒退。其次劉邦是優秀政治家不是軍事家 但是也會打仗 但是項羽 韓信是同類是政治白痴 只是軍事家 雖然跟強大。但是 一個國家在軍事穩定的情況下 拼的是政治 別忘了國軍輸給共軍不是軍事是政治 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