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圭海四記

    本人母語是閩南語,並無法用閩南語進行書籍閱讀或默唸。

    閩南語是一門十分古老的方言,其語言現象與以白話文書寫的書籍完全無法一一對應,看到一個詞可能還能及時口譯,但看到一個句子,可能在倒裝與否上已經出現衝突,便很難持續下去了。

    再者書籍是以官話,或者普通話的形式書寫的,裡面的術語也是實時更新的,然而對於閩南語來說,外來詞幾乎是一成不變或者說是滯後的,有時看到一個新詞,便無法用閩南語的常用叫法翻譯出來,反而以音譯總覺得多少都脫離不了普通話的範疇,如此頻繁卡殼,已然讓閩南語的默唸戛然而止。

    比如 :

    一、倒裝的詞或句子

    “客人”在閩南語中讀作“人客”,“拖鞋”為“鞋拖”,“颱風”為“風臺”。

    “你要去哪裡”讀作“你要哪裡去”。

    二、名詞用語完全不同

    “走”閩南語讀作“行”,“跑”讀作“走”。

    “肥皂”讀作“雪文”,“巧克力”讀作“朱古力”,這是外來詞的音譯差異。

    三、新詞來不及更新

    如普通話常見的“網際網路”、“區塊鏈”、“智慧化”則無相應的用詞,只能生硬的一個字一個字翻譯。

    顯然,在現代社會中,方言因古老而慢慢褪去適應力,但它的親和力卻始終不變,希望方言不會因此而消失。

    至少這方面,粵語做的是比較不錯的。

  • 2 # 呱呱姥姥

    我從小說河南話,長大後由於環境改變說了幾十年普通話。如果刻意地用方言來默讀也行,但是一般情況下還是採用的普通話。這可能就是習慣成自然吧。也可能是洛陽話相容幷蓄的能力強,或是做古代讀書音久了,也可能因為接近普通話,所以我覺著用方言讀書不難。

  • 3 # 湯圓走走

    我的母語是客家話,據歷史考證,客家話是最接近中原話的一種方言。在我看來,客家話的發音和語調在某些字面和普通話是相似的。

    在鄉下讀小學的時候,有些老師年紀比較大,覺得說普通話很費勁,他們都是喜歡用方言教學,後面要求全面推廣普通話,這種現象就沒有出現在課堂之上了。既然教學都可以用方言,那所以用我們的方言來閱讀是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我並不會用方言去閱讀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每次閱讀的時候,我都希望從作者的角度去找到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但是有些詞有些句子如果用客家話去默讀的話,總感覺缺少了一點韻味。特別是古詩詞是非常講究韻律的 ,用方言來閱讀的話,就只能是讀,就沒有辦法細細品味,就失去了閱讀原來的意義。

    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根據口音分得詳細點的話,估計有幾百上千種方言。有很多方言和普通話根本沒有辦法共同,有很多字在方言里根本就那麼那個發音,要用方言來閱讀的話,估計不到三句就讀不下去了。

    現在很多人在看外文的時候,都喜歡看原版的文章,不看譯文。無非就是為了更好的融入作者的思想裡,和作者在書中實現靈魂的對話。

    閱讀就是為了吸取書中的精華,僅是為讀而讀,還不如花時間去做點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

  • 4 # 我的奶娃日記

    普通話,因為從上學開始讀課文都是用普通話,所以自然而然會用普通話默讀。如果用方言,會覺得好好笑,而且有些字你用普通話能讀出來,用方言的話就未必了。比如歌曲生僻字中的“魑 魅 魍 魎”用我們粵語應該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讀,因為平常生活中不接觸這些文字。不過我們這邊有個方法,就是遇到不會讀的文字“有邊讀邊”,但也不知道有沒有讀正確的。所以默讀文章還是用普通話比較順溜一些……

  • 5 # 艾菲爾不是埃菲爾

    哈哈哈,用的普通話;

    特別是工作以後基本上都是說普通話;

    曾經嘗試過用方言,容易嘴瓢,讀出喜感~

  • 6 # 莫名倆字行不行

    肯定是用普通話了,因為有些字方言沒法說出來,比如(角落)用方言讀我就沒法說,只能說普通話才能說,一時想不起有哪些詞,但是各地方言肯定有很多這種詞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侶去大理旅遊大概需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