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西洋參考

    中國在經歷了長時間匱乏之後突然爆炸式地發展,對年輕一代的價值觀衝擊太強烈。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傾向在中國年輕人身上似乎特別明顯,壓倒性地蓋過其他的理想、抱負、好奇心和探索。

    我在校期間曾有一科選修地點設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主要研究城市化對當地的影響。而這門課對國際留學生格外優待,可以免去一半費用。我當時選修課學分已經修滿,覺得很可惜。但是奇怪的是,中國學生裡幾乎沒有人對此表示興趣。一箇中國姑娘問:“加拉帕戈斯群島在哪兒啊?”我說那是達爾文研究進化論的地方啊!南美厄瓜多。非常有意思,紅石蟹、鬣蜥……”

    可這姑娘顯然毫不來電:“厄瓜多很窮的,去那種鬼地方幹嘛!聽說上網都成問題。再說我假期沒空啊,我要去紐約購物。”

    還有一次,我們上材料學,研究各種配方對水泥強度的影響。因為當天要攪拌水泥,還要下池塘裝水泥堤岸,大多數同學都穿著工裝褲和雨靴。有兩個中國女生穿著短裙和高跟鞋,揹著手掌大的小包包,一臉濃妝地來到工作室。她們組的兩個外國男生面面相覷,你可以從他們的表情裡讀出內心戲:這倆妞是來幹活的還是來泡吧的。

    大部分時候,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重點不在於你是否和他同文同種,而在於你們是否有共同話題。當你和一個人談設計,談進化論,談某篇書評,參加一場球賽的時候,你不是作為一個“華人”在交流,而是作為一個專業人士,作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作為一個運動員在交流。

    這是“國際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大家都在這個層面交流的時候,各自的背景便逐漸淡去。換句話說,你不能除了“俺們那旮旯”之外,啥別的都沒有。如果不能在知識和智力的層面溝通,只能停留在家長裡短人情世故的層次的話,那麼彼此背景完全不同,當然就沒什麼可多說的。

    而 “化外之民”哪國都有,道不同不相為謀,其實和國籍種族沒什麼必然聯絡。

  • 2 # 小酒瓷瓷

    贊同樓上一樓的回答。歧視實際上並不僅僅是國外和國內的區別。不管在哪裡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即使在國內,也有性別歧視,也有階級歧視,有貧富差距的,也會導致歧視。我們的生活本就如此,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沒有必要為別人的眼光而活,但是教育程度越高,社會環境越好,人民生活越能得到保障的國家,普遍來說相對歧視的問題就會少一些。所以做好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出國到底是為了什麼,移民是為了什麼,想清楚之後就能引刃而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身上還有100塊錢,能熬過半個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