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鄺安朋
-
2 # 加盟評論
首先,一位投資人如果要考慮給一位創業者投資,首要考慮的因素是專案究竟有無盈利的可能,專案的前景如何,以及創業者及其團隊的可靠性或創新性,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投資人的決斷,但是創業者本身是否想脫貧,我認為不會是投資人考慮的重點。可以說,基本上大部分創業者都是要賺錢,而投資者也不一定都是富有的那一方,既然沒有這層前提,那何來投資人要不要為創業者脫貧目標而投資的問題呢?更何況,投資人投資任何專案都是為了自己要獲取收益,而不是做慈善。如果看好這位創業者而竭力為其投資,也是在自己能獲得收益的前提下,要不然投資人的角色也就不成立了。
當然,創業者本身是一個怎樣的人,對專案是否能走向成功也有很大的影響。但我們來這樣想,想要脫離貧困的創業者,對一個專案的發展來說是好或不好?相信你問出這一問題,也是對這一點的質疑。為了脫貧的創業者,有可能會為了賺取收益而努力發展業績,但同時也可能鑽進錢的牛角尖裡,在需要花錢的地方不捨得花錢,或者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這就有關於這個創業者的人品,而不是脫貧目標所產生的影響。因此這些仍然論述的是,創業者是否想要脫貧對於投資人來說是不重要的。
另外,創業者本身的目標和團隊的目標是不一樣的。而且作為投資人更青睞一個靠譜團結的團隊,而不是隻有一個創業者的專案。因此題主的問題在現實情況中應該是不需糾結的問題,
-
3 # 佑佑思密達
首先讓我們先看一下馬雲的融資經歷,1999年馬雲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18人(後被稱18羅漢)為了公司自籌50萬元人民幣,馬雲希望這筆錢能堅持10個月的開銷,10個月後期望有人能投資,沒想到錢到了第8個月就沒有了。
國內雖然有36家想投資阿里巴巴,但不信任馬雲理念與藍圖,馬雲終究放棄了這些投資,而馬雲也去找過當時已經成為金山總經理的雷軍投資,雷軍當時已經有百萬、千萬身家,但怎麼看馬雲都長得像騙子,滿嘴跑火車的演說,和搞傳銷無異從而放棄投資。最後還是臺灣蔡崇信由個人關係拉到高盛的500萬美元投資,解決了當時資金困難。
從國內二馬創業之初找投資的情景可以看出,想要拉住投資人的心是非常難的,萬眾挑一,畢竟投資人的錢也來之不易,正如雷軍的投資理念“我的錢也是血汗錢,也是風裡來雨裡去努力工作獲得的”。所以雷軍投資有三原則:
一是不熟不投,不是熟悉的人或者熟悉的人推薦的人不投資,不是熟悉的領域不投資;
二是 只投資人,具體的業務方向或者商業模式由創業者掌握;
三是 投資後幫忙不添亂,最好的投資人是儘量不管理的投資人,你不熟悉的領域不要插手管理。
與小馬哥一起創業的曾李青,離開了騰訊也做起了天使投資人,而他的投資理念也是我非常認同,其中“五不投”是:
一富人二次創業的;
二大學生沒打過工就直接創業的;
三夫妻公司;
四單一股東太大的,創業團隊的能力有明顯缺陷;
五創業者自負,認為自己比馬化騰、馬雲還強的。
而最被人熟知的馬雲6分鐘說服孫正義投資2000萬美金。孫正義後來在美國採訪說到:馬雲的阿里巴巴最初沒有經營方案,沒有收入,員工三、四十人,但他看到馬雲闡述阿里巴巴的故事時,談吐不俗,有領袖的氣質,有一群年輕人願意被這樣的馬雲領導,這是我投資阿里巴巴的真正原因。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投資者眼中首先是給熟悉的人、熟悉的領域投資,但最看重的創業者的創業精神、思想品質和氣質,這樣看來專案的未來前景倒顯得次要了,因為90%的創業都會失敗,當然也就沒人會因為創業者貧苦出身就照顧、憐憫的投入大筆的資金支援創業者創業。畢竟投資不是做慈善。
筆者言無論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人品很重要,以上是我淺薄的分析,請多多關注。
回覆列表
首先你要區分投資的目的和扶貧是兩種不同類別的行為,投資人的側重點在於你是否真正具備駕馭財富的能力,窮人與富人的的區別在於認知的區別和行為方式的差別,如果你很窮,你的專案也不會出色到要求的程度,因為好的專案前期求證階段都要花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