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yler梁州笑笑生
-
2 # 傑哥000
第一迎回二聖,犯了宋高宗的忌諱
第二趙構,秦檜與金和談,完顏宗弼的條件是殺了岳飛
第三秦檜張俊利用岳飛的部下王貴和王俊誣陷岳飛謀反
第四身為武將,功高蓋主
-
3 # 明月山脈
歷史告訴我們秦檜是奸臣、投降派。而趙構是昏君,害怕岳飛迎回二帝,失去他的皇位。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
一、趙構從末排斥北伐,否則岳飛根本無法統領十萬兵馬,並且取得先後四次重大戰役“健康戰役”、“襄漢戰役”、“郾城大戰”、“潁昌大戰”對金國正面對抗(騎兵野戰為主)的勝利。
二、迎回二聖是趙構所提,後期岳飛迎合趙構也不提二聖,稱宋欽宗“天眷”。
三、岳飛被殺,是議和的結果,主謀是金國派來的內應秦檜。《大金國志》卷7和卷24記載:金國天會八年秋,金國上層在黑龍江柳株開會,議定讓秦檜做為金國的內應潛回南宋。在這次會議上有人首先提出派張孝純,粘罕認為不妥,言道:“此人河東失節,人誰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唯有檜可用”。在金軍再次南侵時,秦檜做為金國撻懶軍的“隨軍轉運使”南下,在金軍圍攻楚州時,秦檜曾為金軍寫檄文勸降楚州軍民,被楚州軍民嚴辭拒絕。秦檜運用親屬關係積及勸說各城守將投降,在他的斡旋下,秦檜的岳父獻撫州,秦檜的妻弟獻洪州,秦檜岳父的哥哥獻袁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8和卷29、《大金國志》卷13)。1130年,四年前被金軍俘虜的秦檜,忽然攜全家南歸,他的目的就是促成議和,然而世人不知的是金人手中的王牌根本不是二聖,而是趙構的生母韋賢妃。必須注意該書中涉及秦檜的部分當然不是秦檜自己寫的,是在秦檜死後由新的史官補錄的。
四、在秦檜之前,趙構連換十幾任宰相,唯獨秦檜在岳飛死後當宰相穩如泰山,原因很簡單,金人同意議和的首要條件就是秦檜不倒。否則免談。
五、趙構提出迎回二聖純粹為了民心,後期再也不提,只有他和秦檜知道趙構議和的目標是他的生母韋賢妃。岳飛也迎合他在奏摺中改口稱“迎回聖眷”。
六、金人開始的目標並非岳飛,議和也沒有進展。後來因岳飛四次大勝,“憾山易,憾岳家軍難”是金人一致認識,濠州之戰中金兵大勝張俊部(岳飛沒參加而是後面趕來),後看見嶽字旗聞風而逃過江就是明證。另外1140年岳飛的軍隊與韓世忠的軍隊收復了大量的失地,對兀朮盤踞的東京(汴州,今開封)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六面包圍。後來岳飛的岳家軍又取得了郾城大捷,之後又在潁昌之戰中大敗金軍,在1140年八月十七日岳飛收到十二金字牌時,岳飛已三面進逼東京,正面部隊已抵達朱仙鎮,距離東京不過二十公里,同時金兀朮已率部逃出東京渡過黃河,換句話說,東京已是空城,不出兩日宋軍將攻克東京,收復黃河以北(開封緊挨黃河)。但岳飛撤回後,金兀朮派偽軍重新佔領了東京。岳飛潸然淚下:“十年之功,毀於一日”! 金人不得不把目標轉向死敵岳飛。並同意歸還趙構生母韋賢妃。
七、在秦檜的擔保(性命?)下,趙構和金人一拍即和,岳飛死,趙構生母韋賢妃被金人送回。
八、1155年秦檜病逝,史書上寫等秦檜一死,趙構長出一口氣說:從此以後,靴子裡不用再藏匕首了。可以看出秦檜絕不僅是奸臣,還是叛徒和賣國賊,連趙構也必須提防他。
九、此後金國內亂頻生,已無力進攻,北面蒙古、南面西夏皆虎視耽耽。故南宋苟活一百多年並非“紹興和議”之功。甚至岳飛若繼續北伐,雖不能保證獨力(南宋)滅亡金國,至少還可收復大部分大好河山,進而在後期可以與蒙古分庭抗爭。
十、秦檜第一個目標是誣陷韓世忠(曾派人喑殺秦檜)謀反,他派岳飛和張俊巡視楚州,但岳飛不肯誣陷韓。岳飛死後,他馬上對一同害死岳飛的張俊下手,迫使他交出兵權。
十一、南宋“中興十三功”對岳飛的“健康戰役”、“襄漢戰役”、“郾城大戰”、“潁昌大戰”隻字不提,緣自趙構、秦檜等不遺餘力篡改歷史,抹殺岳飛戰功的努力。根據宋史記載秦檜擔任宰相十四年且“兼修宋史”,但還有很多東西被記錄下來無法抹去:《浪語集》卷22《與汪參政明遠論嶽侯數》:逆亮南寇,胡人自為“岳飛不死,大金滅矣”之語;金章宗在1206年招降南宋大將吳曦叛變的詔書中寫到:“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岳飛?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參夷之誅,可不畏哉!”?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宋史中有不少岳飛的罪狀都是秦檜在岳飛死後篡改的,很多人據此認為岳飛罪該萬死,殊不知皆秦檜所篡,我們假設岳飛確有死罪,那秦檜大可不必“莫須有”,可以直接宣佈岳飛罪狀!由此可見篡改的真實存在!
十二、趙構為救生母韋賢妃不惜任由秦檜操作殺死岳飛,甚至還篡改生母韋賢妃的年齡(增大十歲)以掩蓋她受辱的事實,實為葬送南宋王朝的第二大罪人,秦檜賣國通敵、陷害忠良、傾覆南宋的罪行堪稱鐵證如山,證據確鑿、不容否認!因此岳飛冤案的主謀正是秦檜而不是趙構!
-
4 # 翻騰的魚
這個該怎麼說的,電視上演的說,岳飛和秦檜有矛盾,而且秦檜也收到了敵人的好處,所以導致被說要造反連夜召回後,莫須有的罪名殺了。
我個人認為,在當時的歷史上,秦檜是小人通敵這都是可能得事,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了當時南宋被囚禁的兩位皇帝,這個至關重要,如果岳飛抗金成功了,救回了那倆位皇帝,那麼當今在位的皇帝該怎麼辦?在這層面上,我們也就能想通為什麼秦檜可以說動皇帝了。
-
5 # 愛上生活中的vlog
皇帝心裡對岳飛也會有所防範,因為岳飛擁有相當的兵權,有時竟連皇帝的金牌召回都不服從,皇帝心裡自然不是個滋味。
以上的原因,也造成了岳飛的死亡,一代梟雄最終煙消雲散,千古奇冤最終人們也是眾說紛紜。
做人要外圓內方,不要招搖,不然會招禍么!
-
6 # 奕天讀歷史
岳飛之死的綜合原因應該有很多,綜合各類資料判斷,岳飛被殺的最直接原因是宋金議和。
按照《宋史.岳飛傳》記載兀朮給秦檜的書信中說:“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完顏宗弼表明立場,想要議和就要先殺岳飛,目的是保證金國佔領的河北道的安全。很多證據表明,宋史岳飛傳主要是岳飛孫岳珂所寫資料的翻版,按照常理會揚飛貶檜。而兀朮的書信卻表明了,殺岳飛是和談的一個隱性條件,並非是秦檜意願,這倒是給了秦檜一個開脫的理由。岳珂給殺了自己爺爺的秦檜找了個開脫的理由,最大的可能是這件事,應該是真實發生了。雖然在《金史》中未查到相關記錄,但是鑑於是一個同情岳飛的人,借鑑岳飛之孫岳珂寫的資料,給岳飛立的傳,所以,可信度應該比較高。
這裡唯一的問題就是,不像某些分析資料中寫的,先殺岳飛,而後議和。而是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公曆是1141年12月,十一月是陰曆),南宋和金就簽訂了《紹興和議》的議和書。而岳飛是十二月(公曆是1142年1月)在大理寺獄中被“賜”死。是先簽訂議和書,再殺岳飛。同時要注意《宋史.本紀.高宗六》的原文“癸巳,賜岳飛死於大理寺,斬其子云及張憲於市”,史料中用“賜”字,說明殺岳飛的來源,是趙構要殺岳飛。當然,這裡不是要給秦檜洗白,只是說名趙構應該是殺害岳飛的直接幕後主使,而秦檜是幫兇,都脫不了關係。
根據《金史·完顏宗弼傳》中記載的“宋主遣端明殿學士何鑄等進誓表”所記的和談內容中,有兩件事沒有記載:一個是歸還高宗趙構生母韋氏,另外一個是歸還宋徽宗趙佶靈柩。而實際在執行和議約定時,金國歸還了高宗的生母,並且歸還了徽宗的靈柩。這說明除了簽訂的紙面合約內容外,確實另外存在一些隱性的約定。
有人已經做過推算,我這裡借用並補齊一下,主要覺得分析的很有道理。
《宋史·高宗本紀》記載:紹興十二年(1142年)夏四月丁卯(5月1日),「(韋)皇太后偕梓宮(徽宗靈柩) 發五國城,金遣完顏宗賢護送梓宮,高居安護送皇太后」。按照當時資訊的傳遞方式,岳飛於紹興十一年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被殺,南宋使節立刻於紹興十二年(1142年)正月帶著正式照函從岳飛被殺的臨安(今杭州)去金國囚禁宋欽宗和韋氏的五國城(今黑龍江哈爾濱市依蘭縣依蘭鎮五國城村)接人,韋氏四月丁卯(5月1日)即啟程回宋,這裡我們可以計算出來,使者從宋朝出發,扣除交接的時間,到達五國城路途耗時3個月。
而韋氏從四月丁卯(5月1日)出發回宋,八月壬午(9月13日),韋氏到達宋都臨安,歷時4個月多。因為回程帶了女眷和先帝靈柩,加上春夏天氣雨多的因素,比去程時間長1個月左右,比較正常。
從這些時間點分析,從正月初一到八月壬午,除了用時在行程腳力上,中間沒有明顯的拖延。
所以,綜合上面的跡象表明,高宗趙構就是為了踐行和議的所有內容,包括和議中的隱性條款,才殺了岳飛,目的是為了迎回自己的親生母親,順便帶回徽宗的靈柩。這也表明,議和也是可以迎回欽宗的,但是高宗確實不希望欽宗回到南宋,金人應該也是心領神會,所以,欽宗到死都沒能再回到南宋。而岳飛想靠武力迎回欽宗,基本上是做夢,讓你順順當當的走路,都要4個多月,你要從開封打到黑龍江去,以南宋當時的勢力,這就是一個夢想。高宗應該非常清楚這個事情,所以,迎徽欽二帝回朝這個口號,高宗早就不提了,岳飛跟著也不提了,因為大家心裡都很清楚是怎麼回事。
宋金和議,讓高宗有了迎回生母的機會。高宗為了迎回生母,下了殺死岳飛的決心。岳飛成了和議的一個條件,所以岳飛確實是因和議而死。
這裡再插點題外話,很多人分析什麼岳飛性格、情商、還有干涉立儲君、不聽命令之類的,導致岳飛被殺。其實這些東西,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可大可小的罪名,可以完全不追究,也可以直接殺。比如岳飛性格暴烈,殺手下將領的事,把岳飛抓過來直接殺了,很合理合法。岳飛拒不救援張俊,還有火併友軍,想要治罪的話,也可以直接罷免官職了。還有打敗仗丟失國土,不管你什麼原因,直接撤職入獄,甚至殺頭都是沒什麼問題的,打敗仗被殺或者被撤職這事發生過很多。漢朝時,李廣打贏了,但是因為拿了三千人頭,自己卻死了四千士兵,就要被治罪殺頭,最後繳贖罪金才保命,所以,想要殺掉岳飛很簡單,岳飛打敗仗不是一次兩次。還有岳飛為了拉關係,賄賂高階將領,這些事情都是史料記載的,毫無隱藏,彈劾岳飛,讓岳飛入獄,都是沒問題的。而且岳飛從參軍,到議和之間,已經不知道得罪過多少高階將領和文臣高官了,對岳飛不滿的多了。但是岳飛一直都沒事,說明什麼?說明岳飛還不足以威脅到高宗,而且岳飛對高宗還有利用的價值。議和之前岳飛兵力正盛,高宗都可以輕易的拿下他。當然,這裡不是要貶低岳飛,說岳飛做壞事之類的,岳飛做的這些事情,很多高階將領都做過,當時就那樣子。對於岳飛,高宗不會到如坐針氈的地步,高宗還是有能力把控住岳飛的,只是需要提防一下岳飛而已。如果真要殺岳飛,岳飛早死了,而岳飛當時沒死,說明高宗沒必要殺他,也不想殺他。
既然岳飛因為議和而死,我們就看看都是什麼人促成了和議,這些促成和議的人肯定是要為岳飛之死負責的。
在議和的前期,為了議和,高宗和秦檜已經合謀收取了前方各主要將領的兵權,包括張俊、韓世忠、岳飛、劉錡、楊沂中等將領,而吳玠當時不在主戰場。張俊贊成議和,韓世忠初期反對,後來自己自娛自樂去了,劉錡、楊沂中都比較消停,只有岳飛要求拿回兵權。主戰的文官被罷職,就沒什麼能量了,但是武將不一樣,特別是有“家軍”的武將,逼急了的確是有造反的可能。這樣,岳飛自然就成了議和的最大障礙。秦檜通知金國,高宗同意議和,但是岳飛主戰,要再打回中原去。金國收信後拿岳飛的死,作為議和的一個條件,是情理中的事情。而議和之前,高宗的母親又讓金國使者帶了書信給高宗,引發高宗思母,有了接回母親的想法,金人再以除掉岳飛為條件,高宗就順利成章的答應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怎麼除掉岳飛了。秦檜先唆使他的同黨、監察御史万俟卨向朝廷上奏章,攻擊岳飛驕傲自大,捏造了岳飛在金兵進攻淮西的時候,擁兵不救,放棄陣地等許多“罪名”(按照宋史記載,有些罪名還真不一定是捏造的,岳飛的確自大,有不救張俊部的行為。根據岳飛很多行為,他應該確實有點看不上張俊,雖然也給張俊送過禮,只是那時候高宗不想整治岳飛罷了)。岳飛在被參之後,只好辭去所有職務,再次說明想整岳飛隨時都可以,因為岳飛對國家確實忠誠。加上岳飛和張俊素有嫌隙,秦檜就拉攏了張俊,然後指使岳飛的手下王俊誣告岳飛部將張憲想佔據襄陽,發動兵變,幫助岳飛奪回兵權。還誣告岳飛的兒子岳雲曾經寫信給張憲,秘密策劃這件事。這個誣告也是有起因的,因為只有岳飛在兵權被奪後,還想要回兵權,不過這個也不能就說是岳飛的錯,打仗當然要有人呀,沒兵權就沒兵,就打不了仗,不排除岳飛也有不想丟掉權力的想法,都很正常,並不矛盾。
最終,岳飛死了。
國大還是家大,國家利益大還是個人利益大,趙構為首的議和派選擇了後者,所以他們錯了。如果說選擇和議也是為了國家,讓南宋百姓安居20多年,這點是要肯定的。但是安居了,卻不圖強盛,不圖收復失地,只是為了自己的安樂,還有自己的個人權勢利益,這是小家大於國家,個人利益高於國家利益的行為,這時候議和加到這些人身上,就是在出賣國家利益,說嚴重點,就是賣國賊。岳飛則以國為重(當然可能會摻雜權力,名聲的渴望,但並不矛盾),抗擊金兵,以收復國土為自己的責任,這就是愛國主意的精神。
我們可以還原一個英雄,但不要過於苛刻的要求一個英雄,因為英雄也是一個人,都會有個人的特性,過於完美的英雄倒是不真實的。而岳飛之死,雖然是趙構的主謀,但是秦檜作為幫兇,也是罪無可赦,永遠都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7 # 剪個輯呀
岳飛真正的死因我認為是宋高宗趙構要殺他,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下面我就分析分析趙構為什麼非要致岳飛為死地。
岳飛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略家,軍事家,著名抗金名將。岳飛的主要貢獻就是收復失地和北伐,看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岳飛收復失地的時候和高宗的關係還是很好的,高宗在他每次勝仗之後都會給他升官加爵;但是開始北伐的,關係總是那麼不融洽了,岳飛曾經有過豪言壯語說“我要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在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岳飛上書請求時已經沒有再提迎回二帝,而史學家們多認為這一年(1137)年是高宗和岳飛矛盾開始加深的一年,也為岳飛後來的死埋下了伏筆。
高宗趙構,是在他父親和哥哥(二帝)被金人俘虜去之後才登上皇位的,不然恐怕他這一輩子也只能是康王,不能體會那種殺伐決斷於一手的快感。從人的角度來講,他是不希望父親和哥哥(二帝)回來的,因為他不可能放棄手中權利,他們一回來不好處理。開始的時候岳飛收復失地他還是很開心的,因為一個皇帝有更多的臣民更多的國土可以極大的滿足他的虛榮心,可是打著打著隨著軍隊的擴充再讓岳飛打下去真有可能收復中原,迎回二帝,這就在他心中籠罩了一層陰影,他想到的只有議和和殺岳飛。
有人說宋史裡清楚的記載到“要想議和,必殺岳飛”(自己語言,文言就不摘抄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引子,金也怕岳飛,大家一拍即合。之後金送回了高宗生母和徽宗靈柩,而欽宗最終也沒有魂歸故土。可見高宗是確確實實不希望二帝回來,徽宗因為已死才被送回。
就這樣,高宗在心裡決定了岳飛必須死;就這樣,岳飛就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死於風波亭;就這樣,大宋王朝統一中原的最後機會也失去了。
痛哉岳飛,好在歷史自有公道,千百年後後人依然銘記抗金名將-岳飛。
一,岳飛想造反?二,岳飛妄自尊大,不聽撤回軍令,趙構要殺他樹立典型?三,金國以殺岳飛為議和條件,趙構不得不做?四,岳飛勸趙構立太子,而趙構無後被觸怒?五,岳飛要迎回二弟,趙構被收威脅?六,秦檜與他政治不和,想排除異己,獨斷專權?到底直接導致他的死因是什麼呢?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其實我自己在開車的時候就喜歡聽屠洪綱的那首《盡忠報國》,不由得想起了岳飛。在我們很小的時候都聽爺爺奶奶給我們講過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飛是中國古代治軍的楷模,“岳家軍”成為一時的典範。他雖然沒有軍事論著傳世,但從其散見於史書篇牘中的論述和軍事實踐,可看出岳飛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前人在總結岳飛的治軍思想時指出有六個方面:貴精不貴多;謹訓習;賞罰公正;號令嚴明;嚴肅紀律;同甘苦。
岳飛電視劇照(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那麼我們的抗金名將岳飛是怎麼慘死風波亭的呢?歷史真相又是什麼呢?1141 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飛、韓世忠等人的兵權,與金講和。秦檜等人為徹底實現控制軍隊和壓制主戰派的目的,更是加緊籌劃陷害岳飛的罪惡行動。這年十月,岳飛、岳雲被騙入獄。十二月,宋高宗、秦檜終於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中毒殺了岳飛。一代名將隕落.那麼岳飛的死是秦檜造成的嗎?人們就想到了杭州嶽王廟內岳飛墓前的那一對。其實,歷史上秦檜夫婦跪像有成百上千對,尚存的至少還有七對:浙江·江蘇·湖北·河南等地的嶽王廟。
宋廷 在對武將壓制的同時,又一向加以優渥待遇。正一品宰相料錢每月300貫,從二品的節度使卻有400貫;節度使的公用錢更驚人,每月3000貫至一萬貫,而岳飛建節兩鎮,月薪至少萬貫無疑。自高宗南渡,財政拮据,官員的俸祿只支1/3到2/3,“唯統兵官依舊全支”,這無疑也激發了岳飛效忠的決心。 高薪養兵的用意,在於使之樂於享受,而無政治野心。岳飛本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兩鎮節度使,岳飛曾經說過自宋以來除了高祖皇帝這麼年輕就是兩鎮節度使了,顯然岳飛本人有點飄飄然的,這話讓皇帝聽了會不會覺得岳飛會反呢?
岳飛的悲劇在於:他身居高位,但性格剛正清廉,對政治簡直毫無頭腦。他忠誠正直的一面曾使他成為高宗最欣賞的將領(南宋初年,岳飛是提升最快的大將),岳家軍番號正式改為神武后軍,高宗親筆題寫“精忠岳飛”戰旗,賜白銀2000兩犒賞,以籠絡其心。後來岳飛眼看收復失地無望,表現得極為憤恨,稱病3個月,不肯復職,遭到李若虛嚴厲責備:“是欲反耶?……若堅執不從,朝廷豈不疑宣撫?這顯然皇帝還是和岳飛有個蜜月期的嘛,不然這麼年輕就提升這麼快。
1137年秋又上書建議立皇儲,遭高宗訓斥,下朝後面如土色;1138年,再提增兵,反對議和,這更觸犯高宗忌諱。本來皇帝沒有生育能力,經常提這事皇帝的心理已經起了殺心,再說立太子說大了是國事,說小了還是人家趙家的家事。
宋高宗下12道金牌催岳飛才召回,誰是皇帝也不能容忍。這說明岳飛有很大的性格缺陷,有時候太任性,不知道組織上的想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情商太低,難怪要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之!